百万拆迁款引发亲情危机!西咸法院法官用“三心”巧化解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2 10:15 1

摘要:近日,西咸新区法院泾河新城法庭陈文静法官团队成功调解了一件解除遗赠扶养协议纠纷,在调解过程中陈法官运用“三心”调解法,既依法解除了遗赠扶养协议,又妥善处理了数百万元拆迁补偿款分配及拆迁房屋安置问题,不仅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保障了扶养人的合理诉求,更彻底

近日,西咸新区法院泾河新城法庭陈文静法官团队成功调解了一件解除遗赠扶养协议纠纷,在调解过程中陈法官运用“三心”调解法,既依法解除了遗赠扶养协议,又妥善处理了数百万元拆迁补偿款分配及拆迁房屋安置问题,不仅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保障了扶养人的合理诉求,更彻底解决了拆迁权益分配问题,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案情回顾

遗赠扶养协议遇拆迁考验,双方对簿公堂。本案原、被告系亲戚关系,二原告现均已七十余岁,其子多年前不幸身亡,其女出嫁在外常年未在家中。2007年,二原告因考虑到养老问题与被告达成了《遗赠扶养协议》,并进行了公证。该协议生效后,二原告把被告子女当做自己的亲生孙子女看待,悉心照料其生活,共同生活期间二被告及其子女户口迁入二原告处,双方以家庭成员名义在一起共同生活多年。

后双方所生活的集体经济组织遇征地拆迁,现二原告以被告对其生活等方面不管不顾,严重违背了签订遗赠抚养协议的根本目的为由,诉至法院请求解除《遗赠扶养协议》。二被告向法庭陈述其多年来尽职尽责履行《遗赠扶养协议》的约定义务,因其与子女户口均在原告处,且在长期共同生活期间对于家庭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原告坚持解除协议,必须首先解决好拆迁权益分配问题。

调解过程

本案调解过程中的困难在于如何做到法律与情感的平衡,如何解开双方的“心结”。陈文静法官认真分析研判案件后说道:

“法律不应是冷冰冰的条文,而应传递人性的温度。这起案件中,我们要充分做好调解工作,既要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也要认可扶养人的辛苦付出。”

陈法官经过反复阅卷及多次实地走访,了解当事人情况后决定采用“三心”调解法:

以“公心”厘清法律权责

在面对遗赠抚养协议是否应当解除、拆迁补偿款及拆迁房屋应如何分配问题,陈法官首先从法律层面对双方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使双方当事人理解法律规定,对自己的诉求有正确认识。

用“耐心”化解利益纠葛

陈法官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式,反复告诉双方当事人,在拆迁利益面前,既要算清经济账,更要守好良心账。经过耐心细致调解使被告明白要确保二原告老有所养,同时也使原告承认被告多年付出并同意保障被告作为拆迁权益分配权利人所享有的合法权益。

靠“暖心”弥合情感裂痕

陈法官对当事人说道“拆迁拆不掉人间真情,补偿补得了物质缺口,补不了真心付出。”拆迁补偿款可以精确到分,但十年如一日的朝夕相处值多少钱?共同抚养被告子女的辛酸快乐值多少钱?医院病床前的守候值多少钱?通过上述句句直戳内心的询问,双方终于放下内心的隔阂,同意坐在一起协商解决方案。

最终,经过陈法官的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解开心结,同意解除遗赠抚养协议,并就拆迁房屋补偿款和拆迁安置房屋处理达成了调解协议。

法官寄语

这份调解协议不仅是一纸约定,更是对善良风尚的守护。司法的温度在于:既守护夕阳红的尊严,也保障向善者的权益;既要守住法律底线,也要留住人间温情。当调解文书突破纸面束缚,真正化作群众心中的法治共识,便是司法智慧最温暖的抵达。

来源:正法视野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