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概两三年吧,开始只是个小疹子,后来溃烂了……可我不好意思说。”
“医生,我下面的东西……是不是癌?”
“您之前注意到异常了吗?多久了?”
“……大概两三年吧,开始只是个小疹子,后来溃烂了……可我不好意思说。”
这是我接诊的一位患者,他来自河北,今年42岁。
他在诊室里低着头,手握得紧紧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检查报告出来后,他的眼神瞬间变得无助
——“确诊了,是阴茎癌。”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这个病对患者身心的摧毁。
但他拖了三年才来看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这让我无比痛心。
这种病并不常见,却正在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一些人的生命。
今天,我想通过这位患者的真实故事,为大家敲响警钟。
最开始,这位患者仅仅是在阴茎上发现了一个小疹子。
“没什么感觉,就像普通的皮疹,抓一抓还破了。”
他说。
他当时以为是卫生问题,于是清洗得更勤,甚至用了消毒水。
后来,疹子破溃、流脓,他开始觉得不对劲,但因为害羞和侥幸心理,一直没有就医。
两年后,溃疡的面积越来越大,疼痛感也逐渐加重,甚至伴随排尿困难、尿血。
“我这才开始慌了,但我真的不好意思告诉家里人。”
他低声说道。直到几个月前,溃烂部分出现了恶臭,才不得已来医院就诊。
检查结果显示,他已经是阴茎癌的中晚期,并伴随淋巴结转移。
如果能在两年前发现,或许还有保守治疗的机会。
但此时,手术切除阴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阴茎癌听起来像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疾病,但事实上,它的发病率在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全球统计显示,阴茎癌的年发病率约为0.1%-0.9%,中国每年新增病例数已不容忽视。
阴茎癌是指发生在阴茎组织上的恶性肿瘤,通常最初表现为包皮或龟头上的红斑、疹子或溃疡,随时间发展会恶化,形成恶性病变。
主要的症状包括:
龟头或包皮上的不明红斑、疹子或溃疡;
局部溃烂、流脓,伴随恶臭;
排尿困难或尿血;
阴茎硬结或触痛;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羞于启齿:大部分患者像文中的男子一样,觉得不好意思向家人或医生提及隐私部位的问题。
误以为小问题:早期症状如红斑或小疹子,容易被当作过敏、感染等轻微病症处理。
延迟治疗:因为侥幸心理,患者常在症状加重甚至恶化后才就医。
阴茎癌早期的治愈率高达80%以上,但一旦拖到中晚期,不仅需要切除阴茎,还可能危及生命。
许多人以为阴茎癌只是“卫生差”引起的疾病,但实际上,它的病因是多方面的。
以下三大诱因最为常见:
包皮垢是致癌的高危因素。
如果长期不清洁,包皮垢中的致癌物质会引发局部慢性炎症,增加癌变风险。
特别是包茎或过长的包皮会进一步增加患病概率。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茎癌的发生高度相关,特别是HPV16和HPV18型,是导致肿瘤的重要致癌病毒。
HPV感染不仅影响女性(如宫颈癌),也同样威胁男性。
吸烟会显著提高阴茎癌的发病率,研究表明,吸烟者的阴茎癌发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三倍。
吸烟产生的致癌物质会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身体各部位,包括阴茎组织。
在治疗这位患者的过程中,我常想:如果他早一点来医院,或许结果就不会是这样。
那么,男性应该如何守护自己的健康?
1. 注意日常卫生
每日清洗外生殖器,特别是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及时进行包皮手术,降低致癌风险。
2. 接种HPV疫苗
许多人以为HPV疫苗是“女性专属”,但事实上,男性同样可以接种HPV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HPV感染,降低阴茎癌的发病率。
3. 关注早期症状
任何外生殖器的异常变化,如红斑、疹子、溃疡等,都应该及时就医,不要因为害羞而耽误病情。
4. 戒烟
戒烟不仅能降低阴茎癌风险,还能减少多种癌症的发生,是男性健康的重要一步。
5. 定期体检
男性定期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可以早发现、早治疗潜在的健康隐患。
术后的那天,患者拉着我的手问:
“医生,我还能活多久?”
“只要积极配合后续治疗,生活习惯健康,五年生存率是有希望的。”
我告诉他。
“我后悔了……”他喃喃自语,
“早知道,我就早点来看医生……”
这句“早知道”,让我感到深深的无力和遗憾。
阴茎癌这个病,对患者来说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
但更令人痛心的是,很多病例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阴茎癌并不可怕,早发现、早治疗,就能挽回生命。
来源:中医张瑜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