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好长城根脉,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2 09:21 1

摘要:据落和平介绍,20多年来,固阳县将秦长城遗址的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修缮与守护这两大关键环节持续发力,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开展秦长城石筑墙体抢救性修缮保护工程。2004年对秦长城康图沟段约1200米的墙体进行抢险加固;2008年对秦长城天盛城段进行修缮,总

固阳秦长城作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守护好它,绝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遗产毁在我们手里。

固阳县秦长城遗址。兰正武/摄

5月14日,全国“优秀长城保护员”、固阳县文物管理中心主任落和平与记者交谈时表示,参加工作20多年来,研究和保护长城已成为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落和平介绍,20多年来,固阳县将秦长城遗址的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修缮与守护这两大关键环节持续发力,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开展秦长城石筑墙体抢救性修缮保护工程。2004年对秦长城康图沟段约1200米的墙体进行抢险加固;2008年对秦长城天盛城段进行修缮,总长度达5048米,修复1个石筑烽火台,并建成了长城保护工作站。同时,县镇乡三级联动,每年开展不少于4次的境内长城专项安全巡查,像落和平一样义务担任长城保护员的村民已有45人,大家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着固阳秦长城。

夕阳辉映下的秦长城。兰正武/摄

对于横贯固阳县95.6公里的秦长城来说,这样的保护似乎还远远不够,为进一步增强全县长城沿线的群众长城保护的意识,及时发现破坏长城、妨碍长城保护工作的案件线索,2024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首个秦长城司法保护法官工作站成立,依托工作站,建立涉秦长城文化遗产案件“3+1”审判执行机制,依法妥善审理涉及秦长城文化遗产保护的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打造“法护秦长城”普法驿站。一次普法活动中金山镇天盛城村的一些村民很感慨:我们在长城脚下长大,以前真不知道在长城上挖点土、刻个字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以后一定好好保护咱们家门口的“宝贝”。在这样的熏陶下,保护秦长城的理念深入人心,秦长城已然成为固阳人共同守护的文化宝藏。

“固阳秦长城我来过多次。从整个中国的秦、汉长城来讲,东起内蒙古的通辽、赤峰,西到内蒙古的阿拉善,再往西到河西走廊,都有秦、汉长城分布。秦、汉长城分布线路如此之长,都不及固阳秦长城雄伟,固阳秦长城是最雄伟的,最值得大家来参观和做深入研究的。”2023年9月,受邀参加“行走秦长城”徒步活动的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副院长张文平登上固阳秦长城奋子塔段,看着长城横亘山峦的雄伟景象,忍不住赞美。

也是在这一年,长城文化(包头)研学讲坛再次在固阳县举行。这已是在固阳县举办的第三届长城文化讲坛,三次讲坛中,形成了《固阳县秦汉长城与北魏怀朔镇学术研讨会成果集》《长城文化(包头)研学讲坛论文集》等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固阳县还与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共建长城历史文化研究基地。依托该基地,搭建名家数据库,实施名家引领工程,并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等活动。

2000多年的风雨,将长城与山脉融为一体。兰正武/摄

在固阳,秦长城已然成为专家学者学术研讨的 “集结地”,秦长城文化则成为推动当地文化发展的 “基因库”。固阳人的钱包里都珍藏着一张卡面以固阳秦长城作为背景的专属于固阳人的银行卡。这张照片也是退休干部、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高凤智最为得意的作品之一。对于生在长城边、长在长城下的高凤智来说,长城是他生活中无法割舍的部分。退休后的十余年里,他一直跋山涉水,用镜头记录长城之美。

长城脚下像高凤智一样的艺术家们,用不同艺术形式弘扬长城文化。本土文化学者方金良创建视频账号“老方说长城”,利用新媒体手段立体化展示长城文化、讲述长城故事。本土作家韩文完成十几万字的长篇纪实散文《秦长城的前世今生——从固阳秦长城说起》。全国首届秦长城摄影大赛在固阳举行,歌曲《秦长城》在 CCTV - 15、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高频次展播,歌曲《秦风固阳》入选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系列征集发布活动,并荣获 “十大国学音乐作品” 称号……

在固阳,秦长城是挖不尽的文化资源,是写不尽的民族之魂。一批批文学爱好者、文艺工作者以艺术的形式传播长城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固阳秦长城的魅力和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怀。

来源:多彩固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