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常见的虫害+高清图谱,收藏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2 09:14 1

摘要: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虫害的威胁,不同虫害的发生时期和危害特点各异。以下是一些常见水稻虫害的详细介绍: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虫害的威胁,不同虫害的发生时期和危害特点各异。以下是一些常见水稻虫害的详细介绍:

01.

一、稻飞虱

褐飞虱:危害最严重,喜温暖高湿环境。

白背飞虱:迁飞性害虫,对水稻分蘖至孕穗期威胁大。

灰飞虱:可传播病毒病(如条纹叶枯病)。

发生时期

南方稻区

:5-10 月(主害期为 7-9 月,夏季高温多雨时爆发)。

北方稻区

:6-8 月(迁入期集中在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

成、若虫群集于稻株基部,刺吸汁液,导致植株枯黄、倒伏(俗称 “冒穿”)。

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

02.

二、稻纵卷叶螟

发生时期

南方稻区

:4-10 月(主害期为 5-9 月,世代重叠严重)。

北方稻区

:7-8 月(由南方迁飞而来,夏季多雨年份易大发生)。

幼虫吐丝卷合水稻叶片,在卷叶内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

严重时全田卷叶枯黄,影响水稻灌浆,导致减产。

03.

三、二化螟

发生时期

南方稻区

:全年发生 2-5 代,主害期为 4-10 月(第一代危害早稻,第二代危害中稻和单季晚稻)。

北方稻区

:年发生 1-2 代,主害期为 6-8 月(第一代幼虫在 6 月中下旬蛀茎危害)。

幼虫蛀食稻茎,分蘖期造成 “枯心苗”,孕穗期造成 “枯孕穗”,抽穗期造成 “白穗” 或 “虫伤株”。

田间可见茎秆基部有蛀孔,孔外有虫粪堆积。

04.

四、三化螟

发生时期

仅分布于南方稻区(如长江流域及以南),年发生 3-4 代,主害期为 5-9 月(第一代危害早稻,第二代危害中稻和晚稻分蘖期)。

幼虫蛀食稻茎,以孕穗期和破口期危害最重,形成 “枯心” 或 “白穗”。

蛀孔较整齐,孔内无虫粪(与二化螟区别)。

05.

五、稻蓟马

发生时期

早稻秧田期至分蘖期(4-5 月)和晚稻苗期(8-9 月)为害严重,高温干旱年份易爆发。

成虫、若虫锉吸叶片汁液,叶片初期出现白色小点,严重时叶尖卷缩枯黄,植株生长停滞。

06.

六、稻象甲(稻水象甲)

发生时期

成虫发生期为 5-6 月(水稻移栽后),幼虫危害期为 6-7 月(孕穗期前)。

成虫:啃食叶片边缘,形成长条状白色食痕。

幼虫:蛀食稻根,导致根系变黑、腐烂,植株易倒伏。

07.

七、稻蝽象(如稻黑蝽、稻绿蝽)

发生时期

南方稻区 5-10 月均可发生,以 7-9 月(水稻抽穗至灌浆期)危害最重。

成虫、若虫刺吸稻穗汁液,造成瘪粒、空壳,影响结实率。

受害稻穗常出现 “半边穗” 或 “花谷”。

08.

八、稻叶蝉(如黑尾叶蝉)

发生时期

全年发生多代,主害期为 5-9 月(南方稻区),可传播水稻矮缩病等病毒。

成、若虫刺吸叶片汁液,导致叶片褪绿变黄;传播病毒病时,病株矮化、叶片卷曲。

防治建议

农业防治: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和病残体。

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如青蛙、寄生蜂),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

化学防治:根据虫害发生时期和田间虫量,选择针对性药剂,注意轮换用药以避免抗药性。了解虫害发生规律,可帮助农户及时监测和防治,降低水稻产量损失。

注: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华生农资技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