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汽车产业是被监管最为严格的产业之一,在生命面前,任何创业者的英雄叙事都需要转换视角,放低姿态敬畏社会大众的期待。对于汽车用户而言,在购买产品之后,便与生产者便自然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尤其在迈入智能汽车时代之后,用户与汽车制造商的契约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一买一卖,逐
汽车产业是被监管最为严格的产业之一,在生命面前,任何创业者的英雄叙事都需要转换视角,放低姿态敬畏社会大众的期待。对于汽车用户而言,在购买产品之后,便与生产者便自然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尤其在迈入智能汽车时代之后,用户与汽车制造商的契约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一买一卖,逐渐进入全生命周期的羁绊。
文丨智驾网 老贾
编辑丨雨来
在中国三十多年风云激荡的互联网历史上,雷军已是一个绕不开的传奇。
只是依然还在创业路上的雷军,近来却遭遇了一场持续不断的批评与质疑。
不过这背后却并非因为有一个「犯罪团伙利用文案自动生成软件……操纵近万个社交媒体账号,恶意造谣、散播不实言论。」
▲5月19日小米法务部称司法机关告破一起有预谋的网络黑公关案件
从金山、卓越到小米,从做手机到做汽车,雷军的每一步虽并非顺利,但几乎踩中了每一个风口,并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我对雷军的好感始于雷军在2022年8月11日晚上的那场演讲。
雷军讲了一个多小时,他说:这三年来,全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如何面对这些连续不断的巨大变化,不少人感到迷茫,甚至非常焦虑。
他的演讲跳开了小米,讲述他如何穿越人生低谷,其创业时经历的「产品失败、业务崩盘、公司差点关门」的困境。
听雷军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在彼时让人颇为感慨。
不过让我感慨的并非他的经历,而是他选择在那个夏天做这场演讲。
2022年的夏天,无数人被挫败感和一种莫名沮丧的情绪包裹,彼时爱表达的马云不知所踪,众多创业明星在舆论场失声。
在这个时刻,雷军站了出来,他说:「熬过绝望低谷,你便无人能敌。」
「你所遭遇的每一次挫折与失败,甚至是那些看似无意义地消磨时光的经历,最终都将转化为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耐心等待,等待风起云涌的时刻,等待花朵绽放的瞬间。」
「哪里有用户的痛点,哪里就有创业者的机会。」
他说:「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这些励志满满的鸡汤,在那个时刻,抚慰了众多备感煎熬的创业者,也激励了众多不如意、在生活中挣扎的普通人。
站出来并主动向社会传递希望的雷军是2022年的英难。
雷军的创业想法始于其在武汉大学求学时读到的《硅谷之火》一书,乔布斯、比尔盖茨的创业经历激励了雷军此后进入金山,创办卓越网,如何站在风口,错过风口,再寻找风口。
顺势而为,成为雷军在创立小米之前最痛彻的人生经验: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雷军是那种鲜有在青年时期即明确了人生梦想的早慧者:「在武大操场一遍又一遍地走的过程中,我奠定了人生的梦想——日后一定要干些惊天动地的事情。天生我材必有用,日后自己一定要做个伟大的人。一本书、一个人改变了我一辈子,这使得我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想建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
在一系列连续创业之后,今天的雷军已成为继马云之后,21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新一代的创业图腾。
2023年3月28日,雷军宣称「押上自己全部声誉」的小米汽车交卷:小米SU7正式上市,随即爆单。
两年后的2025年3月29日,在钓鱼台首次参加电动汽车百人会的雷军在演讲中说:「现在一年过去了,我们不到一年的时间交付了20万辆,算是在行业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他又说:「三年前都说我们造车晚了,现在看却是刚刚好。」
正是在同一天晚上,三名23岁上下的女大学生驾驶一辆小米SU7去考编的路上,因接管NOA智驾系统不及时冲撞隔离带水泥桩引发车辆起火最终遇难在社交媒体迅速发酵。
这场事故随后引发了一场监管风暴,智能驾驶、高阶智驾、城市NOA被迅速从众多车企、智驾公司的产品描述中被删除,替换为「辅助驾驶」,各大车企OTA智驾系统的频次和周期审核时间都大大延长(详见《「全民智驾」按下暂停键》)。
这场事故显然不是一场普通的事故,在治理层面上对于原本可能在今年落地的L3也造成了影响。
年初刚刚响起来的「全民智驾」、「智驾平权」口号逐渐被反思智驾的粗放式过度宣传淹没。
而网民对于小米汽车在这起事故中是否负有责任引发了海啸般的激烈交锋,为小米辩护的
声音聚焦在「车已经卖给你了,你驾车出了事故,汽车厂商为什么要承担责任?」
他们举例说,劫匪拿刀杀了人,难道要让卖刀的厂家以命抵命吗?
这其实正是中国智驾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在L3落地以前,所有的智驾事故都需要驾驶者承担责任,就目前公开的信息而言,小米并无法律意义上的过错。
但是小米在智驾方面的宣传是否存在夸大,高速NOA的接管逻辑是否存在纰漏并没有官方的调查结果。
4月3日,小米SU7事故遇难者母亲王女士@诗雨370491153 已清空事故相关微博,并关闭了评论功能。
原因未知,有猜测称涌入其微博谩骂的网友留言太多。
5月10日,雷军在微博上恢复了其中断了一个多用的健身房打卡记录,他说:「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
这是雷军首次以个人化的表达透露车辆事故对自己状态的影响,迅速被媒体报道,而网间的评论并不正面。
而小米汽车也正被持续的负面事件缠身。
5月1日,小米SU7 Ultra发布1.7.0版本OTA更新,车辆最大马力从1548匹骤降至900匹,解锁条件堪称「地狱级」:必须在浙赛(浙江国际赛车场)跑出1分46秒内的圈速,或在天马赛车场达成1分12秒的成绩。
这意味着,这款价值52.99万的「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在几乎所有车主手中沦为「性能阉割版」。
有车主实测发现,日常驾驶模式下,车辆零百加速从1.98秒增至2.78秒,极速被限制在250km/h,赛道模式直接消失。
车主与小米的新一轮争议再起:性能降了,是不是应该对售价进行相应的补偿呢?
5月4日,小米汽车悄然更改新车订购的宣传页面,原来的「智驾」字样改为了「辅助驾驶」。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由「小米智驾Pro」改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小米SU7 Pro、小米SU7 Max搭载的Xiaomi HAD由「小米智驾Max」改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同一时间,小米SU7 Ultra价值4.2万元选装版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证实是个装饰件,引发车主退订。
小米汽车在5月7日晚公开致歉,称「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造型的需求之外,还提供了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我们对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并承诺对于未交付的订单提供限时改配服务,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约合人民币2000元)以表诚意。
5月15日,宣称「准备起诉小米汽车虚假宣传,主张退一赔三」的微博大V「风云XTony」发文称,其作为小米SU7 Ultra挖孔版准车主,已经与小米汽车副总裁李某某、销售交付服务部总经理张某,线下约谈三个多小时,但没能达成最终方案。「风云XTony」引述小米方的回应称:小米方面说退订会直接造成小米汽车的崩塌。
也是在5月15日,雷军小米15周年的内部讲话被传播到社交媒体,这篇内部讲话引发了更广泛的争议。
这篇内部讲话,首次让外界看到雷军对小米SU7那起智驾事故在公司内部的评价。
他说:「三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把这一切都击碎了。我们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和指责,我和同事们一样,一下子都懵了。一位熟悉汽车行业的朋友告诉我:’造车,遭遇交通事故在所难免。’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场事故的影响如此之大,对我们小米的打击也如此之大。」
「万万没有想到,这场交通事故,让我们意识到,公众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远超了想象。」
这篇讲话,之所以引发如潮的批评,皆因雷军过度强调了自己创业者的身份,这种略带悲情的创业者叙事,让外界看来,雷军已经失去了与普通人共情的能力。
当他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这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的时候,事故中伤亡的三位女性的亲人也是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虽然他们的艰难无法被人看见,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
「造车,遭遇交通事故在所难免。」完整的意思是:「造车对于创业者,遭遇交通事故在所难免。」他忽视的另一面是:「对于消费者,选择哪款车,在遭遇交通事故时,结果却可能不同。」
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超过6万人死于交通事故,从上帝视角来看,这些事故在所难免,但具体到每一起事故,却不是一句「在所难免」可以轻易翻篇的,背后都有复杂的事故认定,责任赔偿。
而引发争议的是雷军对新手保护期的看法:「15岁的小米,不再是行业的新人,我们在任何一个产业里面都没有了新手保护期,我们要有更高的标准和目标。」
在严格意义上,汽车行业从来没有「新手保护期」,也不应该有新手保护期。
简言之,造车所需承担的连带责任风险远大于软件、电商、手机、OS、芯片这些同样激动人心的创业项目,造车与生死相关,与安危相伴。
汽车被誉为工业王冠上的明珠,它的诞生史也是伴随着创业英雄叙事一路走来:卡尔·本茨、福特、丰田喜一郎等等,将来也会出现李书福、魏建军等中国汽车人的名字。但汽车产业也是一项被监管最为严格的产业之一,在生命面前,任何创业者的英雄叙事都需要转换视角,放低姿态敬畏社会大众的期待。
创业固然是一件很酷的事,创业者常用九死一生形容其艰难,但对于汽车用户而言,他在购买产品之后,与生产者便自然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尤其在迈入智能汽车时代之后,用户与汽车制造商的契约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一买一卖,逐渐进入全生命周期的羁绊。
雷军的这篇内部讲话不乏有提振团队士气的目的,在其讲话中也提及「小米绝不回避任何问题。绝不回避,就是要求我们直面问题,直面自己,有错就改,持续改进。」
但是这些声音,已很难传递到期待3月29日那场事故正面回应的大众耳中。
与此几乎同时发生的是网间对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芯片玄戒O1的嘲讽和不信任让人错愕。
中国虽然在芯片设计领域不逊色于任何国家,但小米设计的3nm芯片流片量产依然是值得大书特写的成就。
而引发嘲讽的背后固然有部分网民对于设计芯片和制造芯片分属不同的产业链条不了解(玄戒O1是由台积电代工),也与近期一系列负面事件积累的不信任有关。
雷军和小米汽车似乎坠入了塔西陀陷阱,舆论场上的任何一次发声,都会引发铺天的质疑。
这一次是中国用户和网民对于小米汽车过于苛刻了吗?是公众对小米的期待和要求远超了想象吗?
如果横向对比,无论是中国消费者,还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监管部门近十年来给了造车新势力足够的包容度,当然也包括小米。
1999年平安夜,美国公民安德森驾驶一款产于1979年的雪佛兰迈锐宝汽车与朋友一起带着4个孩子去教堂,途中遭遇一位酒驾司机追尾撞击导致油箱泄露引发爆炸,车上6人被灼伤。
这起事故中,一方面酒驾司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安德森认为自己驾驶的汽车本身也有问题并向通用汽车提出赔偿。
2000年7月,加州法院做出判决:
通用汽车应该对事故负责,并向受害者赔偿49亿美元。其中1亿美元是对2名妇女和4个孩子的补偿,48亿美元是对该公司的欺骗而进行的惩罚性补偿。罚款力度如此之大的原因是通用公司明知油箱存在问题(油箱距离后保险杠过近,只有25厘米,容易导致汽车遭到撞击后产生爆炸事件),但为了利润却不进行修改,导致很多该型号汽车在正常行驶中油箱自燃。
一款开了20年的车因为一起偶然的事故遭遇了几乎导致其生产公司破产的判决。
更近的一起案例是,2016年,美国加州一对美国夫妇乘坐自家2002款雷克萨斯ES300在路上遭遇追尾,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前排座椅向后倒,导致坐在后排的两名儿童重伤,事故过后这对美国夫妇以设计缺陷(丰田被指控通过牺牲后排安全性保护前排乘客,存在设计欺诈)为由将丰田告上法庭。
法院最终判决丰田赔偿约2.7亿美元。
相比美国的市场环境,中国汽车市场几乎可以视为最鼓励创新的市场。
近一段时间,监管部门在规范智驾辅助技术的宣传的同时,工信部开始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这可以视为对近年来多起碰撞事故导致车门无法打开引发悲剧的亡羊补牢。
自2014年特斯拉入华起,中国汽车市场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造车运动,也出现了众多的创业名星,蔚小理做为后起之秀成功地改变了中国汽车市场,他们的众多创新最终成为中国汽车人的共识。
今天雷军和小米汽车引发的众多争议也曾在造车新势力身上发生过,雷军以其个人IP勇敢地站在营销一线在过去两年深深地刺激了众多中国传统汽车公司的营销人士,他们模仿、借鉴,陷在流量的泥沼里成了世界上最热衷于表演的CEO群体。
雷军是不可复制的,也几乎是不可模仿的,他是中国互联网风云激荡30多年来,一位跨越了周期的连续创业者。
只是在从互联网跨入汽车产业之后,汽车产业的独特性需要这些创业者放下自己的英雄叙事,回归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轨道中来。
明天推迟了许久的小米YU7即将发布,小米汽车正回归其原有节奏,我们期待着创业者雷军以一位普通的汽车人身份开始他的发布会,回应外界的批评与质疑,用产品回应期待。
来源:AutoR智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