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Pharm 2025年Q1营收突破600亿美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2 08:44 1

摘要:总营收达155.3亿美元,同比下滑2%(YoY),主要受中国市场销售额暴跌62%拖累。其重磅免疫疗法Keytruda(可瑞达)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营收72.1亿美元(增长4%),几乎占公司总营收的一半。目前,一款将注射时间缩短至仅两分钟的皮下注射新剂型正在美国和

随着专利悬崖逼近和定价审查加剧,制药巨头正加倍押注创新产品线和国际扩张。

大药企业绩喜忧参半

2025年第一季度,默沙东、罗氏、赛诺菲、百时美施贵宝(BMS)和强生等主要企业业绩喜忧参半。多款突破性药物支撑营收增长,而传统产品则表现疲软。

默沙东(MSD)

总营收达155.3亿美元,同比下滑2%(YoY),主要受中国市场销售额暴跌62%拖累。其重磅免疫疗法Keytruda(可瑞达)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营收72.1亿美元(增长4%),几乎占公司总营收的一半。目前,一款将注射时间缩短至仅两分钟的皮下注射新剂型正在美国和欧盟接受审批。

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是癌症PD-1抑制剂领域厮杀出来的大明星。2014年9月,Keytruda首次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成为全球第二款获批的PD-1药物。

虽非首款PD-1抑制剂,但默沙东在这一领域并未错失先机,尤其在上市后的适应症拓展上表现尤为亮眼。十年间,Keytruda在全球范围内获批的适应证接近40项,其中在我国获批的适应证达13个,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获批治疗瘤种最多的PD-1抑制剂。

此外,Gardasil(佳达修)疫苗销售额下滑41%,主要原因是中国市场库存积压问题持续。佳达修是中国境内首个获批的可适用于男性的HPV疫苗,填补了国内9-26岁男性HPV预防疫苗的空缺,成为男性预防HPV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

罗氏(Roche)

第一季度营收172.4亿美元,制药业务增长8%至133.4亿美元。中国市场表现亮眼,实现两位数增长。Phesgo、Vabysmo、Xolair和Hemlibra等生物制剂销售额均突破10亿美元。该公司还宣布启动阿尔茨海默病III期临床试验,同时终止了另外三个管线项目。

赛诺菲(Sanofi)

营收达104.6亿美元,增长近10%,主要得益于美国市场的强劲表现(+15.4%)。不过,中国市场营收下滑1.7%。其研发投入近19.1亿美元,重点支持哮喘、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关键监管里程碑,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有七项关键试验结果更新。

百时美施贵宝(BMS)

第一季度营收总计112亿美元,下滑6%。但新上市产品组合表现突出:Opdivo(欧狄沃)、Breyanzi和Camzyos等较新疗法带动营收增长16%。公司目前预测2025年营收最高可达468亿美元。CAR-T产品Breyanzi和KRAS抑制剂Krazati是增长主力,而Abraxane和Revlimid等传统药物销售额大幅下降。

强生(Johnson & Johnson)

营收达219亿美元(+2.4%),超出预期。Darzalex、Carvykti和Tremfya等产品的强劲增长,弥补了Stelara因仿制药竞争导致的34%销售额暴跌。处于后期开发阶段的新组合疗法和口服生物制剂替代药物,预计将为2026年的增长提供动力。

从监管审批成功到战略管线调整,大型制药企业正迅速重新布局,以实现专利到期后的增长。但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市场需求疲软和贸易相关关税仍将是主要拖累因素。

Q1药物营收前十强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医药市场呈现显著结构性变化,GLP-1类药物凭借糖尿病与肥胖适应症的爆发式增长首次超越肿瘤领域,成为最大治疗市场。以下是基于药企财报及行业分析的前十强药物表现:

作为PD-1抑制剂的标杆药物,Keytruda连续12个季度领跑。其适应症覆盖广泛,但环比销售额有所下滑,反映出肿瘤免疫疗法市场竞争加剧。默沙东正通过开发皮下剂型和联合疗法(如与Lenvima联用)巩固优势,但其长期增长面临双抗等新型疗法的潜在挑战。

GLP-1药物包揽前十的三席,诺和诺德的Ozempic(46亿美元)与Wegovy(24亿美元)、礼来的Mounjaro(38.4亿美元)。此外,礼来的Zepbound(23.1亿美元)以347%的同比增速成为增长最快药物,而司美格鲁肽三品牌(降糖针剂Ozempic,降糖片剂Rybelsus,和减肥针剂Wegovy)总销售额达79亿美元,已超越Keytruda。这类药物通过模拟GLP-1激素调节血糖和食欲,正推动肥胖从“生活方式问题”向“慢性病”的医学认知转变。

自免领域双雄崛起。赛诺菲(再生元美国合作)的Dupixent(36.7亿美元)在特应性皮炎、哮喘及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占据领先地位;艾伯维的Skyrizi(34.3亿美元)凭借银屑病与2023年新增的克罗恩病适应症,以71%的同比增速(2024Q1至2025Q1)成为前十中增长最快的非GLP-1药物,部分抵消了Humira专利到期的影响。两款药物通过靶向IL-4/IL-13和IL-23通路,推动自免治疗从“广谱单抗时代”向“精准免疫调节”迭代。

在肿瘤药领域,强生的Darzalex(32.37亿美元)凭借多发性骨髓瘤领域20%的同比增长成为亮点,而Keytruda虽仍居榜首,但环比下滑2%预示市场触顶。

吉利德的Biktarvy(31.5亿美元)作为HIV治疗的基石药物,销售额受长效注射疗法及定价压力影响,销售额环比下降17%,凸显小分子药物在专利到期预期下的市场敏感性。

Vertex的Trikafta/Kaftrio以25.4亿美元销售额首次进入前十,占据囊性纤维化市场91.5%的份额。该药物通过三重机制修复CFTR蛋白功能,2024年获批用于2岁及以上患者后,覆盖人群扩大30%。Vertex正推进口服颗粒剂开发,进一步巩固其在囊性纤维化领域的垄断地位。

总的来说,GLP-1药物的爆发式增长(合计131.5亿美元)重构了全球医药格局。肿瘤领域则面临创新瓶颈,Keytruda等老牌药物需依赖适应症扩展维持优势。自免市场在Dupixent和Skyrizi的带动下逐步复苏,而新兴疗法如ADC药物Enhertu单季度突破10亿美元销售额,展现出巨大潜力。

参考来源:

1. Big Pharma Q1 2025 Revenues Top $60B Despite Slumps in China and Generic Pressures, ECHEMI 2025-05-08

2. 2025Q1畅销药TOP10, 药智网

来源:健康凯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