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国,湖北潜江小龙虾产业早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从养殖到加工,从餐饮到品牌,这条产业链上涌现出无数创业者。其中,“天天虾跳”品牌创始人田忠玲的故事尤为引人关注。她以海归的国际视野、女性创业者的坚韧,以及对产业痛点的精准洞察,在小龙虾赛道上开辟出独特的发展路径
在全国,湖北潜江小龙虾产业早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从养殖到加工,从餐饮到品牌,这条产业链上涌现出无数创业者。其中,“天天虾跳”品牌创始人田忠玲的故事尤为引人关注。她以海归的国际视野、女性创业者的坚韧,以及对产业痛点的精准洞察,在小龙虾赛道上开辟出独特的发展路径,不仅打造出区域公用品牌子品牌“天天虾跳”,更推动潜江龙虾走向全国。
水产养殖网主编、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秘书长蔡俊与
“天天虾跳”品牌创始人田忠玲
从外企高管到虾产业创业者:一次偶然的转身
田总的创业之路始于一次“被动”的回归。原本在深圳世界五百强工作,后又进修葡萄牙语在国外工作四年的她,因孩子上学问题回到潜江。初时,她并未想到会与小龙虾结下不解之缘,甚至一度认为“潜江不适合自己”。然而,在陪伴家人的过程中,她敏锐地发现了小龙虾产业的短板:鲜活虾缺乏强势区域品牌细分子品牌,从业者多为个体经营,标准化与品质管控缺失。
“大家看不上、不愿干的事,往往藏着大机会。”田总回忆道。2014年,她偶然加入当地电商公司,从零开始接触小龙虾产业。凭借在外企积累的管理经验和学习能力,她用半年时间将公司做到全省“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第一示范点”,2014-2019年出任企业CEO,带领十几个人的团队从100多平米的办公室做起,从做农村电商到打造中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中国虾谷”,全国首个小龙虾线上交易平台“虾谷360”及线下交易中心、物流中心等全产业链服务平台。这段经历让她深入了解产业上下游,也埋下了创业的种子。
破局之道:打造区域公用品牌鲜活类与轻餐饮小吃经济模式子品牌“天天虾跳”
田总意识到,潜江龙虾虽有产量和区域公用品牌优势,但“无细分类优秀子品牌”是最大瓶颈。2018年,她正式创立自有品牌“天天虾跳”再出发,确立两大核心战略:
1. 鲜活虾区域公用品牌子品牌建设: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严格的品控体系。凌晨收虾、分拣中心全流程把控、第三方检测认证……田总团队用“过手即责任”的标准筛选每一只虾,确保“潜江龙虾”地理标识背后的品质可信度。目前,其供应链覆盖全国600多个商超和餐饮连锁门店,最远发往新疆、甘肃、哈尔滨,年供货量峰值达每日几万斤。
2. 轻餐饮小吃经济模式品牌建设:
针对传统龙虾店投资大、门槛高的问题,田总推出“15平米小店”模型。单店投资控制在3万元以内(不含房租),主打现烧小龙虾,搭配20余种秘制口味(如冰镇花雕虾、酸辣手抓虾、香酥虾尾串)。店内采用数字化管理,从清洗到烧制标准化操作,旺季单店日销150-200斤虾,1-2人即可运营。这种“小而美”的模式迅速复制,目前全国已有数二十多家加盟店,景区门店重庆等地在旅游旺季日销破千斤。
技术革新与口味创新:让小龙虾“标准化又有灵魂”
传统龙虾餐饮常面临两大难题:入味难与季节限制。田总团队以“理工男+海归”的组合破解了这一困局:
- 不开背、不抽线的入味技术:通过秘制酱料打碎融合、精准控制烧制时间,即便5钱以上的大虾也能做到“肉Q入味、一口入魂”。上海客户的反馈成为关键转折——“保留完整虾身,才能吃出小龙虾的灵魂”,这一坚持让天天虾跳的产品区别于传统做法,更凸显食材本味。
- 全季节产品矩阵:旺季主打鲜活现烧,并创新研发了“香酥虾尾串”经典品类,采用一级虾尾油炸后刷秘制调料,酥香入味且无需吐壳,成为年轻人的“下酒神器”。淡季推出龙虾火锅、龙虾面等衍生品,搭配数字化供应链,实现“淡季不淡”。
从田间到餐桌:构建产业生态闭环
田总深知,小龙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打通“养殖-加工-零售”全链条。她的合作社与潜江优质虾农深度合作,建立“分级定价+保底收购”机制,既保障农户收益,又稳定优质货源。同时,她在“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的大平台上将自有品牌天天虾跳与政府项目联动,参与“千店齐开”“万店同开”等活动,借助政策流量扩大影响力。
在管理上,田总秉持“轻资产、重运营”理念。公司不设大型工厂,只供自家品牌调料,核心团队专注研发与品控。这种模式不仅降低投资风险,更让品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2021年,其研发的“一锅五味”工艺,将单店调料成本降低30%,效率提升50%。
创业感悟:在坚守与变通中寻找平衡
回顾12年创业路,田总感慨“踩过的坑都是成长的阶梯”。从早期电商平台的探索,到美好集团操盘时“零欠账卖虾”的颠覆式管理,再到如今“稳扎稳打做供应链”的策略,她始终强调**“不冒进、不跟风”**的经营哲学。
- 关于品牌:拒绝盲目扩张,先磨供应链再开加盟店,确保每个环节可控;
- 关于竞争:跳出价格战,以“数字化管理+定制化口味”差异化突围,例如为湖南市场定制“吃了不上火的香辣风味”小龙虾,为重庆门店定制加麻加辣底料;
- 关于心态:将创业大赛视为“品牌推介会”而非比赛,顺道检验市场结果,湖北省电视台实时直播,田总用5分钟倒计时讲完40页PPT,最后一秒讲结束的“极限挑战”,在192个创新项目比赛中,最终斩获全省双创大赛决赛二等奖,意外打开全国知名度。
未来展望:做好自有品牌“天天虾跳”模式,助推潜江龙虾产业迭代升级
如今,天天虾跳已成为潜江龙虾产业的标杆之一,田总的龙虾产业链专业度及教学能力,被聘为省级高素质农民共享师资和大学研究生硕士兼职导师。谈及未来,她透露两大计划:
1. 完善细分供应链环节:打造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鲜活类叫得出来的子品牌“天天虾跳”,让潜江龙虾四个字深深的刻入全国老百姓心中;
2. 深耕小龙虾轻餐小吃经济模式:打造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轻餐饮小吃经济T+1模式“天天虾跳”,推动“潜江龙虾”千城万店迅速走进世界各地,并进入东南亚、中东等市场,让“潜江龙虾红遍天下”更是走遍天下。
从外企高管到“虾老板”,田总的故事折射出新一代创业者的特质:用国际化视野审视传统产业,以数字化工具重构运营逻辑,在坚守品质的同时拥抱创新。正如她所言:“小龙虾不是低端产业,只要用心做,小生意也能有大格局。”当潜江龙虾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走向世界,天天虾跳的探索或许能为更多传统产业从业者照亮前行的路。
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