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 高校青年海归教师大有可为

B站影视 2024-11-21 15:10 3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留学回国人数具有明显增长趋势,高校青年海归教师正日益成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有生力量。在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中,如何进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留学回国人数具有明显增长趋势,高校青年海归教师正日益成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有生力量。在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中,如何进一步发挥高校青年海归教师作用,是值得深入思考和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课题。

深刻理解青年海归教师队伍的重要意义

根据全球化智库《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2023—2024)》数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留学人员累计超过800万人,其中,留学回国人员超过600万人,成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正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广大青年海归教师为中国高校注入新鲜血液,他们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机制创新,成为教育领域的改革者,为高校的学科建设、创新突破和国际化人才培育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他们耕耘世界前沿学科,助推中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发挥重要作用。高校青年海归教师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人才资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精准把握高校青年海归教师的鲜明特质

高校青年海归教师一般是指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的专任教师群体,他们呈现出鲜明的特质。

一是具有高度的爱国报国情怀。青年海归教师生逢伟大的时代,亲历祖国建设飞速发展,见证着中国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海外求学工作期间,因语言、文化、生活等差异形成的困难和挑战正是对其爱国主义精神的磨砺和洗礼。留学经历对青年海归教师而言,是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心灵历练,激励他们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因此,他们怀着对祖国的诚挚热爱,选择归国投身教育事业。

二是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海外留学工作经历是青年海归教师个人成长的加速器。得益于全球视野和扎实学识,他们中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如“人民教育家”黄大年,两次赴英国学习工作后毅然归国工作,重点攻关我国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积极抢占国际前沿科技制高点。同时,在文化交流层面,青年海归教师具有语言优势,能够积极灵活地开展跨文化交流,增进理解互信,在这一过程中锻炼提升了有效协调、正确处理的能力素质。

三是具有明确的价值追求。在“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新时代留学工作方针指引下,青年海归教师对回国发展、实现个人价值、追求事业成功表现出强烈意愿。特别是“90”后青年海归教师,通过海外学习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拓宽视野格局和思维方式,展现出大胆创新、勇于尝试、无惧挑战的个性特点。近年来,在各级各类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价值创造”已成为青年海归交流分享的关键词。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成为青年海归人才内心的重要驱动力。

在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中发挥高校青年海归教师力量

高校青年海归教师因其海外求学、交往经历,在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中能够发挥特殊作用。因此,他们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为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作出贡献。

一是聚焦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一大指征是能汇聚全球各教育主体,培养出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青年海归教师要将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入国内课堂,围绕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科学和产业前沿问题牵引教学科研,加快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同时,要加快推动“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要明确青年海归教师在来华留学生工作中的使命担当,鼓励他们在留学生的招生、教育、管理等全链条工作中主动作为。在教学中,要确保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提升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教育的认可度。在实践上,要不断提升中国国情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积极引导留学生知华、友华、亲华、爱华。

二是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创新突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刻影响着全球版图和国际格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战场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青年海归教师是高校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先锋力量,要积极将自我价值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同频共振。青年海归教师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高校工作资源和平台优势,将人才“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要积极组建师生团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对接科技前沿;依托各级各类技术转移中心,搭建技术转移服务网络,高频次进行路演对接、项目发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实现产业化、填补国际与国内的市场空白。青年海归教师要进一步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当好国际交流中的“科技使者”。要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实验室的交流合作,建设一支持续稳定的科研队伍;打造协同开放平台、发挥资源互通作用,找准国际科技壁垒的突破口,开展实质性、深层次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促进更多科技创新资源从海外走向中国,增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匹配度和黏合度,推动科研自主创新实现突破。

三是聚焦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各方面,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国情、关注发展现实,从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探寻中国之理,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一方面,青年海归教师要对中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进行学理化表述,形成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让外国人看得懂的理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青年海归教师要勇于发出“中国声音”。青年海归教师要善于借助已有的较为广泛的海外学术朋友圈,密切学术交流、畅通话语体系,利用各类国际学会、论坛、期刊等形成立体化联动效应,发挥好平台纽带和支撑作用,推动有组织科研,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推广和开放获取,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学术品牌。

(作者单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本文系2022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2248585]成果)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