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派HR假扮猎头诱导老员工辞职,这事儿有多离谱?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2 01:05 1

摘要:但没想到,公司居然用上了第五招,让人力资源部冒充猎头给老员工打电话,让员工描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并且诱导员工多说一点副业或者兼职的情况,然后把这段「电话招聘」给录音,以此为依据说员工有「在本职工作之外违规揽私活」的行为,以此要求解聘(依然是不用赔偿)。

公司派HR诱导老员工辞职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公司用这招来做「忠诚度测试」

最近有个新闻很有意思,某家药企为了避一名老员工离职,做出了各种骚操作。

首先是在2023年以业绩不达标(定一个离谱的业绩要求就好,这是第一招)

然后把员工从大客户经理调岗策划稿你为了零售经理(实质上就是变相降职,这是第二招)。

接着把员工从江苏常州调到南京公司(用调动城市的方法来逼迫在当地有家庭的员工离职,这是第三招)。

最后直接把工资从上万元降低到了3000多块(直接砍工资了,这是第四招)。

那面对这些招数,员工都不走,为什么?

很简单,公司要开除人,那是要给赔偿的;而用各种方法挤兑员工,让员工主动离职,公司不用赔钱。

这员工相当于就是和公司耗上了,你不想好聚好散,那我也不讲交情。

但没想到,公司居然用上了第五招,让人力资源部冒充猎头给老员工打电话,让员工描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并且诱导员工多说一点副业或者兼职的情况,然后把这段「电话招聘」给录音,以此为依据说员工有「在本职工作之外违规揽私活」的行为,以此要求解聘(依然是不用赔偿)。

那这事儿最后算是有个一个好结果,老员工起诉公司,最后审理发现这个药企在用工过程中有一系列违规违法的行为,最后判定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是违法的,要给老员工支付赔偿金。

不过,这事儿是2023年发生的,最后到2025年才有结果。

这就是用人单位面对打工人时候的天然优势,不论是时间成本、精力成本还是资金成本,公司都更占优势。

那这家药企肯定是很极端了,不过极端案例虽然有传播性,但不具有社会广泛参考性。

我觉得真正破坏职场生态环境的,还是之前四招的层层加码,以及,最近貌似越来越流行的,用「装猎头」这招来测试员工忠诚度。

不说别人,我有个高中同学在前年就遇到过。

用的手段非常的高明,就是找一些品行不端正的猎头公司,去挖公司那些想要赶走,但由于工作年限比较长需要赔付比较多的老员工。

我这同学遇到猎头来挖自己,本来是觉得工作环境还挺稳定的,周围同事处的也还不错,不想走……但猎头给出来的条件就越来越丰厚,又是20天的带薪年假,又是30%的工资涨幅,还答应了入职两年内公司提供车辆。

都知道,现在不是上个世纪毕业就在一家单位干到退休的年代了,职场里面换工作是很正常的,树挪死人挪活嘛,我这同学就答应了。

顺利办了离职,原公司管理层还假惺惺的办了欢送晚宴,大家一起喝了不少,结果去了新公司以后才知道,这就是个坑。

之前承诺的收入,附带了很高的KPI,之前说好的福利,在各种加班面前都显得无关痛痒,之前谈好的用车,也被各种理由拖延。

最关键的就是,各种柔性的挤压也出现了,我同学就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很尴尬的状态,项目推不动,协作打不好,最后只有自己考虑要不要再跳槽。

这时候他回过味来,找到之前公司的私交,问了问,才知道原来这就是一个局,还有其他老员工在他之后也遇到了「猎头挖人-各种画饼-走了之后职业生涯断崖下跌」的情况。

这位私交是在我这同学离职后升的高层,才知道,老板这样做有三方面考虑。

第一,是考验忠诚,现在很多老板都还有水泊梁山的那种审美,对员工不光有能力要求,还要表忠心。

第二,是变相裁员,尤其是老员工不好开除,那就让他们自己「咬钩走人」。

第三,是稳固「军心」,职场没有不透风的墙,之前公司的其他员工或多或少都听到过这些离职员工的遭遇,那以后哪怕遇到真正来挖人的猎头,也都警惕度拉满,让竞争对手不好用高薪高待遇挖墙脚了。

从社会达尔文主义或者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角度来说,想出这招的老板,有点东西 。

但从长远来看,不光是这家公司内部会离心离德,更关键的是,这样的操作如果没有后果,会大大恶化整个职场生态。

猎头这个原本正当的行业,污名化了;员工跳槽去愿意给更高收入的企业的正当行为,猜疑链化了。

我一直觉得,员工和企业之间,咱们就不聊那些封建时代的道德观了,什么忠诚啊,什么奉献啊,什么从一而终啊。

你给钱我办事,你给多少钱我办多少事,就这么简单,大家谁也不欠谁的,谁也别图谁的。

试图用一些奇技淫巧,的确,能在局部领域或者短时间内,达到老板的目标,但还是那句话,长远来说,这样的行为很无耻,对整个职场环境没好处,以及更关键的,真正的人才不会去这样的公司。

所以我其实建议,类似的案例,都应该直接公布企业名字,让大家避避雷。

各位大佬觉得呢?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来源:曹小灵看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