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鹃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1 22:55 1

摘要:褐鹃鸠(**Macropygia phasianella**),又称棕鹃鸠,是鸽形目鸠鸽科鹃鸠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大洋洲的部分地区。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褐鹃鸠(**Macropygia phasianella**),又称棕鹃鸠,是鸽形目鸠鸽科鹃鸠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大洋洲的部分地区。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

### **1. 分类与学名**

- **学名**:*Macropygia phasianella*

- **科属**:鸠鸽科(Columbidae)鹃鸠属(*Macropygia*)

- **近缘种**:与红鹃鸠(*Macropygia emiliana*)、黑嘴鹃鸠(*Macropygia nigrirostris*)等亲缘关系较近。

---

### **2. 形态特征**

- **体型**:体长约35-40厘米,尾羽较长,呈楔形,整体体型修长。

- **羽色**:

- **成鸟**:全身以棕褐色为主,背部及翅膀有暗色斑纹,胸部具细密的波浪状横纹。

- **雌雄差异**:雌鸟羽色较暗淡,颈部及胸部的横纹更明显;雄鸟头部和颈部可能泛紫红色光泽。

- **喙与足**:喙黑色,足红色或粉红色。

---

### **3. 分布与栖息地**

- **地理分布**:

- **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马鲁古群岛等)。

- **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

- **栖息环境**:偏好热带及亚热带的低地雨林、次生林、灌木丛,偶尔出现在种植园或林缘地带。

---

### **4. 行为与习性**

- **食性**:主要以果实、种子、嫩叶为食,偶尔吃小型无脊椎动物。

- **繁殖**:

- 筑巢于树上,巢简陋,由细枝构成。

- 每窝产1-2枚白色卵,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约14-16天。

- **鸣叫**:发出低沉的“咕-咕-咕”声,重复缓慢,类似其他鸠鸽类。

- **活动**:多为独行或成对活动,性隐秘,常藏身于茂密树冠中。

---

### **5. 保护现状**

- **IUCN评级**:**无危(LC)**,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 **威胁**:部分地区因森林砍伐导致栖息地减少,但适应力较强,目前未面临严重威胁。

---

### **6. 有趣事实**

- **拟态行为**:受惊时会静止不动,依靠棕褐色羽毛伪装成树枝。

- **长尾功能**:长尾羽有助于在密林中灵活飞行时保持平衡。

褐鹃鸠

Brown Cuckoo-Dove

Macropygia phasianella

鸽形目

Columbiformes

Pigeons,Doves

Columbidae

来源:鸠由自趣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