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鹃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7 12:28 2

摘要:**Macropygia magna** 的中文名是**大鹃鸠**,属于鸽形目(Columbiformes)鸠鸽科(Columbidae)下的棕鹃鸠属(*Macropygia*)。以下是关于该鸟类的详细介绍:

**Macropygia magna** 的中文名是**大鹃鸠**,属于鸽形目(Columbiformes)鸠鸽科(Columbidae)下的棕鹃鸠属(*Macropygia*)。以下是关于该鸟类的详细介绍:

---

### **1. 分类与命名**

- **学名**:*Macropygia magna*

- **中文名**:大鹃鸠(“大”指体型较大,“棕”描述其羽毛色调,“鹃鸠”反映其与鹃鸟相似的鸣声或形态特征)。

- **科属**:鸠鸽科(Columbidae),棕鹃鸠属(*Macropygia*),该属以长尾和细长体型为特征。

---

### **2. 形态特征**

- **体型**:体长约35-40厘米,是棕鹃鸠属中较大的物种。

- **羽毛**:

- 全身以棕红色为主,背部及翅膀有深色横纹或鳞状斑纹。

- 雄鸟颈部常带金属光泽的绿色或紫色斑块,雌鸟颜色较暗淡。

- **尾部**:尾羽长而渐尖,飞行时呈扇形展开。

- **喙与脚**:喙黑色,脚红色或粉红色。

---

### **3. 分布与栖息地**

- **地理分布**: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尼西亚(如苏门答腊、爪哇、巴厘岛等)、马来西亚(马来半岛)及泰国南部。

- **栖息环境**:

- 热带及亚热带低地常绿森林、次生林。

- 偏好海拔1,000米以下的密林,偶尔出现在林缘或灌丛。

---

### **4. 行为与生态**

- **食性**:以果实、种子、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常在树冠层觅食。

- **繁殖**:

- 巢为简单的树枝平台,筑于树上。

- 每窝产1-2枚白色卵,双亲共同孵化育雏。

- **鸣声**:发出低沉的“咕咕”声,类似其他鸠鸽科鸟类,但音调可能更高或更连续。

---

### **5. 保护现状**

- **IUCN评级**:目前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但部分地区因森林砍伐导致栖息地减少。

- **威胁**:

- 热带森林开发、农业扩张。

- 在印尼部分地区可能面临狩猎压力。

---

### **6. 相似物种对比**

- **小棕鹃鸠**(*Macropygia ruficeps*):体型较小,尾更短,分布区部分重叠。

- **斑尾鹃鸠**(*Macropygia unchall*):尾部有明显黑白横斑,栖息海拔更高。

---

### **7. 文化意义**

- 在东南亚原住民文化中,其鸣声可能被赋予特定含义,但相关记载较少。

- 观鸟爱好者因其隐蔽习性而视为挑战性观察目标。

---

大鹃鸠

Timor Cuckoo-Dove

Macropygia magna

鸽形目

Columbiformes

Pigeons,Doves

Columbidae

来源:鸠由自趣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