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走进漾濞县龙潭乡中心完小,只见餐厅前的空地上,鼓号队排着整齐的队伍铿锵有力地奏着音乐,队员的红领巾随节奏飞扬;教室内,刺绣班孩子的指尖上银针穿梭、彩线飞舞,渐渐的一朵山茶花绽开在绣布上;操场上,孩子们正跟着老师学跳白族舞蹈,动作稚嫩却充满韵味。
【“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主题实践活动】
当城市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焦虑时
龙潭乡中心完小的乡村少年宫
得出另一种答案
↓ ↓ ↓ ↓ ↓ ↓
虽然没有华丽的设施
却能激发最真挚的热爱
乡村少年宫
在这里
每一个孩子都是
“艺术家” “科学家” “文学家”
他们透过少年宫这扇窗
去看见更远的世界
近日,走进漾濞县龙潭乡中心完小,只见餐厅前的空地上,鼓号队排着整齐的队伍铿锵有力地奏着音乐,队员的红领巾随节奏飞扬;教室内,刺绣班孩子的指尖上银针穿梭、彩线飞舞,渐渐的一朵山茶花绽开在绣布上;操场上,孩子们正跟着老师学跳白族舞蹈,动作稚嫩却充满韵味。
苏李可
龙潭完小四年级学生
我很喜欢跳舞,以前的我根本不敢想在学校还可以学到手势舞和民族舞,现在我已经学会了这个民族舞蹈。
龙潭乡中心完小少年宫自2014年启动以来,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下,开设有体育、艺术、非遗等20余个兴趣班。每天下午四点半至五点半,校园就变身为孩子们的“活力乐园”:鼓号队铿锵奏乐,刺绣班飞针走线,科技实验室内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活力校园
袁清
龙潭完小教师
因为我们是寄宿制学校,一个星期五天都在学校,开设少年宫后,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很高,舞蹈课带给了孩子们快乐,拉近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
龙潭乡有彝、白、苗、傈僳等多个少数民族,中心完小少年宫将民族文化融入教学课程,开设了民族舞蹈、芦笙演奏、手工刺绣等特色班。学生们身着各民族传统服饰,一起舞蹈、打歌,成为校园大课间的一道独特风景。学校还组织教师到校外培训,提升教学能力,并计划将更多民族技艺纳入教学课程。
苏海荣
龙潭完小校长
阵地建设好以后,我们配强配足乡村少年宫各个专业课程的师资力量,并请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为我们的老师授课,还请到一些非遗传承人来学校教授一些非遗方面的内容。
在贯彻落实“双减”过程中,龙潭中心完小在课堂上注重教学质量提升,在课后则用“艺术+劳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多种潜能,学生每周都参与劳动实践课,在校内菜园体验播种采摘的乐趣。同时,学校还开设了假期免费培训班,吸引了超九成的学生返校,进一步丰富了山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罗晓伟
学生家长
因为我们山区条件有限,想学跳舞,想上兴趣爱好班,去城里也不方便。现在学校老师组织这些兴趣爱好班,教跳舞、打歌,孩子在学校学到了很多学业以外的兴趣爱好。
历经十年坚守,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成效显著,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8%,参加县级文艺比赛获奖无数,校园里涌现出了一批自信阳光的“小艺术家”。“学校开设的乡村少年宫的所有课程都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家长都很乐意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校长苏海荣说道。
下一步,龙潭乡中心完小将因地制宜,把更多民族文化和非遗传承内容纳入教学课程,同时加强师资培训,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传递社会正能量。
乡村文化宫
是孩子们的快乐学堂和梦想摇篮
在这里
他们用画笔和乐器表达天马行空的想象
用舞蹈和歌声传播最纯粹的快乐
这是一颗悄悄埋进泥土的梦想的种子
等待某天破土而出
长成参天大树
本期供稿:王旭伟 杨佳燕 常仕梅 刘婷 通讯员 张晓玲
本期编辑:杨雪睿
责任编辑:沈 菲
审 核:吉正红
终 审:江静龙
新浪微博:@掌心漾濞
新媒体邮箱:ybb7525776@163.com
漾濞县“作风革命 效能建设”邮箱:ybb7525776@163.com
如果大家对漾濞改革发展、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有好的意见建议,或者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劳动保障、医疗服务、教育、安全等方面有所诉求,可以在每天推送新闻的留言区进行留言,或者通过拨打电话,发送邮件等方式进行反映,我们将如实向相关部门反映,尽全力帮助解决。(所反映问题务必实事求是。)
来源:漾濞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