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当老师有多全面?请看VCR→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1 18:06 1

摘要:当身边的同学听到王亿壕要到阳江市阳西县担任支教老师时,他们感到既好奇又佩服。

“亿壕你怎么参加这个志愿项目了?”

“对,我就是想去,想锻炼自己”

这是00后大学生王亿壕

在毕业之际与同学之间的对话

去年8月

音乐专业毕业的王亿壕

如愿成为了一名小学支教老师

负责数学、音乐、体育等课程

从大学校园回到小学校园

身份转变带给王亿壕的

不仅是新鲜的体验

也是用心育人的使命和责任

前段时间

#青春还是太全面了#话题

登上热搜

越来越多大学生

抱着为基层做一些实事的初心

选择到县镇村发展

在各个领域岗位大展身手

一起看看他们的故事

↓↓↓

“和一群人做有光亮的事情”

当身边的同学听到王亿壕要到阳江市阳西县担任支教老师时,他们感到既好奇又佩服。

而他的出发点很纯粹。

在大学期间,王亿壕就参与过三下乡活动。结束之际,学生问他“还会不会再来”,短短一句话,就这样烙在他的心里。

王亿壕,西部计划广东地方项目志愿者,2024年起服务于阳江市阳西县儒洞镇蓝田小学。

“和同学们相处短短几天,就能感受到他们身上的变化。而参与西部计划广东地方项目是一次长期的帮扶行动,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孩子们。”

2024年6月毕业,同年8月到岗,如今一个多学期过去,他身边围绕了一群数学成绩进步,喜欢音乐又爱运动的学生。

看到学生随着主科成绩提高,越来越自信,王亿壕说起这些变化时欣慰又自豪。

当然也有哭笑不得的时候,学生抱着他的腿喊他“老王”,还要给他介绍对象……

成为志愿者后遇到的这些童真时刻,不仅难得,更是难忘。

点击下方视频

看00后助力乡村教育故事

“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倾听者”

不同于王亿壕从揭西来到阳西,隔壁阳东区第二中学的黄丹蕾,则是很早就决定了要留在家乡发展。

2023年毕业后,她选择加入西部计划广东地方项目,成为乡村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岗志愿者。

黄丹蕾,西部计划广东地方项目志愿者,2023年起服务于阳江市阳东区第二中学。

在与学生的交流和接触中,她真切感受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是非常需要被重视和看到的。

在学校里,学生会有困惑和不被理解的时候,需要倾听和被看见。

而社会工作服务在乡村教育这个环节里面,非常缺少。

“我希望我能够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一个倾听者,陪伴者或者说是引路人。就像曾经在我的学习成长生涯里面,我的老师对我的帮助一样。”

几个学期下来,从最开始的迷茫,到现在可以独立处理心理咨询相关工作。校园里这片角落,留下了黄丹蕾青春里宝贵的记忆。

她也向学生推荐了广东12355青少年服务台,电话拨打12355或进入“广东12355”小程序,就会有人来聆听你心里的那团乱麻。

“这段时间我成长了很多。”这也让黄丹蕾更坚定地选择了未来的方向——她的乡村教育之路不会停歇。

点击下方视频

感受倾听与陪伴的力量

“这是一群人的接力赛”

同样是回到家乡发展的林莎莎,在2021年成为西部计划广东地方项目的一名志愿者。

林莎莎加入驻大埔县大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后,与团队一起在直播助农、文旅宣传这块做得有声有色。

林莎莎,西部计划广东地方项目志愿者,2021年起服务于驻梅州市大埔县大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团队用新媒体运营思维,通过拍摄短视频、制作宣传图等方式广泛宣传应季农产品。“那次通过线上直播跟线下,我们一共卖出了30000多斤大埔蜜柚。”

在“振兴乡村 不负青春”首届摄影、短视频大赛中,林莎莎的两个作品《我的驻镇故事——当村里的蜜柚熟了卖不出去时》《我的驻镇故事——我和我的大麻镇》获得一等奖,将家乡的美景、美食推荐给了全网观众。

走在美丽乡村大麻镇小留村的路上,林莎莎带我们去到她工作过的稻田边,说起家乡的发展,周围都是她熟悉的景象和味道。

志愿服务经历让她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滴滴汗水浇灌出的希望。

林莎莎坦言,能在自己从小生活长大的家乡继续工作生活,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点击下方视频

解锁乡村振兴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乡村服务工作很治愈”

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入县下乡,各展所长。

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的薛思明,奔着他理想的志愿岗位去到了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

薛思明,西部计划广东地方项目志愿者,2022年起服务于驻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两年多的志愿服务经历,让薛思明收获满满。

一方面,薛思明通过实践工作,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跟实际情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我当时也承接了对接华农资源的工作,把华农的一些科技力量和资源带到乡镇。”薛思明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对当地农户进行病虫害防治和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指导,提升农户的种植技术。

另一方面,薛思明用自己的力量,给乡村带去良好的变化。

比如农用机械的广泛应用、引进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帮助农户增产增收,还给村子增加了一处旅游打卡地。“当时义合花海的人流量突破了10万,成为了一个亮眼的打卡点。”

直到现在,薛思明还在关注着当地的发展,当时的工作群里时不时会发来项目完成的消息,这让薛思明感到非常自豪。

了解科技如何实现助农

服务县镇村发展,是一批批大学生志愿者的接力赛。

2021年以来,广东共青团已累计招募超1万名高校毕业生志愿者,覆盖全省91个县(市、区,含功能区)、1070个乡镇(街道)、953所乡村中小学,助力“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

2025年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也在火热实施中,期待你的故事。

志愿不惧山海远,青春助力“百千万”。

来源:广东共青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