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欣伟:没有多巴胺是万万不能的

B站影视 2024-12-19 08:57 2

摘要:看似差不多的两个概念,至少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前者强调的是情绪本身的意义和它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比如帮助我们识别和响应环境变化、建立人际关系、以及促进个人成长等;后者强调的是通过重复的行为来创造一种稳定性和连续性,

这两年流行一个词叫做情绪价值,因此觉得有必要来谈谈仪式感。

看似差不多的两个概念,至少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前者强调的是情绪本身的意义和它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比如帮助我们识别和响应环境变化、建立人际关系、以及促进个人成长等;后者强调的是通过重复的行为来创造一种稳定性和连续性,

从而增强个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从日常到楼市,仪式感无处不在,作为营销专项从业者,需要见微知著。

一、消费者都是虚荣的,差别在于尺度

说两个生活日常,读者可以将其作为反光镜对照自己“不可告人”的心思。

其一,大盘小桌的利和弊。

在餐厅吃饭,(特别是4-6人的小桌)经常会碰到困惑:店不是高档场所&点的也不是大餐,为什么个个都是盘子大到夸张;那边厢,与其说“一张桌子放不下几个菜”不如更精确地说——“一张桌子放不下几个盘”,吃饭过程中不断需要应付上菜来腾挪摆盘,至少站在食客的立场有点狼狈,因为会怀疑自己点菜行为的不合时宜。

也经常会为商家瞎操了至少五个心:

1、为什么不换小盘,这样不是更容易让食客“大胆”点菜么?

2、盘子愈大就显得菜量愈小,如何应付食客对于量的诟病?

3、莫非是想通过大盘的仪式感,来为菜价提升说服力?

4、餐桌可以尽可能紧凑和“小桌化”来提升餐厅的坪效,大盘却是什么梗?

5、都在说以人为本,为什么这种明知不合理会“故犯”甚至愈演愈烈?

作为一个普通食客,难道会质疑那些餐厅老板会愚钝茫然或视而不见?

想必他们有自己的考量,至少在权衡利弊方面是得出结论才会乐见其成。

其二,是自己发现自己需要仪式感。

被“大拿级”权威医生推荐服用辅酶Q10来保健心脏,先是遵了医嘱海淘买了进口货,为了辨明真伪还被告知:“打开罐盖闻一闻,有巧克力味道的才正宗”!

时隔一年之后,家人推荐购买另一款平替,理由确凿“也是进口的、含量更高、价格仅为前者的一半”,既来之则安之,但一两周服用下来心有戚戚:

1、包装更为朴素,以至于反复确认“真的也是进口货么”?

2、变胶囊为药片,体积的浓缩带来了对药效的不信任,虽然明知心理暗示;

3、没有了那个标志性的“巧克力味道”,猜忌又加深了;

4、左右为难之下,遂自我和解——新药装到旧瓶里,自己宽慰自己。

【Q10的自我怀疑】,其实是变相实现了“大盘换小盘”,为什么如愿之后反而觉得哪里不妥,这究竟是为什么?

答案是仪式感,抑或是背后不能被满足的情绪价值吧!

有点理解餐厅老板的“低级错误”了。

二、仪式感和情绪价值,说到底是递进关联

正因为受众或确切地说是消费者注重仪式感,所以作为交易对面的商家、卖家、供应商,也就更加需要在此着力,虽然——仪式感的邀约与承诺孰先孰后无从考证,至少从目前来看彼此交易润滑方面相互促进。

N多年前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每个骗子都是营销总监】,虽然标题有点扎眼,但也是工作中的有感而发,甚至此处的“骗子”并不完全贬义:包括发现商机的敏锐、顶住压力的坚韧和输送贪小的尺度,特别是第三点的表现方式中,就蕴含着——通过仪式感的方式来输送情绪价值,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定程度上说,骗子和受骗者就是现实版的【汤姆和杰瑞】:一边输出诱惑并不断增加诱惑的“剂量”且诱惑的方式不断更新让人防不胜防,一边看似疲于应付但也是在诱惑面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所以如果放大时间长度来评价,这一对双方更像是欢喜冤家。

用实证来阐述一下:如果时间倒退40年,第一批外贸企业(今天的时髦说法叫做出海)的切身体会中,绝不会少了那句耳熟能详的话:“其实我们的产品一点也不差,只是我们不会包装”,这里所谓的包装也可以话分两头:

一是具象的包装,通过工业设计和成本叠加来克服;

二是抽象的包装,通过形象设计和市场传播来实现。

于是这些年,消费者也好供应商也好,在检讨各自卢瑟的时候必然少不了那一条:过度包装,而过度包装是为了什么?

通过仪式感,提升情绪价值。

但凡产品“实在”现身遭遇市场的经验主义诟病之后,其他人等都几乎采取躺平态势不作为,唯有骗子是最积极采取应对和自我产品升格的,回到过度包装的问题,不妨再回首一下:

你说产品包装简陋导致携带不便,那么就包装到可提可背可装卸;

你说产品包装朴素送礼不够面子,那么就包装到买椟还珠的地步;

你说产品包装说明书太过于专业,那么就图文并茂地简单且易懂;

你说产品包装导致受众审美疲劳,那么就在文化和奖项方面出新。

且不论包装是否过度的宏观现象,至少在包装的升级方向变换中可以看到针对性,针对单品或者市场同质化的竞争格局,通过塑造不同的仪式感来迎合具象客群或阶段性市场诉求的情绪价值,所谓的过度包装也不过是无法收到同为升幅的回报之后引发的有感而发!

一如全装修房:如果房价持续单边上涨,装修的军备竞赛就会亦步亦趋;如果限价且“装修包”的近路被堵,那么才会对装修的投入予以精打细算能省则省。

三、楼市不再一荣俱荣之后,情绪价值重要性凸显

好了,说回房地产。

只是如今再把仪式感和房地产结合起来说,“从古至今”那些调调就不要重复了,而是需要建立在“房地产不再买到就是赚到”的新格局之下讨论,这样才会有建设性意义。

未来不知道,至少过去三年至今,房地产是“观望的动力大于行动”,在房价预期、收入预期、个人及家庭消费预期都掉头向下的冷静期里,情绪价值的作用虽然坪效不及房价高歌猛进时,但情绪价值在营销中的作用反而从锦上添花变成了刚性需求。

此话怎讲?

房价单边向上的年代,情绪价值也在营销中处处体现:从早期案场接待说辞的台式荣耀,到邀约客户参加各种蹭吃蹭喝或傲娇活动、案名公开要搞庞大仪式豪车接送客户、各种礼品奉上,甚至包括形象上的高端系、物料上的“端起”等等,可以说仪式感无处不在。

但尽管面上功夫把客户宠溺得不要不要的,但在长期以来“买到难”的环境里,一对一或者说私下的主客关系中,卖方是绝对强势于买方的,这种托关系插队、加价转让等见怪不怪中,可见客户——只在光亮处光鲜的言不由衷。

仪式感仅限于团队表演赛。

如今是分化的市场,虽然大多数非核心区楼盘已经全面启动分销就是佐证,但仪式感也受到市场株连,搞了个两头不讨好:热销的楼盘,依旧是销售和客户躲猫猫;滞销的楼盘,营造仪式感无异于起死回生,久而久之也就躺平等政策打强心针了。

只是在过去三年里,不仅房价的走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连楼盘的推广方式也从各种媒体投放变成了“人人都是自媒体”,情绪价值反而变成了甲方对员工的KPI必选项,虽然——给了也未必有用,但不给是绝对渎职的。

而且,如今愈是低价刚需产品,愈要输送仪式感,因为这部分客户基于“郊区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之房价大趋势下,买或不买都不太坚定,都是“一个疏忽足以改变主意”的细节考,仪式感导致的情绪价值不仅变成刚需,而且从动作序列来说要营造在前,就像供应商在楼市中丢失了原则:想好了货到付款,结果主动提供赊账予以卷死竞争对手。

仪式感在未来或许成为了营销中必须做但费效比较差的规定动作,就看房企有没有这个耐心,抑或“等客户不如等政策”,毕竟貌似政策从下半年以来的确是有点“不救回来不收手”的决绝。

(尾声)

标题是多巴胺是情绪价值,全篇阐述的却是仪式感,两者其实有关联。

仪式感可以通过创造特定的情绪体验来增强情绪价值,而情绪价值的提升也可以使仪式感更加深刻和有意义;仪式感常常涉及情绪的表达和体验,比如庆祝活动中的喜悦、纪念活动中的哀思等,这些情绪体验本身就是情绪价值的一部分。

对营销从业者而言,输送情绪价值要从职业素养变成发自内心,温水煮青蛙已经兵临内环,房地产的职业残酷性彻底变成了:要么忍、要么滚,“要么狠”估计是万万不能了。

来源:黄欣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