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龙”为魂 凤凰花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1 16:55 2

摘要:近年来,宾阳县凤凰小学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弘扬“龙”文化为主题,以挖掘“龙腾宝水 奋勇争先”的宾阳炮龙文化内涵、实现“人人出彩”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思想育人、文化育人、体育育人、美德育人、劳动育人的“五育并举”教育模式,

近年来,宾阳县凤凰小学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弘扬“龙”文化为主题,以挖掘“龙腾宝水 奋勇争先”的宾阳炮龙文化内涵、实现“人人出彩”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思想育人、文化育人、体育育人、美德育人、劳动育人的“五育并举”教育模式,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走深走实。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南宁市绿色学校、南宁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将“龙”文化贯穿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过程,创新“凤凰花开”“五个一”德育品牌,即开设一期有“温度”的思政课,建设一个“润心”教育实践基地,搭建一个“七彩”同心舞台,打造一个同心文化长廊,拍摄一部宣教片,通过开展“追寻圆梦人”——感动中国人物思政课、宾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制作《“石榴花”下呵护“出彩”人生》思政宣传片等,在学生心中厚植家国情怀。成功举办了“广西三月三 宾阳·赛罕心连心”——2023年广西宾阳县·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少年儿童云交流活动,两地近5000多名各族儿童参与,共叙民族团结一家亲,共筑复兴中国梦。

学校围绕“龙”文化逐步开发“七彩”校本课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集中展示宾阳炮龙、大罗毛笔、壮锦、邹圩陶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扎龙技艺、陶艺制作、民族舞蹈等民族文化课外教学课程,通过“凤娃扎炮龙”“织出斑斓彩”“书写中国字”“因‘泥’而精彩”等活动,引导师生在动手实践学习技能中了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学校先后荣获南宁市青少年爱科学实践活动表现突出集体、宾阳县“十三五”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宾阳县教育工作绩效考评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行“尚体育,更出彩”的理念,创作了以展示宾阳风土人情和炮龙文化的《炮龙传人》校本操,以跳炮龙校本操扬文化强体魄,让学生们在每天跳炮龙操中,亲身感受优秀民俗传统文化的魅力,将龙的形象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融入学生心中,给每位孩子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学校将“龙”文化融入美育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开设语言、书法、国画、舞蹈等“龙的传人”特色课程,通过“‘红石榴’讲美德故事”“写春联送祝福”“丹青绘祖国”“龙舟竞渡”“我是舞龙娃”等活动,让学生在说龙、写龙、画龙、舞龙中,追溯“龙”的起源,探寻“龙”的踪迹,体悟“龙”的精神,将“龙”文化“挖”出来、“讲”出彩、“传”出去,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00多次,参与师生4000多人次。学校先后荣获南宁市中小学艺术节朗诵类比赛二等奖,宾阳县第十七、十八、十九届中小学艺术节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创新“劳动+文化”实践模式,夯实“课内+课外”“基地+特色”“劳动+专题”三个载体,通过课程设置、基地体验、社会实践“三个课堂”形式,以“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邻里亦知偏爱竹,春来相与护龙雏”的诗句,精心打造了“东坡园”劳动体验基地,用苏东坡一生游历地来命名每块地块,学生在劳动中诵读苏东坡等优秀诗人的诗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学会生活,奠基出彩人生,全校共开展各类劳动实践主题活动200多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300多场。(杜世军 陈志刚 韦正君 王春茂)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