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先”表彰】李东伟:守护公平正义 写好为民答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1 16:33 1

摘要:在綦江区检察院,有这样一位检察官——李东伟,在他13年的检察生涯中,从庄重严肃、指控犯罪的公诉席,到耐心倾听、接访群众的工作一线;从繁杂细致的行政事务,转身成为业务领域的行家里手,李东伟在不同岗位间转换角色,却始终初心如磐。

在綦江区检察院,有这样一位检察官——李东伟,在他13年的检察生涯中,从庄重严肃、指控犯罪的公诉席,到耐心倾听、接访群众的工作一线;从繁杂细致的行政事务,转身成为业务领域的行家里手,李东伟在不同岗位间转换角色,却始终初心如磐。

他始终用“将心比心”的温度、“破局革新”的智慧、“冲锋在前”的担当,在司法为民的细节里,李东伟都在书写着新时代检察官的初心答卷——他办的不仅是案件,更是当事人的人生;他守的不仅是法律,更是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司法为民:让公平正义照进每个角落

2024年炎炎盛夏的一天,重庆市綦江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里,李东伟迎来了专程向他道谢的“曾经犯罪人员”叶某某。

咋回事?原来2012年,叶某某在辽宁大连被人冒名,无端背上犯罪记录,从此被标上“罪犯”标签。就这标签,让他12年求职,处处碰壁。

李东伟接手这案子,边缘早已磨毛的申诉材料中尽是涂改痕迹,那是普通人捍卫尊严的印记。他马上联系大连检察机关,迅速组建协同办案组。他们走访当年单位,调取审判卷宗,采集比对笔迹、指纹,还有犯罪人员DNA数据。一番努力,排除叶某某2012年在大连犯罪的可能。

随后,綦江区检察院联合大连检察机关,依法启动法律监督程序,督促公安机关,把叶某某从全国违法犯罪人员查询系统中核销。

2024年5月,叶某某拿到无犯罪记录证明,这个小伙子,瞬间泣不成声。

案子结了,李东伟却没放下心。他发现,叶某某没收入,一直租住在15平的单间,靠低保过活。于是,李东伟主动帮他联系工作。

2024年8月,叶某某入职外卖公司,还兼职网约车司机,生活终于步入正轨。也就有了开头那幕。

这种“案结事未了”的执着,正是他“司法救助+”工作法的缩影——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主动筛查救助线索,为117名困难群众发放80余万元司法救助金,更链接社会救助、心理疏导、就业帮扶等资源,让司法救助从“输血”变“造血”。

他坚守从检初心,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回应普通民众期待。他主办的案件多次入选最高检、市检察院典型案例,被《工人日报》《法制与新闻》等中央媒体广泛报道,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市检察机关推广。他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做到案结事了,办理的150件审查起诉案件均诉有所判,未曾出现控告信访情形。

破局革新:在管理中蹚出亮色

2020年调任办公室主任时,“信息落后、质效不高、设施陈旧”的“老大难”摆在他面前。他在科室会议上写下“信任重建、制度重构、形象重塑”,誓要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上任首周,他蹲点5天梳理200余项工作流程,发现“文件跑腿”“责任模糊”等7大症结。在他的摸索下,一份《办公室精细化管理手册》应运而生:充分调动办公室年轻干警积极性,实行“AB岗互补制”,“红黄绿三色督办表”让300余项任务全程留痕,“每周晾晒清单”倒逼周清周结。短短三个月,办公室脱胎换骨,信息工作和整体质效连续三年跻身全市前列。

在财务改革中,他化身“铁面包公”。引入“智慧财务”系统,每笔报销都要附上发票照片、审批记录和事由说明。“财务无小事,每一分钱都要经得起审计!”2022年,该区检察院财务工作首次获市财政局通报表扬,成了全市检察系统的管理标杆。

调任案件管理中心后,他又一心当好“业务管家”。他牵头全院典型案例工作,抓好统筹协作,以“三个善于”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2024年,全院20件案(事)例被最高检、市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优秀案例。

不仅如此,他还勇挑数字检察重担。这位曾靠“老办法”办案的检察官,从零开始啃数字技术硬骨头。研发“就业见习补贴诈骗模型”时,他带队走访涉案企业,和办案人员一起深挖诈骗犯罪特征。最终,模型筛查出1000余条违法线索,追回赃款290万元!“残疾未成年人受教育权模型”更是助力多名残疾儿童重返校园。两个模型双双上架最高检平台,成了数字检察的明星产品。

同事打趣他,“白天穿制服,晚上研究模型”,他却认真地说:“数字技术就是让正义加速的翅膀!”从传统业务到数字检察,李东伟始终在破局、在革新,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检察人的担当与追求。

担当奉献:穿梭多面的检察剪影

办公室里,李东伟是双重“角色”。在同事眼中,他既是严厉的“导师”,又是暖心的“兄长”。

担任团青工作负责人时,他主导创立“青蓝工程”。大手牵小手,资深检察官与年轻干警两两结对,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带起3名徒弟。

干警小张对此印象深刻。还记得初次撰写信息稿,被李东伟改得几乎“脱胎换骨”。但改完后,他会耐心逐条讲解:“数据得精准,细节要鲜活,这样才能让文字有温度、有感情。”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小张连续三年斩获“全市检察机关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

他不仅关注工作,更把干警的健康放在心上。2023年寒冬,他敏锐察觉干警小康因连续加班脸色惨白,悄悄联系其家人,让小康休假。在他的带领下,院里的团青组织成绩斐然,先后荣获綦江区“五四红旗团委”、重庆市“优秀青年文明号”称号。

翻开他的工作日志,除了密密麻麻的工作安排,还记录着许多“分外事”:给留守儿童送去温暖、组织志愿活动、捐赠法治图书……“后勤工作也能传递检察温度。”这便是李东伟的真实写照。他从不夸夸其谈,而是用行动诠释忠诚与热爱。

13年检察岁月,李东伟的故事,藏在泛黄的工作日志里,写在司法为民的接访现场,印在抢险救灾的泥泞路上。他办的,是群众身边的“烦心事”;他推动的,是让每个工作环节更贴近民心。

这就是李东伟,一名检察官用行动践行的承诺:坚守“人民检察为人民”的初心,彰显公平正义的担当,让法治的光芒,照亮生活的每一处角落。

来源:重庆市人民检察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