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3日,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市六合区举办“藏粮于技 助力粮油单产提升——油菜高产高效现场观摩暨交流研讨会”,油菜领域专家、相关农业农村部门、种子企业、种植大户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浙油杂59的田间成果,探讨油菜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5月13日,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市六合区举办“藏粮于技 助力粮油单产提升——油菜高产高效现场观摩暨交流研讨会”,油菜领域专家、相关农业农村部门、种子企业、种植大户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浙油杂59的田间成果,探讨油菜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南京市六合区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田内的浙油杂59果身长、结角多、角果姿态上举,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余华胜研究员
据浙油杂59育成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余华胜研究员介绍,该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2022年完成了扩区登记,适宜在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的冬油菜区秋冬季种植。该品种具有“五抗一优”的特点。“五抗”即抗裂角、抗菌核病、抗/耐根肿病、抗倒、抗寒耐迟播,可有效缓解长江流域和浙西南地区病害暴发和机收损失率高的难题;“一优”即品质优,芥酸含量0.426%,硫苷含量30.72微摩尔/克,达到国家双低标准,同时,初榨油油质清亮,适合作为优质菜籽油产品开发。
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张立友
“我的合作社种植总面积是2800亩,今年是第一年种浙油杂59,种了100亩,在前期干冻后期持续干旱的情况下,目前来看长势相当好,经过专家实地考察后预计,理论产量可达300公斤/亩以上,我很满意。下一步,我打算扩大浙油杂59的种植面积。”南京市六合区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立友说。
南京勿忘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 张爱伟
南京勿忘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张爱伟告诉记者,2024年,浙油杂59在江苏大丰千亩方机收平均亩产303.98公斤、在浙江海宁百亩方机收平均亩产236.53公斤、在湖州德清百亩方机收平均亩产264.25公斤。2025年,该品种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和浙江省油菜主导品种;2024—2025年连续两年获“长江下游(浙江)油菜新品种大会优秀品种”,2024年浙油杂59种子销量表现出供不应求,2025年浙油杂59年度种子销售量预计超20万公斤。
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兴琦
在室内交流研讨会上,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兴琦为大家介绍了公司的成立背景和发展情况。2021年,由公司参与的科研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2年,公司被列入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同时,他还介绍了公司的油菜、水稻、玉米、青花菜、西瓜等新优品种。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原站长 管永祥
如何更好地提高油菜单产?专家纷纷提出了他们的科学建议。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原站长管永祥认为,在茬口合理的前提下,要筛选种植如浙油杂59等抗逆性强、耐密宜机化的品种;做好秸秆深翻处理,深度达到25厘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均匀播种;适时收获、机械减损。
六合区农技推广中心站长 徐丽萍
六合区农技推广中心徐丽萍站长表示,一定要重视油菜肥水运筹,施用油菜专用肥;在遭遇灾害性(干旱、冻害)天气情况下,要重视新型生长调节剂应用。
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陈德星
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德星介绍,2024年秋播,六合区与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江苏开放大学共同协作攻关浙油杂59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推广,从目前田间长势看,该品种高产群体架构比较明显,即将收获丰产丰收的喜悦。下一步,六合区将通过进一步引入浙油杂新品种,推动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
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副所长 项超
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副所长项超表示,近年来,该所油菜专家突破传统的育种瓶颈,让油菜品种在耐迟播、抗逆性、适应性上都实现了质的飞跃,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油菜扩面增产提供了硬核武器。他期待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搭建常态化的交流平台,在种质资源创制筛选、轻简栽培技术、全产业链开发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和协作,让油菜产业成为保障粮油安全的压舱石、乡村振兴的金名片、百姓致富的金种子。 (李渊)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