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盛际小贷发50亿ABS债券“出表”风险,资产质量承压仍需警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1 14:45 1

摘要:京东盛际小贷通过ABS手段实现了财务结构优化与账面利润的提升,表面上增强了盈利表现和业务扩张能力。但其经营质量仍存在出表规模大、现金流紧张、融资依赖强等结构性隐忧。

京东盛际小贷通过ABS手段实现了财务结构优化与账面利润的提升,表面上增强了盈利表现和业务扩张能力。但其经营质量仍存在出表规模大、现金流紧张、融资依赖强等结构性隐忧。

5月19日,深交所固定收益信息平台披露,《京东科技盛澜1号第1-20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项目状态更新为“通过”。该项目的发行人为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京东盛际小贷”),债券类别为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规模为50亿元,由华泰证券资管、国泰君安资管和财通证券资管联合承销。

图片来源:深交所

近年来,网络小贷机构普遍采用ABS工具将风险资产“出表”,以实现轻资产运营,并保留核心的高利润业务。京东盛际小贷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仅2024年,该公司通过发行ABS的规模已超过180亿元,持续通过将贷款债权打包出售的方式,将资产自表内剥离。

这种以ABS为核心的资产腾挪策略,对财务报表的“美化”效果立竿见影。由于利润表采用权责发生制,ABS对应的利息收入在资产转让时即可全额确认,从而显著提升当期利润表现。然而,现金流量表则基于收付实现制,贷款回收需在存续期内逐步完成,导致资金实际回流明显滞后。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账面利润与现金流之间出现结构性错配。短期看,这种操作提升了盈利能力和资产周转效率,但从长期看,若贷款资产质量下滑或融资环境收紧,可能加剧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因此,在享受财务“优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需警惕其背后潜藏的现金流压力与资产质量隐患。

表内不显山,表外见真章

京东盛际小贷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为80亿元,是京东科技100%控股子公司,也是目前京东旗下唯一持有网络小贷牌照的机构。目前主要运营的产品包括京东金条、京东白条、企业主贷、京企贷和京农贷,覆盖消费与企业两端。

从资产端来看,京东盛际小贷资产规模持续增长,但总体体量仍不算大。总资产由2021年的76.0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8.7%,但2024年同比增长4.64%,增速已有所放缓。事实上,由于京东盛际小贷近年来频繁发行ABS,导致表内资产大量出表,因此其实际资产规模远高于资产负债表中披露的总资产。截至2024年底,整体业务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

数据来源:Wind

在营收端,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从2021年的5.6亿元增至2024年的16.75亿元,但2024年同比增速仅为3.39%,亦呈现放缓趋势。与此同时,净利润波动较大:由2021年的1.32亿元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0.03亿元,2024年上半年甚至亏损0.85亿元,但在下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0.52亿元,同比飙升1526.38%。

数据来源:Wind

不过,利润端的剧烈波动也反映出其盈利质量不稳的问题。尽管2024年毛利率大幅回升至85.86%,较2022年的57.4%明显改善,但净利率仅为3.12%,远低于2021年的23.58%。毛利率与净利率之间日益扩大的“剪刀差”,暴露出公司在费用和风险控制上的压力。

数据来源:Wind

剪刀差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信用减值损失居高不下。2021至2023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超过68%;2024年虽有所下降至48.42%,对应金额为8.11亿元,但仍为影响净利表现的核心因素之一。此外,2024年公司投资净收益亏损2.95亿元,也进一步拉低了当期盈利水平。

从资产质量角度来看,京东盛际小贷并未披露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但从信用减值损失的持续高位表现来看,资产质量面临不小压力。同时,公司通过ABS方式将部分贷款资产出表,在推动业务扩张的同时,也实现了部分信用风险转移。然而,表外业务天然存在信息不透明、监管难度大的问题,若风控体系不到位,易导致风险在表外积聚,进而削弱整体资产质量的可控性,增加未来信用风险暴露的不确定性。

在现金流方面,公司的经营状况也显现出一定紧张态势。2021年至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为负,分别为-31.92亿元、-172.5亿元、-110.92亿元和-188.92亿元。现金流与利润之间的持续背离,进一步印证了公司通过ABS大规模出表实现利润“前置”的操作路径。

数据来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ABS出表不仅优化了财务报表,也成为公司规避监管限制的关键工具。当前网络小贷公司的杠杆倍数上限一般为4倍,而通过将资产出表,京东盛际小贷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这一限制。更进一步,2024年12月20日,京东通过参与捷信消费金融的重组,成功收购其65%股权,获得消费金融牌照。消费金融公司的杠杆倍数可达12.5倍,意味着在相同资本基础上,其放贷能力远超网络小贷公司。未来,捷信消费金融有望承接京东盛际小贷部分业务,进一步扩大京东金融业务版图。

综上来看,京东盛际小贷通过ABS手段实现了财务结构优化与账面利润的提升,表面上增强了盈利表现和业务扩张能力。但其经营质量仍存在出表规模大、现金流紧张、融资依赖强等结构性隐忧。短期利润增长难掩内在风险,未来公司能否稳住资产质量、改善现金流结构,将直接决定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成色”。

来源:新民周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