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5月18日是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团区委、区青志协、区少工委联合区青少年事务社工工作站,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科学防灾意识,提升灾害避险自救能力。
团区委开展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活动
5月12日—5月18日是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团区委、区青志协、区少工委联合区青少年事务社工工作站,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科学防灾意识,提升灾害避险自救能力。
1
在新港第四小学,社工师邵琦联合塘沽街道北仑里社区青年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地震应急逃生常识,让孩子们意识到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参与讲座的青少年们纷纷表示:“以前总觉得灾害离我们很远,听了社工师的讲解才知道,掌握正确的防灾知识太重要了,这次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技能,回去后我要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2
在东海小学,社工师于海婷联合寨上街道团工委、平阳里社区青年志愿者为青少年带来了临“震”不慌—青少年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小课堂。通过“松鼠和大树”破冰游戏,帮助同学们迅速融入活动氛围。向同学们展示了我国地震统计数据及案例等,帮助大家理解学习地震应急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在汉沽街道金谷里社区,社工师张晓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参加活动的社区家长及青少年们普及了“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并结合案例,详细讲解了火灾、地震、洪水、台风等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现场气氛热烈,有效提高社区小居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在茶淀街道三明里社区,社工师刘梦殊联合应急救护宣讲员为辖区青少年们组织开展了“守护童年 ‘救’在身边”青少年应急救护知识讲座。由志愿讲师以现场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传播实用的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护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
在古林街道凯旋苑社区,社工师董慧楠组织开展“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宣讲活动。活动从有趣的“安全标识小竞猜”游戏开始,介绍各种预防灾害的举措和灾害发生时的应对举措。和同学们一起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找一找”游戏,在欢乐的氛围中巩固学到的知识。
6
在新河街道震新社区,社工师高菲菲结合校园、居家、户外等场景,以通俗易懂的讲解搭配动画视频,让枯燥的安全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自编自演的防灾情景剧《校园警报响起时》在现场开演,以青春视角创新防灾教育形式,用互动性、体验性激活学习热情,提升了青少年的应急能力。
7
在天津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小学,社工师李振垚为同学们展示了常见的自然灾害,通过地震自救模拟,让孩子们学会使用正确的应对方法,采取有效的防灾措施,指导学生进行现场模拟演练,掌握在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8
在大港同盛学校,社工师王诗雨通过地震前动物异常、火灾时烟雾和气味变化等引起学生兴趣,随后结合游戏环节和问答环节,传授灾害发生时的避险原则。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争做“家庭防灾减灾宣传员”。
9
在北塘街道幸福城第二社区,社工师崔雅琪通过“灾情情报局”游戏迅速调动了青少年的积极性。在游戏过程中让青少年绘制社区消防路线图,帮助青少年了解消防通道的作用,激发了他们对活动的兴趣。通过自救互助、科学倡导和组织动员等方式,开展防灾减灾实践,带领青少年参观安全体验馆,帮助青少年们巩固防灾减灾常识。
10
在天津港保税区悦诚花园社区,社工师李婷巧妙设计了“地震安全姿势速成赛”破冰游戏,通过情景模拟和趣味竞赛的方式,让孩子们快速掌握了“伏地、遮挡、手抓牢”等标准避震姿势。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既调动了参与热情,又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
下一步,团区委将持续发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专业优势,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安全自护教育活动,持续推进安全自护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