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广州举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1 13:25 1

摘要:5月20日至21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承办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广州举办。论坛以“锚定‘一点两地’战略定位,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主题,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高雨,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少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务院参事室党

5月20日至21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承办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广州举办。论坛以“锚定‘一点两地’战略定位,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主题,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高雨,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少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徐畅主持开幕式。

论坛现场,国务院参事、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胡祖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参事室副主任纪敏,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校校长倪明选作主旨演讲。

胡祖才认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已经进入关键期,站在了重要的历史关口,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严峻挑战。对此,他提出“四个统筹”“四个融合”的思路——

“四个统筹”指统筹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建设;统筹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统筹珠江东岸和西岸产业发展;统筹高质量自主可控与高水平对外开放。

“四个融合”是指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大湾区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区域协同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增强大湾区产业发展优势和韧性;推进大湾区产业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拓展大湾区产业发展新空间和影响力;推进数字、绿色、文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大湾区产业迈向中高端。

王一鸣表示,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新型显示创新中心相继落地,大湾区的量子科学中心、大湾区的先进智能计算平台、横琴的先进智能计算平台、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正在加快推进,大湾区正在形成一个科技集群。与此同时,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正在加快确立,已经初步构建起了一个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一个全链条的创新链。

在他看来,大湾区应当致力于建成全球科技创新的新高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在战略和路径上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跟踪追赶转向局部领先,二是从集成创新转向原始创新,三是从终端产品创新转向中间品创新,四是从协同创新转向创新集群。

“全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共同体的时机已经成熟。”魏后凯表示,接下来要在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基础上,打造教育、文化、健康、产业共同体,形成全面推进格局。

“‘百千万工程’通过强县域、富乡村、促协调,取得了积极成效。”魏后凯建议,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重点放在粤北山区与东西两翼,加强对欠发达县域的帮扶,全面推进广东省域一体化。“我们应该从大湾区的一体化走向粤港澳全域的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推动大湾区共同体建设。”

魏后凯还表示,要做好顶层设计,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共同体营造良好环境。在国际层面,要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之间的有效衔接;在区域层面,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的统筹衔接。

纪敏表示,以大湾区内地和港澳跨境人民币结算为例,至今年3月末已经达到了38.5万亿元人民币,今年初以来人民币结算占了和本外币结算的比重已经超过了约70%。未来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落实好各项金融支持政策措施,支持大湾区纵深推进共建国际金融枢纽,为打造国际一流的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颁布实施以来成立的首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不断探索教育变革,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办学样本。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校校长倪明选表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变革中,需要积极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创新发展。“我们正处于AI时代的起点,这是大学改革最好的时机,应当给予高校更大空间,探索新型、特色发展。”倪明选认为,学校应当以交叉学科、融合学科为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基本单位;以项目式学习作为知识学习、能力和素养培育的重要媒介;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本次论坛设置“加速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持续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共建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四个圆桌论坛。国务院参事鲜祖德、戴琼海、薛澜、尹中立分别主持上述圆桌论坛。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室有关司室负责同志,全国16家省(区、市)政府参事室负责同志及参事、特约研究员代表,国家有关职能部门代表,粤港澳三地有关机构负责人,科研院所和智库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等共15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