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冷知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1 11:30 1

摘要:五代开国君主多为“叛将”:后梁朱温原是黄巢起义军叛徒,后唐李存勖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之子(沙陀族),后晋石敬瑭是后唐将领,后汉刘知远是后晋将领,后周郭威是后汉将领,均通过兵变或篡位建国。

1、五代开国君主多为“叛将”:后梁朱温原是黄巢起义军叛徒,后唐李存勖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之子(沙陀族),后晋石敬瑭是后唐将领,后汉刘知远是后晋将领,后周郭威是后汉将领,均通过兵变或篡位建国。

2、最短命王朝:后汉:仅存在4年(947–951年),开国皇帝刘知远去世后,因猜忌屠杀功臣引发兵变,被郭威所灭。

3、“儿皇帝”石敬瑭:后晋开国君主为换契丹支持,割让燕云十六州并自称“儿皇帝”(比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小11岁),遗臭万年。

4、五代枢密使权力超宰相:枢密使掌管军事,逐渐兼管政务,如后唐郭崇韬、后周郭威都曾权倾朝野。

5、冯道的“官场奇迹”: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侍奉十位君主,官至宰相,自号“长乐老”,著《长乐老自叙》记录仕途,被欧阳修骂“无廉耻”。

6、后唐皇帝爱唱戏:李存勖(唐庄宗)痴迷戏曲,赐名“李天下”,重用伶人(如景进),导致朝政荒废,最终死于兵变。

7、“邺都兵变”连锁反应:后唐、后晋、后汉均发生邺都(今河北临漳)兵变,郭威借此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则在陈桥兵变前曾任邺都留守。

8、五代宫廷多“义子”:沙陀政权盛行收养义子,如李克用有义子李嗣源(后唐明宗),李嗣源又有义子李从珂(后唐末帝),权力斗争常围绕义子展开。

9、契丹的“打草谷”战术:耶律德光灭后晋时,命骑兵四处劫掠粮草,称“打草谷”,导致华北千里无烟,百姓死亡数十万。

10、南汉的“象兵部队”:训练大象披甲作战,曾在与楚军的战斗中吓退敌军,但遇火攻则溃败(如948年与马楚的贺州之战)。

11、荆南的“中立外交”:高氏政权先后向五代、十国称臣,甚至向辽朝进贡,靠“多边外交”维持生存近40年。

12、后唐与前蜀的“灭国速度”:925年,李存勖派郭崇韬率大军攻前蜀,仅用70天便灭国,王衍自缚请降,创下五代最快灭国记录。

13、十国并非同时存在:前蜀(907–925)与后蜀(934–965)前后占据四川;吴国(902–937)被南唐取代,荆南(924–963)则是最小最弱的政权。

14、南唐的“文艺治国”: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皆为词人,宫廷设“澄心堂”研制宣纸,李煜还改良徽墨(“李墨”),但国势日衰。

15、吴越国的“保境安民”:钱镠及其后裔始终向中原王朝称臣,专注兴修水利(如钱塘江海塘),杭州成为“东南第一州”,百姓免于战乱近百年。

16、闽国的“太监王朝”:闽主王审知死后,内乱不断,后期重用宦官,甚至让宦官掌控兵权,最终被南唐和吴越联合攻灭。

17、南汉的“奇葩制度”:皇帝刘䶮规定“考中进士者必先自宫”,宦官数量一度超过2万人,被宋史称为“人妖之国”。

18、荆南高氏的“打劫外交”:荆南(南平)地盘最小(仅三州),靠劫掠各国使节敛财,却因地处交通要道,各国为通商常默许其行为,人称“高赖子”。

19、南塘后主李煜的“错位人生”:曾为避祸自号“钟隐居士”,继位后却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被俘后因《虞美人》触怒宋太宗被毒死。

20、前蜀皇帝王衍的“荒诞享乐”:曾率宫女“醉妆”出游,沿途百姓需喊“万岁”,后被后唐庄宗李存勖所灭,临刑前感叹“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21、南唐画家的“偷窥技巧”:顾闳中奉李煜之命,通过“间谍式观察”绘制《韩熙载夜宴图》,成为古代写实绘画的典范。

22、钱镠的“陌上花开”浪漫:给夫人吴氏写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被苏轼改编为《陌上花》诗,成为爱情典故。

23、南汉皇帝的“天象迷信”:刘䶮因梦见“白龙现”,改名为“刘䶮”(䶮为自创字,音yǎn,取“飞龙在天”意)。

24、荆南高保融的“佛系治国”:高保融在位时,因畏惧周边政权,每天诵经求平安,被称为“高菩萨”。

25、后周世宗柴荣的“灭佛运动”:955年拆毁佛寺3万余所,勒令僧尼还俗,没收佛像铸钱,史称“五代唯一一次大规模灭佛”。

26、吴越钱弘俶的“纳土归宋”:978年主动献地归附北宋,避免江南战火,百姓建“保俶塔”纪念(“俶”为钱弘俶小名)。

27、科举制度的“南北差异”:五代中原战乱频繁,科举时断时续;十国中南唐、吴越、闽国持续开科,南唐甚至录取过女词人(如黄崇嘏,女扮男装中状元)。

28、“刺字为兵”的起源:五代为防止士兵逃亡,在面部或手臂刺字(如“赤心报国”),后周郭威曾禁止过度刺字,但此制度延续至宋代。

29、“通事舍人”的特殊职能:五代设置此官职,专为沟通中原王朝与周边政权(如契丹、吐蕃),需精通多族语言,类似今日外交官。

30、十国的“海上贸易”:南汉控制广州,与大食(阿拉伯)、占城通商;吴越从明州(宁波)出口丝绸,进口香料,船舶吨位领先世界。

31、佛教的“畸形发展”:后梁、前蜀广建佛寺,闽国福州“佛刹千余”,南唐李煜甚至为僧人削发,导致大量人口脱离生产。

32、服饰“胡汉交融”:沙陀政权统治下,中原流行契丹式圆领袍、蹀躞带,女子也有穿胡服、戴浑脱帽的风尚。

33、“媒官”的官方化:南汉设“媒官”掌管民间婚姻,甚至强制大龄男女婚配,以增加人口。

34、五代十国的“养老院”:后唐设“悲田院”收养孤寡老人,吴越钱镠在杭州建“安济院”,提供免费医疗和养老。

35、“燕云十六州”的深远影响:石敬瑭割让后,中原失去北方屏障,导致北宋与辽、金长期争夺,影响后世边防格局达455年(直至1368年徐达北伐才收复)。

36、十国的“国号彩蛋”:南唐自称继承唐朝(国号“唐”),吴越钱镠被封为“吴越国王”,闽国曾称“大闽”,南汉自称“大汉”,均试图彰显正统性。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系删

来源:人文历史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