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今麦郎一年给娃哈哈产12亿瓶水,自家水每瓶只赚2分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0 18:24 1

摘要:“去年帮娃哈哈生产12亿瓶水,自家蓝标水每瓶净利润才2分钱!”2025年5月,今麦郎老板范现国这句话一抛出,直接引爆热搜。网友炸开了锅:有人算着12亿瓶的代工收入,有人吐槽“卖惨营销”,更多人纳闷:这么不赚钱,今麦郎图啥?

“去年帮娃哈哈生产12亿瓶水,自家蓝标水每瓶净利润才2分钱!”2025年5月,今麦郎老板范现国这句话一抛出,直接引爆热搜。网友炸开了锅:有人算着12亿瓶的代工收入,有人吐槽“卖惨营销”,更多人纳闷:这么不赚钱,今麦郎图啥?

代工救急!娃哈哈爆单找上今麦郎

时间倒回2024年5月,娃哈哈纯净水销量突然暴涨300%!超市货架被抢空,经销商催货电话把宗馥莉办公室的座机都打爆了。娃哈哈全国33家代工厂开足马力,还是供不应求,只好紧急求助今麦郎。

当时今麦郎自家蓝标水旺季产能也紧张,但高层大手一挥:先保娃哈哈订单!别以为这只是江湖义气,背后藏着精明的生意经。今麦郎26个生产基地、115条饮料生产线可不是吃素的,运输距离短,运费能压到同行的三分之一。内部员工爆料,去年夏天生产线24小时连轴转,工人三班倒,厂区里娃哈哈的包装箱堆得走路都得侧身,不知情的还以为今麦郎转行做物流了!

2分VS5分!代工比卖自家水更赚钱?

行业数据一扒,真相了:代工一瓶娃哈哈纯净水,今麦郎能赚5分钱,而自家蓝标水净利润只有2分钱!难怪要“腾笼换鸟”,用高利润代工订单补自家产品的低利润缺口。在快消品行业,生产线闲置一天的损失,可比少赚3分钱严重多了!

今麦郎铁了心死磕1元水市场。当农夫山泉、怡宝把2元水做成主流,它靠低价杀进三四线市场。河北经销商老李算了笔账:蓝标水零售价0.8元,一箱赚3块,3天就能卖空;农夫山泉一箱赚5块,但半个月才卖得完。靠着“农村包围城市”,今麦郎在2024年瓶装水大战中逆势增长17%,硬生生抢下8%的市场份额!

不过这背后全是成本控制的“极限操作”:PET塑料瓶比行业标准轻0.5克,瓶盖螺纹少一半,运输车队专门半夜加油,每升省2毛钱……生产线主管苦笑:“我们不是在造水,是在刀尖上跳舞!”

合作翻车?双方说法大不同!

这场合作的结局充满戏剧性。娃哈哈说合作到2025年4月结束,范现国却坚持干到5月。供应商爆料,4月起娃哈哈要求代工厂自费升级检测设备,今麦郎嫌成本太高退出。还有传闻说宗馥莉推行“去代工化”战略,才是真正原因。

娃哈哈暗指部分批次检测不合格,范现国却避而不谈,反而大聊花6000万引进德国生产线。网友们也吵翻了,有人晒出检测报告质疑水质,有人翻出代工水菌落超标的旧闻。这场风波揭开代工模式的痛点:品牌方和代工厂,到底谁该为品控负责?

快消品战场:大牌厮杀,小品牌“求生”

这场水战,暴露了快消品行业的残酷真相。农夫山泉一瓶水赚0.12元,今麦郎想赚同样多,得卖5倍的量!各大品牌疯狂扩产能,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小品牌生存率暴跌。有小品牌老板无奈吐槽:“农夫涨价我们得跟着涨,今麦郎降价我们也得降,只能靠给大牌代工续命!”

工厂里更是上演魔幻现实:上午生产3元高端水,下午灌装1元廉价水,晚上给社区团购做定制水。工人调侃:“我们生产线比演员还忙,一天换三次‘戏服’!”

消费者变“质检员”,品牌慌了!

现在的消费者可不好糊弄,买瓶水都要当“科学家”。有人买完水自己做检测,有人直播测水质,评论区秒变化学课堂。甚至有人带着专业仪器测塑料成分,品牌经理欲哭无泪:“现在的消费者比质检员还懂行!”

面对质疑,范现国握着蓝标水说了句大实话:“要是哪天老百姓觉得1块钱的水都贵,那才是真该发愁了。”话糙理不糙,中国快消品行业,拼的就是性价比,但这条路越来越难走。不过别忘了,今麦郎给日清代工杯面年赚4.8亿,给盒马做气泡水毛利率超30%。这些低调赚钱的业务,才是它死磕1元水市场的底气!在这场流量与利润的博弈中,谁能笑到最后?咱们拭目以待!#爆料#

来源:小南粤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