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伊金霍洛旗人民法院通过“先行调解+法官指导”模式,成功化解64%的调解案件,其中62%实现当即履行,取得了明显成效。5月20日,《内蒙古日报》第07版法治栏目对此予以报道。
《内蒙古日报》2025年05月20日 第07版
今年以来,伊金霍洛旗人民法院通过“先行调解+法官指导”模式,成功化解64%的调解案件,其中62%实现当即履行,取得了明显成效。5月20日,《内蒙古日报》第07版法治栏目对此予以报道。
记者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人民法院了解到,今年以来,伊金霍洛旗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民商事案件诉讼中先行委托调解工作。截至5月19日,新收案件2315件,适用先行调解案件641件,已反馈结果案件调解成功率为64%,调解成功的案件中,当即履行率达到62%,实现了社会治理前端和诉讼保障后端的有机衔接。
在一起家事纠纷案件中,该院通过“先行调解+法官指导”模式,最终促成了当事人和平解除婚姻关系,并就子女抚养及经济补偿问题达成一致。在另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中,依托先行调解的方式,通过对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类案件经验丰富的调解员介入,迅速厘清争议根源,提出了“分批履行+部分违约金豁免”的方案,该起案件从立案到履行仅用6天。类似这样通过先行调解的案例还有很多,这种既省时又便捷的解纷方式得到了多位当事人的好评。
今年2月,伊金霍洛旗人民法院出台了《诉讼中先行委托调解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调解期限、材料移交、流程节点等,确保先行委托调解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该院将调解员编入立案庭速裁法官工作团队,建立以速裁团队法官为核心的“1名员额法官+N名调解员+2名书记员”办案团队。员额法官、法官助理、综治中心的人民调解员、书记员在同一办公场所办公,从案件的立案、庭前调解,庭后调解、判后答疑、判后督促履行的各个环节,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员额法官、法官助理指导调解员进行调解,办案团队分工协作,紧密配合,实现案件应调尽调、高效化解。院内办理繁案的各民事法官,可随时将案件委派给调解员。通过该模式,各调解组织优势互补、资源整合、联动联调,形成“法院+N”的调解合力。与此同时,该院还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精心打造建立了“护薪调解室”“暖心调解室”“温馨调解室”三个特色调解室。
“我们将始终把‘如我在诉’理念贯穿司法工作全过程,进一步提升诉讼中先行委托调解工作水平,用高质效的司法服务做优实质解纷工作,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伊金霍洛旗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鄂尔多斯市中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