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前316年将现四川盆地地区都纳入秦国版图,设置了巴郡、蜀郡,夜郎国、且兰国也在这一年臣服于秦国。
嬴政即位前,秦国已对巴蜀和汉中地区进行了征服和整合:
公元前316年将现四川盆地地区都纳入秦国版图,设置了巴郡、蜀郡,夜郎国、且兰国也在这一年臣服于秦国。
公元前256年,秦国吞并以现洛阳为中心的王畿之地灭掉东周。
公元前259年,嬴政在赵国都城邯郸出生。
公元前247年,年仅13岁的嬴政即位成为秦王。
公元前238年,嬴政22岁开始亲理朝政。
公元前238年嬴政亲政后,采取先弱后强、先近后远、逐一击破的战略,成功攻灭六国:
公元前230年灭韩国设立颍川郡。
公元前228年灭赵国设置邯郸郡。
公元前226年攻下燕都蓟,公元前222年灭燕国设置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4郡。
公元前225年灭魏国设立东郡。
公元前223年大举进攻楚国并俘获了楚王负刍,公元前222年灭楚国设立了楚郡,不久楚郡又被分为九江郡、长沙郡、会稽郡。
公元前221年灭齐国设立齐郡、琅邪郡。
随着对六国的统一、战国时期结束,秦王嬴政称自己为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秦始皇以郡县制开始了一个新的中央集权大一统朝代,对已征服地区进行行政区划改革设置,最初设立36郡:内史(首都咸阳附近地区),以及三川郡、河东郡、南阳郡、南郡、九江郡、鄣郡、会稽郡、颍川郡、砀郡、泗水郡、薛郡、东郡、琅邪郡、齐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代郡、巨鹿郡、邯郸郡、上党郡、太原郡、云中郡、九原郡、雁门郡、上郡、陇西郡、北地郡、汉中郡、巴郡、蜀郡、黔中郡、长沙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并未停止扩张的步伐,一边南征百越,一边北击匈奴。
公元前221年派遣屠睢和赵佗出征百越。
公元前220年在闽越人活动的区域设置了闽中郡。
公元前214年成功占领百越,设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三个郡。
公元前214年至前213年,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设置九原郡。
对于现云贵高原地区的且兰、夜郎、邛都、滇等部族国家,秦始皇采取羁縻政策。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并不止于军事的征服,他还采取如修建秦长城和秦驰道、建立三公九卿制度、“书同文车同轨”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政策来维持对帝国的万世统治。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最后一次出巡时得于沙丘平台去世。
来源:长河历史一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