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掌门人访谈 | 草湖食品:从“老底子”到“新国潮”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1 09:32 1

摘要:从1947年的小作坊,到如今的宁波老字号、浙江老字号,草湖食品用三代人的坚守与创新,将一块桃酥、一个粽子、一口月饼,变成了宁波人舌尖上的乡愁。

从“老底子”到“新国潮”

草湖食品

从1947年的小作坊,到如今的宁波老字号、浙江老字号,草湖食品用三代人的坚守与创新,将一块桃酥、一个粽子、一口月饼,变成了宁波人舌尖上的乡愁。

一辆三轮车闯出的“甜蜜江湖”

“爷爷挑担子送货,爸爸换成自行车,现在我们有冷链物流车了!”草湖食品第三代掌门人王肖飞和妻子孙亚斌笑着感慨。1981年,王肖飞的父亲扔掉“铁饭碗”,靠一台烘箱、一辆自行车,在草湖村支棱起了食品厂。凌晨四点烤面包,蹬三轮绕宁海送货,车轮印能画出一张“宁海面包地图”。

从“草湖村小作坊”到现代化企业,草湖的秘诀很简单:“原料不将就,工艺不偷懒。”鲜肉粽用当天屠宰的黑猪肉,豆沙馅自己熬煮,过期糕点统一回收销毁,绝不让它流入市场。这份“轴”,让草湖成了各个大型超市的“免检供应商”,更让宁海人感叹:“吃草湖,就是吃个放心!”

传统糕点的“叛逆”打开方式

为抓住年轻人的胃,草湖每年狂推30多款新品:当养生党狂囤高山黄精做出来的炒粉糕,控糖族猛磕无糖芝麻酥时,“王孙夫妇”早就把传统玩出了新花样。十珍炒粉糕塞满茯苓薏米,桃花酥配绿茶成踏青神器,黑米桃酥和小米桃酥直接掀翻“碳水焦虑”。

老板娘孙亚斌掏出手机秀战绩:“年轻人说青团太老气?那我们做‘春团’,我们的春团能爆浆!谁说老字号只会守旧?我们的各种花酥,既美味又能当拍照道具!”小红书博主集体沦陷:“以为是妈妈辈点心铺,结果是个隐藏的国潮实验室!”

直播、DIY、读书会——老字号“整活”

走进草湖门店,水墨灯饰、原木货架透着国潮范儿,直播间里“酥掉渣的金凤凰月饼”几分钟抢空。但最让王孙夫妇得意的,是每周六的免费DIY课:“妈妈带娃来做春团,小朋友玩面粉比玩手机还嗨!”

线下“整活”,线上“走心”。员工每天午间共读,管理层带头打卡;00后团队拍短视频,把车间变成“治愈系工厂vlog”。王肖飞说:“流量可以买,但信任买不来。我们要做一家‘有温度’的企业。”

三代人日复一日地揉面、烘烤、尝味。

或许,这就是草湖“逆龄生长”的终极密码——守得住传统,接得住潮流,对得起良心。

剩下的,交给时间。

草湖食品掌门人

草湖中点,百技归宗,修艺于心,味尽其善。认清明日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延续至今的美味、技艺和文化,理应在我们手中璀璨如新,永久流传。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