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菠萝住上“海景”房、“耕读”扮靓乡村美景、“红星斑”游进新蓝海、冲浪板上展英姿、红树林摇曳迎客来……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联动山海、越过村庄,将生态、产业、农民连珠成串,织就了和美乡村锦绣画卷。
菠萝住上“海景”房、“耕读”扮靓乡村美景、“红星斑”游进新蓝海、冲浪板上展英姿、红树林摇曳迎客来……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联动山海、越过村庄,将生态、产业、农民连珠成串,织就了和美乡村锦绣画卷。
儋州木棠镇神冲村全貌
项目为笔 勾画乡村美景
穿过秀美的山钦湾,越过逶迤的福塘岭,在万宁市龙滚镇福塘村,新建成的“龙滚大桥”将“山、海、湖、村”紧紧地连在一起。每当一拔拔的游客来到这里,都要驻足观望南海风光、感受福塘岭、燕子洞、正门岭美景……
环岛旅游公路开通后,福塘村围绕丰富的山、海、湖、坡、岭资源,以项目为笔,勾勒康养、休闲、娱乐和美图景,引入“燕居坊”旅游项目,打造以大健康、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开发景点。
走在临高县东英镇美鳌村下辖自然村——黎安村,古香古色的村道上,除了鳞次栉比的老房子,还有将传统和现代建筑巧妙结合的耕读民宿、耕读家风馆、耕读学堂等。
近年来,美鳌村以“耕读”研学为笔打造“耕读山房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示范村”,让游客到这里体验农事活动,领略“耕读”文化,让村庄越变越美,游客纷至沓来。近一年累计接待研学实践及劳动教育活动约12万人次。
临高县东英镇美鳌村下辖自然村——黎安村
位于儋州市木棠镇的神冲村,由石头堆砌的老房子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人文古风犹存。村前的海岸上,红树林、珊瑚礁、火山海岸……一树一风景,一石一神奇。
深度挖掘特色资源,逐步完善“吃住行游娱”产业链,神冲村正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儋州“样板间”。
近年来,陵水英州镇赤岭村不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做好疍家文化传承,打造疍家风情渔村特色品牌,做强休闲旅游经济。
走进赤岭村,以疍家故事、老船屋、老船板、疍家美食为主的乡愁气息扑面而来。“这才是我们向往的古老渔村,这才是能唤得起乡愁的村庄。”走进赤岭村,很多游客不由得发出感慨。
为留住乡愁、提升村庄氛围,村里通过招商,引进海南橘子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海洋渔文化”和“疍家文化”两大文化为支撑,打造赤岭印象美丽渔村项目,建设海边艺术长廊、赶海驿站等,推动渔村经济向旅游休闲方向转变,吸引更多游客打卡拍照、观光休闲。
资源赋能 特色产业蓬勃兴起
山海联动、陆海统筹,沉睡的资源活了起来,分散的资金聚了起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了“三产融合”产业振兴。
万宁市龙滚镇福塘村菠萝种植基地
金钻、香水、芒果、冬蜜菠萝,在万宁市福塘村,致富带头人李会平一边打理着自家承包的菠萝园、一边笑着介绍他们种植的品种。“去年总收入有100万左右。”李会平告诉记者。如今,他已是远近闻名的“菠萝大户”。
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菠萝园,为这片热土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万宁市山根镇排溪村工厂化海水养殖的东星斑
捕鱼、分拣、装货,养殖场内一片繁忙……在万宁市排溪村东星斑养殖基地,一尾尾东星斑翻腾跳跃,令人欢喜的丰收景象展现在眼前。“不愁卖,价格好,塘口价每斤达到140-170元,都是商户上门来收购。”东星斑养殖户符永健向大家介绍。目前,符永健共有90多口养殖池,每口池子大约能养500尾东星斑。
每隔一段时间,这些东星斑会根据规格大小被移放到不同的池子中,提升品质,确保口味鲜美。引进新的养殖技术,保证东星斑的质量和价格,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掀起了村民自主创业的热潮。
排溪村现有海水养殖产业450多亩,养殖户55户,产值超1亿元,辐射带动周边劳动力165人就业。
一条条东星斑,承载着幸福的期盼,以科学化养殖方式游进了村民致富兴业“新蓝海”。
与此同时,昌江沙渔塘社区石斑鱼养殖蓬勃兴起,养殖基地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总投资200万元,每年收益可达150万元。
2022年,受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带动,昌江海尾镇沙渔塘社区掀起一波旅游热,当地的游客数量逐年增加。
节目拍摄地“蘑菇屋”民宿负责人李恒宙说,村子的热度持续升高,依托蘑菇屋的人气,沙渔塘还打造集市、民宿、山岛图书馆等旅游配套,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打响“向往的沙渔塘”名片,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到沙渔塘打卡游玩。
有了产业的带动,沙渔塘社区正打造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和美乡村。
昌江沙渔塘社区网红打卡点
昌江县咸田村位于昌化江入海口,整个村子三面环水,涨潮时村子就成了一座小岛,导致全村400余亩田地撂荒,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资源。
为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咸田村积极探索产业振兴的路子,以村集体申报黄牛养殖项目,向县里申请了200万元的产业资金,并通过“小田拼大田”的方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成立昌江咸甜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规模化养牛产业。
村里现已建成年保有量150头经营规模的生态活牛养殖牛场,包括黄牛饲养区、粪污排污区、工人生活区等共计2600余平方米。
未来,合作社将扩大饲养规模,提升母牛存栏量,推动养殖场进一步发展。
昌江县咸田村景观
走进陵水桐海村,湖水、滩涂、红树林映入眼帘,环岛旅游公路如一条银色的绸带贯穿村庄,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农业固根基,以“菜篮子”惠民生,该村利用闲置土地、以土地出租的方式建成700多亩的果蔬基地,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10万元建成冷库分拣配送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创收70多万元,同时也带动了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务工。
“电商+菜篮子+村民”,为桐海村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了300多亩的设施农业基地,平均每天出菜约15000斤,不仅满足了周边市场的需求,还带动了周边100多位村民的就业。”海南滴滴沃家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凌燕介绍。
有着丰富电商经验的黄凌燕,在为村民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的同时,对村民开展直播带货、短视频拍摄及直播销售技能培训,由“帮他们卖”到“教他们卖”,目前村民主播粉丝已达到200万,年电商营业额已突破2000万元。
陵水新村镇桐海村“菜篮子”基地配送中心
旅游发力 渔民上岸幸福满满
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全方位、多角度提升乡村环境,从地形地貌、资源禀赋、文化积淀等特点出发,以此打开村民富裕富足美满的华章。
临高县昌拱村
“来的游客多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业余还能摆摊,家庭收入多了好几份。”在临高昌拱村“海角梦栖”主题民宿,渔民方小欢向游客介绍自己是“新讨海人”,不同于传统的近海捕捞,她换了一种方式向大海“讨”生活,在民宿当起了讲解员,带领游客赶海,用贝壳等制作手工艺品,向游客科普渔文化。
近年来,昌拱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滨海民宿带建设,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的通车为这里带来了人流,昌拱村抢抓机遇,让渔民吃上“旅游饭”。
临高县临城镇昌拱村驻村第一书记董招群介绍,海角梦栖主题民宿项目采取“保底+收入分红”形式进行运营合作,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打造成赶海服务中心,将滨海日出生态花园、禄龙民宿、红色文化研学、赶海文化体验等业态融于一体,推进产业串点连线成片,昌拱村生态宜居画卷正在被一笔一笔描绘。
舒适惬意、自在随心。走进三亚马岭社区“天涯小镇”,随意走进一条街道,就会看到许多妙趣横生的墙面涂鸦,街巷的尽头便是一望无垠的大海,沿着石板阶梯而下,便能踏上沙滩,海滩停了色彩斑斓的小渔船,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
和美乡村建设为马岭社区“天涯小镇”创造了更多就业创业的平台,来自北京的陈博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这里开设了8家民宿及咖啡厅等。
“现在,咖啡厅每天能有300到400人次,营业额超过1万元。”陈博介绍道,“在这里开店很安心,不管是社区还是其他的职能部门,只要我们遇到问题,都会迅速得到响应。”
“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提升小镇的建设和管理,让越来越多的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甚至是国外友人,在这里找到心仪的事业和属于自己的星辰和大海。”陈有山充满期待地说道。
马岭社区“天涯小镇”海边景观
清早,潮汐退去,广阔的滩涂地留下丰富滩涂生物,游客们拿着工具赶海,沉浸式体验渔家农事。在码头也是一派繁忙景象,游客们搭乘着休闲渔船出海海钓、观光。
“在村子里,这几年慕名而来村里赶海玩海的游客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节假日,非常热闹。”泊潮社区返乡创业青年林琼玲说。
立足泊潮社区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洋旅游资源等,从海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林琼玲敢闯敢试,围绕“好吃、好看、好玩、好文明”,打造环岛旅游公路和美乡村风景线,在村子开起了民宿和餐厅,逐步完善村庄旅游配套,提升游客体验感,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游客。随着环岛旅游公路的通车,游客多了,收入多了,信心更足了。
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泊潮社区正在一步步把基础做扎实,让精品民宿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泊潮社区中共儋县一大成立纪念馆
走进三亚藤海社区,四处弥漫着冲浪的气息。街道两旁,色彩斑斓的冲浪板整齐排列着。冲浪俱乐部里现场教学、摄影跟拍、化妆服装提供等一站式服务应有尽有。
“藤海社区村民原本主要以捕捞作业和网箱养殖为生,靠海吃饭、收入微薄。”三亚市海棠区藤海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梁振华介绍。
近几年,社区从提升业态吸引力入手,让“上岸”渔民利用自家民舍,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供给,吃了上稳定的“租金”饭,村民年人均收入达45800元。
藤海社区纳奴纳冲浪海景酒店责任人曾浩介绍,几年来,他陆续投入7000万元进行酒店升级改造,满足不同游客的观海体验。每年,村民将有150万元的租金收入。同时,酒店还拉动当地村民30多人就业,月收入3000元左右,给社区百姓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藤海社区冲浪运动服务中心
塑形铸魂 乡村文明淳朴祥和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在培育乡风文明上出实招。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美乡村建设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
走进排溪村,一幅有颜值、有书香、有田园景观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开。排溪书屋曾是原先的村民文化室经过重新规划,修葺一新,打造成了靓丽的乡村书屋。
“排溪村书屋正在成为一处融合知识、审美、生活与乡愁的文明净土。”排溪村党支部书记孙多说。
在福塘村,民意账本发挥了大作用。去年福塘村“民意账本”共记载11个民生意见,办结率100%。今年共有2个民生意见,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正在研究落实之中。
村“两委”充分利用党员联系群众机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发动党员主动上门找问题,小小民意账本,打开了群众幸福密码。
走进赤岭村,一座座经过改造的院落干净整洁、错落有致,一行行清晰的《村规民约》映入眼帘,一幅和美乡村的美丽画卷呈现在眼前。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赤岭村加强对疍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讲好疍家故事,激发文化活力,以疍家文化为底蕴,海洋元素为特色的船屋民宿,在留住旅客的同时,这里也成了疍家文化对外展示的全新窗口。
赤岭村海边景观
连接起山与海的壮阔,让读者聚焦海南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这些故事不仅可信、可爱、可敬,更像一股涌动的潮水,激发全国对海南、对未来、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憧憬与期待。
来源:南海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