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张家川县以营商环境优化为突破口,以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农、助农增收的特色发展之路。天水顶乐伊禾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从洽谈签约到建成运营仅用8个月时间,成为张家川县高效推进项目落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缩影。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张家川县以营商环境优化为突破口,以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农、助农增收的特色发展之路。天水顶乐伊禾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从洽谈签约到建成运营仅用8个月时间,成为张家川县高效推进项目落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缩影。
作为第29届兰洽会招引和天津滨海新区援建的重点项目,天水顶乐伊禾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项目启动以来,张家川县便成立专门服务专班,开启“一对一”全流程跟踪服务模式。从项目选址洽谈阶段,专班人员就深入一线,根据企业需求,协调土地、规划等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选址方案;在项目审批环节,县商务局严格落实领导包抓、专班推进和代办服务机制,主动为企业跑腿,全程代办工商注册、施工许可等手续,推动项目实现“加速跑”。这种全过程服务和全要素保障,让企业从“多头跑”变为“零跑腿”,大大缩短了项目落地周期。
在项目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张家川县各部门协同发力。人社部门针对企业用工需求,迅速行动,组织多场专场招聘会,精准对接当地劳动力,为企业招募105名员工,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题,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以前外出打工离家远,现在在家门口的企业上班,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庭,我这心里踏实多了!”员工马桃桃开心地说道,她在流水线上负责剥皮的工种,这是一项她从未接触过得工作,进入企业就职后,在企业的安排下她接受了精准的岗前培训,现在马桃桃已经能熟练地掌握这项工作。
为保障食品安全,筑牢群众“舌尖上的防线”,畜牧中心下派官方兽医驻场,对肉牛屠宰加工实行全流程监管。在生产车间,兽医李军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每一头牛都要经过他的检验,从口蹄、内脏再到胴体,宰多少头牛,李军鹏就要检验多少头牛。从肉牛进厂的源头把控,到屠宰过程中的严格检验,再到成品出厂前的检疫合格证明出具,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严谨细致、层层把关,确保进入市场的每一块肉品都安全可靠,这是县畜牧中心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所肩负的责任。这种严格的监管机制,不仅守护了群众的健康,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品质口碑,助力企业长远发展。
天水顶乐伊禾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落地,还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企业平均日屠宰肉牛50-60头,年设计屠宰牛3万头、羊15万只。庞大的产能需求,有力带动了周边张家川红花牛养殖产业发展。周边养殖户依托企业稳定的收购渠道,心里更踏实了,养殖规模逐步扩大,收入也显著增加。从养殖到屠宰加工,一条完整的肉牛产业链在张家川县逐步成型,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张家川县政府高效的服务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我们企业快速发展的坚实后盾。”天水顶乐伊禾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钟水荣感慨道,“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对企业的重视和支持,也看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我们希望和政府共同打造‘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园区,通过政策引导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入驻,带动当地肉牛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近年来,张家川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链式思维”聚产业,以“专班机制”强服务,以“全域协同”促发展。记者从县商务局获悉,今年以来,张家川县共签约协议项目26个,总投资55.1亿元,实施新建续建项目24个,完成省外到位资金17.4亿元,同比增长203.6%。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像天水顶乐伊禾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这样的优质项目快速落地生根,张家川县乡村产业振兴步伐愈发坚实,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张家川县将继续以更优的营商环境、更实的服务举措,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入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天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