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经营着一家卖药的企业,这么多年大家只觉得你是卖药的。你打算从 0 开拓一个新的品类,但这个品类里面已经出现了头部竞品,你会选择怎么做?
作者 | 大格
如果你经营着一家卖药的企业,这么多年大家只觉得你是卖药的。你打算从 0 开拓一个新的品类,但这个品类里面已经出现了头部竞品,你会选择怎么做?
马应龙的故事可以参考。作为一家做痔疮膏闻名的药企,很少人知道马应龙还做眼霜、面膜、润唇膏、次抛精华、湿厕纸等产品,旗下 sku 超 400 个。
其中,2024 年财报数据显示,马应龙湿厕纸短短 3 年内做到销售额破亿,更是一度登上天猫相关类目排名 Top1。可以说,马应龙湿厕纸真的是悄悄发了财。
而研究过程中,刀法萌生出了一连串疑惑:
湿厕纸品类虽在增长,但目前德佑在湿厕纸品类市占率高达 40%,还有心相印、洁柔、维达等纸业大品牌在做,为什么马应龙还有机会弯道超车?2020 年底湿厕纸品类爆红,马应龙湿厕纸次年入局,为什么从“查无此人”,到如今能年销上亿?当大众公认为“马应龙=解决痔疮问题”的时候,马应龙是如何洗掉刻板印象,被广泛的大众消费者认可?这一篇,刀法细扒了马应龙湿厕纸的发展过程,和大家聊聊:
1、马应龙湿厕纸是如何从竞争中起盘?
2、马应龙又是如何破圈做大,把湿厕纸卖给更多人?
拥抱刻板印象,瞄准“有痔人群”的PP
做湿厕纸新品类这件事,马应龙知道依然逃不开大众对品牌“服务痔疮患者”的印象魔咒。
毕竟这家成立有 400 多年的老字号,早在 1980 年就开发出了品牌的核心单品——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马应龙早已和“痔界一哥”牢牢绑定。
所以,马应龙湿厕纸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急于洗掉自己的标签,或者追逐更广的人群,而是从品牌最为熟悉的有痔人群着手。
2020 年,国内湿厕纸市场正快速火热,增速达到 33.68%。[1]
在马应龙旗下的马应龙武汉肛肠医院的医生也发现,有 58%的痔疮患者会因为术后清洁不彻底导致复发。
但彼时,市面上的湿厕纸产品主要宣传的是产品的柔软质地、无添加物的安全、清洁杀菌的功效,比如德佑喊出“爱干净的人都在用德佑”的标语,更多的是打全年龄段人群的“干净需求”。
马应龙看到了痔疮患者的清洁需求,也了解这一细分人群的有着更专业的产品需求。后续马应龙以核心人群为本,通过改造痔疮膏配方,在湿厕纸产品中添加具有消肿止痒功效的药用成分,开发出专为肛肠护理的湿厕纸。
数据显示,2021 年马应龙湿厕纸在旗下医院渠道试销时,复购率达到了 62%,圈粉第一批核心用户。
得到验证后,马应龙往有痔人群方向做得更加深入。
不仅联合了肛肠医院打造“术后护理包”,内含肛肠护理床垫、卫生护垫、专用湿巾(湿厕纸)在医院和线上渠道进行组合售卖,旗下医院渠道的医护人员也会亲自和患者讲解和推荐,强调产品及品牌的信任感。
2022 年,马应龙在抖音发起 tag#肛肠医生介绍湿厕纸,绑定专业医护,强化其湿厕纸的专业形象。除此之外,马应龙创始人更是亲自下场在车间做生产直播,讲解湿厕纸配方,展示杀菌测试。
在刀法看来,马应龙湿厕纸出圈,也有赖于精准布局带来的时间差机会。
你可能也发现了,如今有痔人群不只是马应龙一家在做。
伴随着湿厕纸品类逐步发展,“有痔人群”成为品类重点人群之一,包括德佑、植护、妇炎洁、兰家等品牌在内的多位玩家强调“痔疮人群可用”,进一步强调对这类人群的服务。2024 年 8 月,德佑更是上线了专为有痔人群设计的护理型产品,增加了草本配方。
而马应龙抓住的时间差在于:品牌一开始就找到精准人群,为有痔人群单开产品线,较早占领了相应使用场景的心智。
复盘起步阶段,相较于同时期湿厕纸品牌加强品类教育,绑定品类心智,马应龙借着品类东风打出差异化的“医护级”概念,拥有专研的产品,还渗透进距离核心人群最近且有信任感的医院渠道,必然能在痔疮人群心里种下不可替代的种子。
而这也影响了,非痔人群(次要人群)对其的认知重点由“痔疮专用”逐渐更新为“痔疮专用+专业医护级”。
直面竞争、强势破圈,靠的反而是克制
圈粉一圈人,即使小众生意也有市场,可如果竞争者都来抢这群人,品牌的人群大盘难免流失。于是,马应龙决定外拓。
复盘品牌发展阶段,刀法认为,在外拓方面,马应龙也遇到了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1、如何冲淡“痔疮专用”属性,转变为“日常可用”;
2、如何在同品类玩家也深入人群、解决具体需求的时候,持续保持品牌的专业医护级优势。
由此,马应龙在场景、产品、运营三方面出招。首先来看场景,为突破有痔人群,马应龙在宣传上有意把湿厕纸场景从有痔期间,放大到女性生理期、房事、如厕前后等其他场景并强调其功效。
进一步的,马应龙也有意往更泛场景渗透。这些场景和产品功效具有关联性,但没有前面的场景如此直接相关。
比如,马应龙湿厕纸合作火锅品牌。合作蜀大侠,在人流众多的商圈投放电梯广告;合作小龙坎,推出“出入平安”联名礼盒,内备有火锅底料和马应龙湿厕纸。建立起“火锅热辣→ PP不适→需要消肿舒爽→马应龙湿厕纸”,这样的心智链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马应龙湿厕纸还曾合作丰巢洗护,借助丰巢快递柜和写字楼、社区的场景,覆盖白领和家庭人群。马应龙面向这些场景推出了领取湿厕纸的福利活动,而联合丰巢洗护,也有利于强化清洁护理心智。
除此之外,2024 年,马应龙和武汉知名旅游老街昙华林共创“ P 大点事儿研究所”,在昙华林街道建造卫生间举办快闪活动。在卫生间门口设置打卡装置,主张“治愈内急、关爱屁屁”。
卫生间内,马应龙设有“厕纸演化史、如厕技巧大全”,用于如厕知识的科普教育,另外配有自动取纸机,添加官方微信后,可供大家扫码免费领取。
落在产品端,十分难得是的,马应龙没有仅靠场景宣传既有产品,而是基于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做了细分产品改造。
目前马应龙湿厕纸已有 4 大种类:
1、基础版湿厕纸配有冰片等成分,主打清爽,诸如单品小羊湿厕纸,添加了艾草成分;
2、痔疮护理版湿厕纸添加更多营养成分,护菊更高效,包含大白卫生湿巾和小蓝湿厕纸两个爆品;
3、经期专用款湿厕纸则使用弱酸性配方,强调温和杀菌,以茉莉卫生湿巾为例主打 0% 致敏率;
4、婴童版湿厕纸主打不刺激、不敏感,马应龙推出婴儿护理款,强调使用时不红 PP。
刀法对比其他品牌细分湿厕纸介绍发现,其他品牌也有添加不同成分——经期用添加益生菌、更温和添加金盏花、草本配方。
但在产品宣传上品牌们并未侧重成分及功效,而是回归自身产品“更厚不脏手”、“擦拭更干净”、“温和杀菌”、“水洗般安全”等等品牌心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对此,不难理解品牌们考量到亲肤产品成分也会影响消费者选择。毕竟马应龙湿厕纸的部分用户就曾在网上反馈,马应龙湿厕纸味道会比其他湿厕纸更重。
但正因为马应龙以成分、功效为宣传重点,其专业医护级的优势得以进一步放大。
当湿厕纸已完成品类教育,且属于日常使用、一般消耗品的基础品类,难免会出现“就是一张纸,用谁都一样”的情况。
由此,通过用户运营增加消费者黏性,也成为基础耐消品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以德佑为例,德佑销售阵地在电商渠道,通过包裹卡吸引用户进入社群,在社群内会做积分打卡、有奖竞猜等活动释放福利。
与此同时,也会通过设置不同价格带产品(0-9.9 元破冰产品、30-59.9 元基础标品、60-120 元中等价格带产品),以分层策略引导用户达成更高客单价,对德佑产生更多依赖。
而马应龙则延续其“专业医护级”心智,在吸引湿厕纸用户添加运营官微信后,同步打通旗下医院渠道,通过数字化系统建立用户健康档案,绑定用户肛肠检测报告,给用户 1V1 推送定制化的护理方案。
此外,马应龙还在私域提供健康咨询服务。这相当于购买马应龙湿厕纸,配套提供了“线上私人医生”般的售后服务,体验感上更近一步。据悉,此举帮助马应龙湿厕纸社群达成 65% 的用户留存率。
分析师点评
马应龙卖爆湿厕纸这件事,之于有一定固定心智/印记的品牌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样本。
而这背后也是经典品牌如何革新自己、跟上时代的故事。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表示,马应龙虽为“痔界一哥”,但其痔疮药品在零售终端市场占有率从 2018 年的 51.4% 下降到 2021 年的 41%。
面对下滑的市占率,近年来马应龙发力第二曲线。在马应龙湿厕纸的发展中,我们看到它打破形象枷锁,通过绑定细分人群,实现了自己的破圈、更新、增长。
刀法也注意到,马应龙曾经被嘲笑“痔疮膏品牌做口红、做美妆,不会成功”,但马应龙在最新财报给出了 2024 年美妆系列产品营收大涨 30% 的回应。
除此之外,还让刀法感受尤为深切的一点是:马应龙经营副线产品时的聚焦和克制。
一方面,早期湿厕纸产品没有走常规“大而全”的路线,因此抢先一步精准吸引到有痔人群;另一方面,经营过程中,当其他玩家延伸覆盖到户外、差旅等泛场景时,马应龙湿厕纸从场景营销、产品、运营更多侧重和自己品牌心智、专业功效优势更相关的地方。
马应龙的故事说明着,聚焦服务好核心人群,别人眼里“没机会”、“做不大”的小生意,其实是尚未成熟的大生意。
你知道哪些品牌像马应龙这样,靠人群战略带火了一款产品?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
关注「刀法研究所」,了解消费最前沿的趋势,抢先一步掌握这个时代的品牌增长密码。
数据来源:
来源:中管院智慧健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