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我考上大学,大伯送礼2千,我却陪只给500的二伯喝了一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1 07:59 3

摘要:李小明今年45岁,是一家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每次回忆起1989年那个夏天,他的嘴角总会不自觉地上扬,那年,他18岁,刚刚考上了省城的重点大学,在他们村,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

李小明今年45岁,是一家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每次回忆起1989年那个夏天,他的嘴角总会不自觉地上扬,那年,他18岁,刚刚考上了省城的重点大学,在他们村,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李小明家在农村,父亲是村里的小学老师,母亲在家务农,家里还有个小他两岁的妹妹,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也说得上安稳,那天,李小明正在院子里帮妈妈摘菜。

“小明!小明!”隔壁王婶的声音突然传来,“你考上大学啦!”

李小明愣了一下,随即跑出院子,村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真的吗?”李小明还有点不敢相信。

“千真万确!”村支书老李笑呵呵地说,“刚才广播里都念了,咱们村今年就你一个上了重点大学!”

李小明的心砰砰直跳,喜悦如潮水般涌来。

他转身就往家跑,说道:“爸!妈!我考上大学了!”

院子里,李小明的父母早已泪流满面,这一刻,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了,村里人纷纷涌进李家小院,你一声恭喜,我一句祝贺,热闹非凡,李小明的妈妈赶紧张罗着煮面条,这是他们那儿庆祝喜事的传统。

“考上大学了,以后是要当大官咯!”有人半开玩笑地说。

李小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哪有那么夸张。”

但他心里清楚,这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从此,他将走出这个小山村,去看更大的世界,消息传开后,亲戚们陆续来李家祝贺,李小明的大伯最先到。

“小明啊,考上大学真不容易!”大伯拍着李小明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塞到李小明手里。

“这是大伯的一点心意,你拿着买些学习用品。”

李小明推辞不过,只好接了,打开一看,竟然是整整2000块钱!在1989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李小明惊得说不出话来,他爸妈更是激动得直跺脚,连声道谢。

大伯的慷慨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其他亲戚来访时,也都纷纷效仿,送上红包,虽然金额各不相同,但普遍都在500元以上,李小明心里既感动又忐忑,这么多钱,够他在大学里挥霍好一阵子了。

可他又担心,自己将来能不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正当李小明沉浸在喜悦和压力中时,他二伯来了,二伯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平日里没少照顾李小明一家。

“小明啊,听说你考上大学了,真是太好了!”二伯笑呵呵地说。

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红包,递给李小明。

“二伯没什么本事,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别嫌少。”

李小明连忙接过,说道:“二伯,您太客气了。”

打开一看,里面是500块钱,虽然比其他亲戚的少,但李小明知道,这已经是二伯的全部积蓄了,他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

“二伯,这太多了,我不能要。”李小明想把钱还回去。

二伯却摆摆手,说道:“拿着吧,你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这一刻,李小明心里五味杂陈,他看着二伯布满皱纹的脸,突然觉得,这500块钱比之前收到的所有钱都要沉重。

送走二伯后,李小明坐在院子里发呆,夏夜的蝉鸣声此起彼伏,却掩盖不住他内心的躁动,他翻来覆去想着大伯和二伯的事,大伯的2000块,让他感激,二伯的500块,却让他感动,李小明突然想起小时候的事。

那年他发高烧,爸妈不在家,是二伯背着他,走了十里山路把他送到镇上的诊所,还有上初中时,他要用一本新词典,二伯二话不说,卖了家里唯一的公鸡给他买来。

这些年,二伯的生活一直很拮据,可每次李小明家有困难,二伯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想到这,李小明猛地站了起来。

“爸,妈,我去二伯家一趟。”他朝屋里喊道。

妈妈探出头来,说道:“这么晚了去干嘛?”

“我...我有点事。”李小明支支吾吾地说。

爸爸走出来,看了看儿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去吧,早点回来。”

李小明往村东头跑去,那里是二伯家,夜色渐浓,蛙声阵阵,他的心跳得厉害,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要不要把钱还给二伯?可那样会不会伤了二伯的心?就在他犹豫不决时,二伯家的门开了。

“小明?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二伯有些惊讶。

李小明咽了咽口水,说道:“二伯,我...我能进来坐坐吗?”

二伯笑了,说道:“傻小子,还用得着这么客气?进来吧。”

屋里,二伯正在喝酒,桌上只有几样简单的小菜。

“来,陪二伯喝两杯。”二伯招呼道。

李小明坐下,端起酒杯,酒很烈,呛得他直咳嗽。

二伯哈哈大笑,说道:“还是个孩子啊。”

李小明红着脸,却感到一股暖流在心里流淌,他知道,今晚可能会是个不眠之夜,但他一点也不后悔来这里,酒过三巡,李小明的脸红得像个熟透的苹果。

“二伯,我...我想谢谢您。”他结结巴巴地说。

二伯愣了一下,说道:“谢我啥?该是我谢你才对,咱村里出了个大学生,我脸上有光啊!”

李小明摇摇头,说道:“不是为了钱,是为了这么多年来,您对我的照顾。”

二伯的眼神柔和下来,说道:“傻小子,我们是一家人,说这些做什么。”

“可是...”李小明欲言又止。

二伯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说道:“你是不是觉得我给的钱少了?”

李小明慌忙摆手,说道:“不是不是,我是觉得太多了...”

二伯笑了,眼角的皱纹堆在一起。

“小明啊,你听二伯说。”他给自己倒了杯酒,一饮而尽。

“钱这东西,有多少给多少,重要的是这份心意。”

李小明低下头,不知该说什么。

“你大伯家条件好,能给你2000,那是他的本事。”

“我呢,能拿出500,已经是我的全部了。”

二伯的话让李小明鼻子一酸。

“可是二伯,您平时生活那么困难...”

二伯打断了他,说道:“困难?哈哈,我这辈子什么困难没见过?”

他站起来,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旧皮箱。

“来,二伯给你看个宝贝。”

箱子里是一摞发黄的照片和几本日记。

“这是我年轻时候的东西。”二伯的眼里闪着光。

他翻开一本日记,说道:“你看,这是我18岁时写的。”

李小明凑近一看,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

“今天,我决定离开家乡,去城里闯闯。”

“我要让全村人都看看,我李大壮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二伯苦笑着合上日记,“结果呢,我连个初中都没上完。”

李小明不知该说什么,只觉得心里堵得慌。

“小明啊,二伯没本事,没能飞出这个山沟沟。”

“但是你不一样,你有出息,你一定要飞得高高的!”

二伯的眼里噙着泪花,“答应二伯,要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

“这500块钱,就当是二伯对你的期望,你千万别辜负了啊!”

李小明再也忍不住,扑到二伯怀里大哭起来,这一刻,他懂了,钱的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

天蒙蒙亮时,李小明才从二伯家出来,他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感觉整个人都不一样了,昨晚的对话,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回到家,爸妈已经起床了。

“聊了一宿?”爸爸问道,眼里带着慈爱。

李小明点点头,说道:“爸,我想写封信给二伯。”

妈妈有些诧异,说道:“写信?你这不是刚从他家回来吗?”

“我有很多话想说,但当面说不出口。”李小明解释道。

爸爸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去吧,好好写。”

李小明坐在桌前,提笔就写。

“亲爱的二伯: 昨晚的谈话,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他把心里的感激、愧疚、决心,都倾注在纸上,写完后,李小明把信装进信封,贴上邮票,他知道,二伯就住在村东头,根本用不着寄信。

但他还是坚持要通过邮递员送到二伯手中,因为他希望,当二伯打开信的那一刻,能感受到他的郑重,开学前夕,李小明再次来到二伯家,二伯手里拿着那封信,眼角有些湿润。

“好小子,没想到你还挺会写。”二伯笑着说。

李小明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二伯,我答应您,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二伯欣慰地点点头,说道:“去吧,到了学校要照顾好自己。”

临走时,二伯塞给李小明一个布包。

“这是二伯给你做的几件贴身衣服,冬天穿。”

李小明鼻子一酸,紧紧抱住了二伯,在去往省城的汽车上,李小明回头望着渐渐远去的村庄,他知道,自己正在开启人生的新篇章,而二伯的那500块钱,将成为激励他前进的动力。

多年后,当李小明事业有成,他时常会想起那个夏夜,想起二伯浑浊却温暖的眼神,想起那个装着500块钱的皱巴巴红包,他明白,人生路上,真情比金钱更珍贵,而那份来自二伯的朴实情感,永远是他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文中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或所涉及的其它方面,均与现实无关(不含任何隐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来源:大毛孩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