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值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诞辰200周年,布鲁克纳九部庞大的交响遗产又一次被无数乐队反复演绎,在乐迷耳中反复“咀嚼”。今年8月,RR(Reference Recordings)唱片公司发行了同样出生于奥地利的指挥家曼弗雷德·霍内克(Manfred Honeck)
文 | 陈想
正值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诞辰200周年,布鲁克纳九部庞大的交响遗产又一次被无数乐队反复演绎,在乐迷耳中反复“咀嚼”。今年8月,RR(Reference Recordings)唱片公司发行了同样出生于奥地利的指挥家曼弗雷德·霍内克(Manfred Honeck)指挥匹兹堡交响乐团演奏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
尽管人们常将布鲁克纳与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一脉相传联系起来,但其外在的宗教影响和内在的创作手法实际上与厚重的德奥传统略有区别。不同于传统交响作品中主题间的发展与变换,布鲁克纳的交响曲惯用主题的并置与赋格式发展。如果将这种风格与深度的宗教传统相结合,甚至不难从其音乐联想到梅西安的法国色彩。布鲁克纳的音乐发展在于每一个乐段间的逻辑与速度联系,而非旋律中的不断生长。因此让音乐在休止连接的段落之中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是每一个优秀的布氏录音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本录音最显著的风格。
作为布鲁克纳的老乡,霍内克和作曲家一样熟谙维也纳风格的内涵。指挥家在采访中提到,演绎布鲁克纳的风格应当是柔软松弛的,高度追求复杂织体中的精准度往往与作品本身背道而驰。本录音中的霍内克便把他的维也纳风格贯彻到了极致,不时让人联想起同他一样演奏中提琴出身的同行朱利尼。
布鲁克纳交响曲中往往内敛的细腻情感,在霍内克的塑造下一览无遗。指挥家以万花筒般的手法挖掘出布鲁克纳被忽视的一面,极尽乐句塑造之能事,注重音符间的呼吸与弹性。第一乐章各类主题的丰富色彩——第一主题的神秘内省、连接段落弦乐歌唱的抒情,在他的执棒下迅速切换。对民族舞蹈性的重视是霍内克布鲁克纳录音中一以贯之的特质,因此第三主题中喷涌而出的热情舞蹈便在意料之中。初见如此热烈精妙的奥地利和匈牙利之舞后,很难在别的录音中找到同样跃动的舞蹈性。
霍内克别出心裁的速度安排不仅基于对布鲁克纳创作历史的考察,更独具录音效果。进入发展部后的突然提速,让匈牙利舞蹈的热情洋溢顺利冲向铜管主导的高潮。而在进入万众瞩目的结尾颂歌之前,突然的缓速拉住了听者对于结尾喷涌的期待。在录音附赠的小册子中,霍内克详细解读了他新颖的速度安排:“保留到18分钟才第一次出现的定音鼓,标志着天主弥撒中的圣餐仪式。”因此他选择极慢的速度营造冲向E大调颂歌的紧张感。当然对听众而言,最重要的是在这项略具争议的选择后,结尾的颂歌真正释放了缓速铺垫带来的期待:匹兹堡交响乐团的铜管音色辉煌灿烂,在血脉偾张的号角齐鸣中,小号一览众山小地在乐队上方穿插,最终力量爆发之际仍未丢失清晰透明的乐队音色(也许部分得益于本作优秀的录音)。如此的历史考证在指挥家撰写的册子中屡见不鲜,但霍内克和乐团对此类手法的坚决执行让听众往往无需翻阅附带的说明,便可细细品味到如此安排的精妙之处。
在表情丰富的首乐章后,第二乐章的动人抒情不在意料之外。尽管作品常常被冠以“瓦格纳挽歌”之名,其中并不乏希望涌动的和声乐般的歌唱。霍内克对乐句的塑造在更舒展的速度下优势更显:浑然天成的音乐呼吸,让细致入微的表情和涌动向前的音乐力量达到融洽的平衡;始终歌唱的瓦格纳大号,让这一切的动人力量成为可能。
霍内克的第三乐章成为了一部巨大的奥地利舞曲,本就外溢的舞蹈性被指挥家紧紧抓住。在逐渐复杂的织体发展中,霍内克选择突出反复穿插的主题,使得作品更具轻量与透明之感。录音对《第七交响曲》结构的把握同样值得称道。不同于近代交响曲中总结性的宏大结尾,这部交响曲“海顿式”的轻结尾容易给人虎头蛇尾之感,其简短的铜管颂歌显然难以与第一乐章的厚积薄发分庭抗礼。而霍内克明智地顺从布鲁克纳创作的时长安排,选择相当流畅的速度来演奏末乐章。常常缺乏动力的末乐章主题此处充满向前冲击的涌动力量,在铜管不时的咆哮和对位中一气呵成,却绝非属于匆忙随性之笔;指挥家赋予谐谑曲和不曾停滞的末乐章恰到好处的鲜活能量,一同成为两个庞大乐章后有力的结尾。
专辑最后附带了梅森·贝特(Mason Bates)的当代作品《复活》(Resurrexit)。这首浅显入耳的作品在布鲁克纳的创作面前略显苍白。值得一提的是,本录音还获得今年格莱美最佳音乐工程奖提名,RR公司极高的录音水准为本就精彩的铜管高潮锦上添花。在布鲁克纳诞辰200周年之际,一份紧凑细腻、浑然天成却新颖自洽的《第七交响曲》录音,也许正是霍内克和匹兹堡交响乐团能献上的最佳回应。
来源:音乐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