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杨慎有了《临江仙》,便不会白活一辈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1 07:43 2

摘要:• 坎坷人生赋予深刻感悟:杨慎出身名门,是官宦加书香门第,是非常显赫的,再加上其年纪轻轻(24岁)就中了状元,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但仕途远远没有读书那般顺利,他据理力争,因著名的“大礼议”事件得罪了嘉靖皇帝,被发配充军云南,度过长达35年的贬谪生活。

创作背景与人生经历:

• 坎坷人生赋予深刻感悟:杨慎出身名门,是官宦加书香门第,是非常显赫的,再加上其年纪轻轻(24岁)就中了状元,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但仕途远远没有读书那般顺利,他据理力争,因著名的“大礼议”事件得罪了嘉靖皇帝,被发配充军云南,度过长达35年的贬谪生活。

长达多年的贬谪人生可谓是重大转折,是杨慎的人生中遭遇的巨大挫折,是彻彻底底地跌入不可触及的深渊,有过这样人生体验的人想必会有“尝尽人生冷暖”这样的历史沧桑感,有过孤苦的人生,从而让杨慎这位一路顺利的公子哥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从而会为后来的《临江仙》奠定了思想情感基础。

• 特定情境激发创作灵感:

作为一个码字爱好者,小编深知某一灵感的重要作用,比如某个人不经意的话语,比如特定的情景和人物。《临江仙》便是如此。杨慎被罢官后,被押解至边疆途中,就在湖北江陵,目睹了这经典一幕:

白发渔樵,在江边。渔夫与柴夫悠然煮鱼品酒的场景,夕阳西下,红色般通透。

杨慎触景生情,创作了此词。

他此刻心情是复杂的,本来顺畅的仕途被打下谷底,而江边这样的平凡而又闲适的生活场景,令其感叹和唏嘘,杨慎联想到自己现在的人生境遇和坎坷曲折之状况,引起了对人生、历史的深入思考。

词作本身的艺术特色:的确是好词好词

• 意境深远,画面感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长江是无数文人的最爱,杨慎也如此,他把长江的奔腾不息写进历史的滚滚车轮中,持续向前从不退却,而英雄豪杰即使再厉害也会如浪花般消逝,浪花和长江这样的宏大画面结合在一起,意境非常深远,往往会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巨大的心灵震撼。

• 语言精炼,富有哲理:语言并不多,却非常精炼。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更是以寥寥数语富含人生哲理,道出了人生曲折和艰难。

成功和失败往往会是转瞬之间,有败有得也许才会是真正的人生,人生的苦涩和短暂在永恒的自然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这便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结构精巧,层次分明:词有着自己特定的结构方式。《临江仙》全词上下片结构对称,层次分明,体例上是非常合理且对称的,其上片侧重于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消逝,下片则转向生活和历史感悟了,杨慎经此一难,开始羡慕起平凡的生活,不再追逐官宦的沉浮,最后再回到对历史的超然态度,可以说从人物到感悟,从宏观到微观,由历史到现实,过渡自然,逻辑清晰。

• 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在古代,词最后都是需要谱曲的,所以押韵很重要。《临江仙》整体追求工整、押韵,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谱曲后更是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与《三国演义》的完美结合:这是《临江仙》得以深入民间的关键因素。

• 毛宗岗的巧妙选用:明清之际的文学家毛宗岗父子在对罗贯中《三国演义》进行点评时,选择将杨慎的经典《临江仙》作为其点评小说的开篇词。可以说这种巧妙的安排,使《临江仙》作品跟三国演义的小说达到了一种相互融合的高度,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底蕴,同时也借助小说的广泛传播,使《临江仙》家喻户晓。

• 契合小说主题:《三国演义》是东汉末年到三国初立那一段纷杂变乱的群雄逐鹿历史,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是众多历史人物的命运沉浮。而《临江仙》也表达了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和对英雄的感慨,与《三国演义》的主题高度契合,为后来的读者去理解小说提供了情感和思想上的引导。

文化价值与影响力:历史文化是需要传承的。

• 对后世文人的影响:《临江仙》其作者贬谪后的豁然开朗,其蕴含了超然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励着他们在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境时,保持豁达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有时平凡的生活状态反而会是一种幸福和享受。

• 成为文化符号:这首词不仅在文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还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后来影视作品中的引用更是被进一步传颂和发扬,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