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看到了一则关于PD-1/VEGF靶点的BD交易,初看之后我又换算了一下,才发现又一笔创造新高的交易达成——三生制药宣布,将 PD-1/VEGF 双抗 SSGJ-707 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独家授予辉瑞,总金额高达 60.5 亿美
今天看到了一则关于PD-1/VEGF靶点的BD交易,初看之后我又换算了一下,才发现又一笔创造新高的交易达成——三生制药宣布,将 PD-1/VEGF 双抗 SSGJ-707 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独家授予辉瑞,总金额高达 60.5 亿美元,其中首付款就有 12.5 亿美元,剩下的是总额最多为48亿美元的潜在付款,包括开发、监管批准及销售里程碑付款。上述所有款项均不可退还且不可抵扣,同时还有许可地区的产品净销售额双位数百分比的梯度特许权使用费。
关于PD-1/VEGF双抗靶点,最先出海的康方的依沃西单抗,围绕这这个明星药物,产生了非常多的故事,每一次临床结果的释出,都伴随着股价的起伏,以及靶点其他候选药物的市场价值变化。依沃西单抗对标的是以K药为代表的PD-1单抗,在授权给Summit之后,我比较关心的问题是,已知Summit的基因里有引进优质候选药物,然后高价卖给MNC,那它看重的买家是谁呢?
默沙东2024年的时候,从国内引进了礼新医药的PD-1/VEGF双抗LM-299(首付款是5.8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是27亿美元),当时看过一篇文章,分析了礼新的LM-299和依沃西单抗是比较像的。默沙东嘴上说依沃西单抗是否能打过k药尚属未知,但身体很诚实,备胎要先找好。关键是,性价比要高。在一众候选标的中(不知道有没有包括依沃西单抗),选择了LM-200。当时看投入很高,但实际上肯定没有收购Summit高。
我记得百利天恒创记录的双抗ADC是授权给了BMS(O药的商业化大佬,可惜在大瘤种上“一失足成千古恨”,FIC最终败给了第二个上市的K药),BL-B01D1作为EGFRxHER3双抗ADC,BMS重金引进应该是也有和自己家O药联合的预期。
我印象中国内的PD-1/VEGF双抗license out的有很多,最有名的是康方的依沃西单抗,之后是礼新的LM-299,还有普米斯生物先是把品种授权给BioNTech,后来努努力公司直接被收购了。那么问题来了,国内围绕PD-1/VEGF这两个靶点的双抗药物,没有几十个也有十几个,假设Summit还想要实现公司被收购的退出路径,留给它的候选者还有谁呢?
默沙东和辉瑞应该是不会买了,小一些的企业估计也吃不下Summit这条大鱼,叠加最近MNC都在表忠心,很多都豪置百亿美元投资美国,留给投资并购的钱估计是能省则省,整体并购的性价比和找一个有一定临床进展可以看到药品潜在价值的品种相比,后者的性价比说不定更高。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总结了全球肿瘤领域排名靠前的5家MNC,分别是默沙东、BMS、罗氏、AZ和强生,排除默沙东,还剩下BMS、罗氏、AZ和强生。强生感觉主攻血液肿瘤,如果排除掉的话就剩下BMS、罗氏和AZ。
但这些有可能持币观望的买家,是会选择跑的最快的产品用时间换空间,还是想看看后面的三抗或者双抗中有没有更好的分子还不好说,印象中前段时间还看到辉瑞和Summit合作(2025年2月),探索依沃西单抗和自家产品线(ADC)的组合开发,结果没多久就有了新欢。那么问题来了,一则十亿美元级别的合作,从接洽到公布,要多久呢。
随想随笔,欢迎交流
来源:狂想回归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