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2年出生的姜先生和1994年出生的柳小姐都是浙江人,今天上午,两人穿上了专门定制的情侣文化衫“我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来到浦东婚登中心,领取红本本。现场,浦东婚登“放大招”,推出“新婚首诵”、三行情诗创作、爱情金句推荐三项互动,让新人感受到“排队也值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今年5月20日,是自5月10日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迎来的首个婚姻登记高峰。
1992年出生的姜先生和1994年出生的柳小姐都是浙江人,今天上午,两人穿上了专门定制的情侣文化衫“我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来到浦东婚登中心,领取红本本。现场,浦东婚登“放大招”,推出“新婚首诵”、三行情诗创作、爱情金句推荐三项互动,让新人感受到“排队也值得,过程很幸福!”
而在徐汇,一辆专为新人定制的“徐汇甜蜜巴士”载着新人去领证,领完证,还将新人带到了一场结婚登记派对上。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天结婚的登记量高达2728对,创了5年来当日登记量新高。其中浦东婚登全天的结婚登记办理量达到了514对。
徐汇:甜蜜巴士驶向幸福
在“520”这个饱含爱意的日子里,徐汇区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新人精心策划了一场特别的“爱的见证”活动,谱写“爱的三重奏”。
今年的5月20日相比往常,最大的不同在于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了。对新人来说,需要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精简了,办理婚姻登记更加便捷了。早上九点,五对来自全国各地赴徐汇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登上洋溢着满满幸福的定制巴士——DZ2520路“徐汇甜蜜巴士”,车身上“汇爱巴士 向幸福出发”的文字搭配着多巴胺配色,吸引着路人的目光。
据悉,“徐汇甜蜜巴士”的起点在上海南站地铁出口。据徐汇婚登中心负责人介绍,之所以将巴士起始站设置于大型交通枢纽附近,也有作为海纳百川的青年活力城区,张开双手欢迎来自全国各地新人的含义。
接上新人后,“徐汇甜蜜巴士”驶向幸福终点站——南宁路999号,徐汇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就在这里。
踏上巴士的95后新人王小姐和梁先生的籍贯都是福建人,相恋一年多的两人表示,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后,自己省了很多时间精力。领证后,两人决定去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旅游。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徐汇区民政局为新人策划了“汇爱甜蜜 一起见‘证’”活动。考虑到不少新人常年在上海工作生活,父母在家乡无法亲至,中心现场准备了汇爱家书(定制明信片),新人可以通过家书与父母分享爱的喜悦。现场更有婚姻课堂,讲解婚后家庭关系处理等内容,让初涉婚姻的新人们进一步了解爱、感受爱。
现场,模范夫妻代表张志勇作为幸福见证官,娓娓道来自己的爱情故事。婚登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幸福见证官对新人们讲述婚姻的美好真谛,起到了榜样的作用,让大家看到美好婚姻的样子。
下午,一场名为汇爱甜蜜+见证幸福时光的结婚登记派对在田林街道地勘公园举行,十余对新人穿过“汇爱+幸福空间”拱门,浪漫无比。
现场,记者邂逅了2002年出生的新郎甘先生和1998年出生的王小姐。之所以选择“520”这个日子来登记,甘先生透露说,一方面两人非常喜欢520这个喜庆的日子,另一方面今天是他的阴历生日。“今天是我们认识460多天的好日子。相处的点点滴滴让我感觉遇到了对的人,我们非常和谐。”谈及婚后的相处方式,甘先生表示,每个人生活习惯不一样,与其改变伴侣,不如积极主动地互相妥协,毕竟改变别人不易,主动改变容易,这才是婚姻相处的关键。
当天,市民政局婚管处副处长周园园、徐汇区民政局副局长欧春云、田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潘蔚玮作为幸福见证官见证了新人们的幸福。
当单身青年遇到甜蜜新人会产生什么交集?记者看到,现场除了新人外,还有不少甜蜜见证官,新人和参加徐汇团区委组织的联谊交友活动的单身青年一起玩互动游戏。
徐汇婚登中心负责人表示,这场活动借新人们的甜蜜氛围,为未婚青年注入爱的力量,希冀他们可以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依然可以收获爱情。
傍晚时分,落日音乐会拉开帷幕。甜蜜歌单让整个公园化作爱的海洋。一旁,“田”蜜市集同样热闹非凡。
浦东:新人用诗句纪念新婚首日
“‘520’结婚登记实在太抢手了,我俩4月19日晚上就坐在电脑前等候,直到次日凌晨一点半才抢到号。”今天,95后新人陈先生和马小姐特地选了“520”这个好日子到浦东婚登中心登记。两人为了颁证仪式做了精心准备,新娘买了头纱,新郎请了摄影师、研究了停车路线。相亲认识,交往两年,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两人均表示,平平淡淡才是真爱的日常表现。
记者在浦东婚登中心看到,专门冲着“520”来登记的新人还真不少,当天中午仅在浦东南路婚姻登记点登记人数已经突破了200对大关。据浦东婚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最早的一对新人5月19日深夜11点就早早来排队了,还有的新人没抢到号,凌晨4点出现在了婚登中心门口。“考虑到预约号一号难求,即便网上预约没成功,我们还开通了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等服务,将人流进行错峰登记,现场井然有序。”
今天上午,颁证厅人头攒动。在新婚首诵亭合影区,新人正在深情诵读自己选择的名家篇目,摄像师记录这美好时刻,1996年出生的李小姐告诉记者,“我们选择诵读的是《恋爱的犀牛》片段,我们恋爱时一起看过这部爱情话剧,非常喜欢。今天新婚第一天可以朗诵演绎我们自己的版本,特别有意义。这段诵读的视频也很珍贵,我们希望能在婚礼上播放!”
“你说最大的心愿是和我全世界看风景/而我心里最美的风景/是看你每次开心的笑颜。”张先生说,在等候窗口办理的过程中,创作了这首三行情诗,送给新婚妻子。“三行诗虽然很短,但爱情浓度很高!”记者看到,大厅和主题颁证区域,不少新人领取婚登中心特别送上的5.20定制版的信纸,正在认真执笔创作。
在合影区一侧,婚姻金句推荐区也有不少新人参与。将符合自己婚姻观、爱情观的金句写在互动卡,并贴在了“幸福门”上。现场,贴好金句的王小姐告诉记者,“浦东婚登的活动特别有意思,我们推荐的金句来自我们一起看过的《请回答1988》,里面有一句台词很符合我们的婚姻观,‘所谓夫妻,就是既能共享一碗面,也能共担一场暴风雨’,我也希望我们的婚姻能够经受住考验,越来越坚不可摧。”
和大部分手捧真花的新人不同,1999年出生的新娘顾怡雯和1996年出生的新郎郭骁麟捧着一束扭扭花DIY的绒线花,显得十分惹眼。郭骁麟告诉记者,两人此前是通过打和平精英游戏相识的,这个身手不错的女生引起了他的注意。网友奔现后,两人一见钟情。
前不久,在拉萨布达拉宫旅游时,郭骁麟负责拍摄抖音视频,在拍最后一个转场视频时他掏出了求婚戒指,并记录下了这一刻。“虽然婚后的生活主要是和柴米油盐酱醋茶打交道,但为了给爱情保鲜,仪式感是必不可少的。”
自《条例》实施后,婚姻登记场所,实现了从“办事窗口”到“文明传播阵地”的治理跨越。在推出花式体验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新人,能够在这些互动中,润物细无声地感受到婚姻的意义。浦东婚登中心负责人表示,“爱在浦东”服务品牌建设一直在不断优化,让“新婚第一课”化为“新婚新体验”。520恰逢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据悉,浦东在让新人沉浸式体验的同时,还通过开展“全国通办不奔波 跨域共筑幸福家”新婚辅导系列活动,依托婚登窗口、探索走进高校、线上“云课堂”等形式,让新人体悟婚姻的奥义。
当天,新区民政局领导也来到现场为新人颁发结婚证,送上新婚祝福。
来源: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