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下,特朗普政府设置的“对等关税”90天宽限期即将过半。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再宣称“各国正急于与美国谈判”,但美国至今仍然没有能够与绝大多数主要传统贸易伙伴达成贸易协议。眼见“对等关税”政策正一步步走进“死胡同”,美国财长最近发出了“最后通牒”,声称将对所谓“
眼下,特朗普政府设置的“对等关税”90天宽限期即将过半。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再宣称“各国正急于与美国谈判”,但美国至今仍然没有能够与绝大多数主要传统贸易伙伴达成贸易协议。眼见“对等关税”政策正一步步走进“死胡同”,美国财长最近发出了“最后通牒”,声称将对所谓“缺乏谈判诚意的国家”恢复最高关税。
当地时间5月18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府正专注于18个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与他们达成协议的时机取决于对方是否“真诚”。他同时威胁说,对于所谓“缺乏诚意的国家”,美方将致函并写明关税税率,可能恢复到4月2日时的最高水平。有英国媒体分析称:“这表明关税谈判已变得多么紧张,与美国总统最近宣称各国正急于与美国谈判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外还有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也曾威胁称,各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贝森特会发出信函,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在美国做生意需要支付多少钱”。
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郭宪纲对《长江新闻号》记者表示,美国国内因关税战导致通胀率上升。通胀率上升后,特朗普及共和党的支持率下降。据悉,美国明年将进行中期选举,一旦其支持率下降且国会被民主党控制,那么特朗普在接下来两年多的时间里将面临更大困境。因此,他认为需尽快与主要贸易伙伴签署关税协议,以扭转美国国内经济下滑的局面。
近段时间,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在对美贸易谈判问题上的态度,正逐渐发生变化。根据欧盟委员会最近发布的一份简报,欧盟委员会最高贸易官员欧委会贸易司总司长魏安德告诉各成员国大使,欧盟仍需冷静行事,不要屈服于美国 “速战速决”的愿望。欧盟及其成员国的贸易官员最近还表示,美国与英国达成的协议并不是欧盟的模板,不接受该协议保留的10%关税。
日本在同美国连续进行两轮贸易谈判却未能达成共识之后,态度也有所变化。一名日本官员最近对媒体表示,由于预计在7月日本参院选举前与美方的贸易谈判很难谈出结果,日方现在不再追求谈判速度,而是将重点放在力争好的结果上。
加拿大在关税问题上的态度也依旧强硬。加拿大财政部长商鹏飞最近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称,加拿大此前对价值数百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的25%报复性关税中,有7成仍然有效。他表示,加拿大政府只是出于健康和公共安全原因,“暂时公开暂停对部分商品征收关税”。
针对美国总统特朗近期对外宣称的印度提议对美“免征关税”的说法,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日前也予以了公开反驳。苏杰生表示,谈判一直在进行中,印度期望的贸易协议“必须对双方都有利”。在一切都敲定之前,任何判断都为时尚早。而就在本月12日,印度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议,拟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以此回应美国以“保障措施”为由对印度钢铝产品征收的25%关税。印度强调,这一反制措施旨在通过“实质等效”的贸易调整,平衡美方举措造成的经济损失。
郭宪纲分析认为,美国的这些主要贸易伙伴,现在的态度愈发强硬。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在他们看来,美国要价过高,这些国家认为无法满足美国漫天要价的要求,索性选择观望;其二,美国的关税战对其自身伤害日益加剧,这些国家认为美国在当前局势下难以长久坚持,迟早会后退并做出让步。因此,这些国家愈发沉着冷静,不急于与美国达成协议。
就在美国与其众多贸易伙伴僵持不下之时,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在5月16日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的Aaa下调至Aa1。这也意味着,穆迪、惠誉和标准普尔这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已经全部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降至3A级以下。穆迪认为,策持续的大规模财政赤字将进一步推高政府债务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通胀和利息支出负担。有分析人士指出,长期来看,美国关税政策持续将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通胀和失业率上升,对美国经济的冲击效应未来可能进一步显现。
对此,郭宪纲指出,美国的财政赤字与债务均高居不下,债务规模达到3.6万亿美元。由于小企业在美国GDP中占比较大,关税战实际上导致美国众多小企业难以为继,进而使美国政府的税收收入下降。税收收入下降对财政赤字和债务构成巨大冲击。因此,穆迪等主权信用评级机构此举是对美国提出警示,要求其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与各国平等开展贸易往来,如此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
来源:长江新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