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鱼台“体育+文旅”模式带动多业态发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0 19:36 2

摘要:自2021年起,鱼台县以“构建生态水网 打造水美鱼台”为目标,对惠河、西支河、东鱼河、老万福河、新万福河、复新河、姚楼河等入湖河流进行生态综合治理,重点建设了堤顶路。堤顶路建设优化了路网结构,形成以县域河流为主线的路网新格局。新建成14条“以堤代路”工程,其中

1

5月20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鱼台县精品骑行线路以及自行车系列比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孔繁华

济宁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高东旭

鱼台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刘长记

鱼台县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

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鱼台县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大众日报记者

据了解,刚才发布的三条精品骑行线路包含众多堤顶路路线,能否详细介绍一下鱼台县堤顶路的建设情况?

刘长记

鱼台县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

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自2021年起,鱼台县以“构建生态水网 打造水美鱼台”为目标,对惠河、西支河、东鱼河、老万福河、新万福河、复新河、姚楼河等入湖河流进行生态综合治理,重点建设了堤顶路。堤顶路建设优化了路网结构,形成以县域河流为主线的路网新格局。新建成14条“以堤代路”工程,其中7条位于入湖河流沿线,总里程达240余公里;同步实施75公里堤顶路连接线工程,规划6条沿河公交线路,新设66个公交站点。工程实施后,彻底扭转了沿堤顶路86个行政村、168个自然村交通闭塞的局面,惠及群众超10万人,推动全县234个行政村实现公交运行全覆盖。

随着条条沿河堤顶路的建成,昔日狭窄泥泞、坑洼难行的沿河堤顶路焕然一新,如今宽阔平整的柏油路蜿蜒铺展。这些堤顶路依水而建,两侧累计栽植苗木14.6万余株。其中,中山杉10.3万株,水杉2.5万株,红枫0.41万株,白蜡1.1万株,金叶榆0.3万株。

近年来,鱼台县积极举办多场县级堤顶路骑行健身与比赛活动,吸引众多骑行爱好者纷至沓来,活动收获广泛赞誉,骑行线路也备受青睐。骑行其间,碧波荡漾的河水在侧,葱郁繁茂的绿植相伴,凭借独特魅力与卓越品质,2024年鱼台堤顶路骑行线成功入选“中国骑行地图”精品百条骑行线路,成为鱼台县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齐鲁晚报记者

此次赛事发布的三条精品骑行线路备受关注,请问,这些线路的推出对于县域体育产业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高 南

鱼台县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此次发布的三条精品骑行线路旨在打造一场体育、旅游与消费深度融合的文化盛宴,推动鱼台体育产业腾飞,助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文化融合方面,以“孝贤故里”文化IP赋能赛事体验,全力打造文化与旅游融合亮点。鱼台有着深厚的孝贤文化底蕴,像闵子骞“芦衣顺母”等经典故事流传千年。将这些文化元素深度融入赛事主题,在线路设计上,途经孝贤阁、孝贤文化广场等文化地标。参赛者骑行过程中,既能欣赏自然风光,又能驻足感受孝贤文化的熏陶,让古老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的有机结合。

在激活消费领域,致力于以“文旅消费链”延伸激活消费热情,构建体育与健康发展热点。赛事选在5月底举办,此时正值小龙虾上市旺季,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行了全方位的消费场景打造。联动“鱼稼里广场”这一地标,设置特色市集,汇聚各类龙虾美食与文创产品;在赛道补给站,生态龙虾搭配当地特色小吃,让参赛者大饱口福;参赛者赛后可前往龙虾餐饮店品尝鱼台生态龙虾,实现“体育赛事+美食经济”的产业共振,带动餐饮、零售等多业态发展。

在推动乡村振兴层面,通过“产能联动”构建文旅发展生态圈,激活新农村振兴澎湃动能。赛道精心设计,贯穿鱼台“江北鱼米之乡”核心产区,串联起稻田观光带、生态龙虾养殖基地、约惠露营地等特色农业景观。比赛期间,通过赛事直播、骑手短视频传播,将骑行过程转化为“移动的农产品展销会”,向全国观众展示鱼台优质农产品与田园风光。后续还将搭建线上线下展销平台,为参赛者提供农产品购买渠道,引导他们从赛事参与者转变为深度游客,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助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济宁日报

记者

请问,鱼台县此次发布的三条精品骑行路线在生态景观与文化融合方面有哪些特色亮点?

刘长记

一是生态美。鱼台堤顶路依靠京杭大运河、南四湖,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域生态,形成河湖相映的独特环境。道路绿化好,绿树成荫,空气宜人,是绕水而行的生态长廊,适合骑行运动。

二是路通畅。堤顶路以专用下行道与城市主干道无缝衔接,形成独立闭环的骑行空间。赛事举办期间,无需封闭城市主路,既保障了日常交通的顺畅通行,又为骑手打造了全程无阻的骑行赛道。

三是组合多。三条精品骑行线路与东鱼河、滨湖堤顶路纵横交错,各成体系又彼此呼应。这些线路既可独立骑行,又能组合衔接成覆盖短、中、长不同里程的线路,为参赛者和骑行爱好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空间。

四是文化氛围浓。堤顶路沿线驿站,可提供休憩补给、应急保障等服务。堤顶路与孝贤阁、王庙镇旧城海子、鱼城镇桃花源、谷亭八里湾梨园等景区相联,沿途开发有特色餐饮、露营、垂钓基地,可体验孝贤文化、运河文化、湖渔文化、民俗文化等。

济宁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介绍一下2025第七届朝圣之路自行车系列赛——“鱼米之乡 孝贤故里”环鱼台100公里挑战赛的赛事准备工作。

高 南

鱼台县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在朝圣之路骑行赛的筹备过程中,以“零失误、零隐患、零投诉”为目标,通过系统化、精细化、协同化的筹备举措,全方位保障赛事顺利举办,具体如下:

一是专班化推进,构建高效统筹体系。成立了由教体、公安、交通、卫健等多部门骨干组成的赛事专项工作组,将赛程划分为接待服务、竞赛组织、安全保障等三大核心板块。建立“日调度、周复盘”机制,对运动员报到、赛事检录、颁奖仪式等6个关键节点制定责任清单,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

二是预案式保障,织密风险防控网。围绕赛事全流程编制三项专项保障方案:交通保障方面,联合交警部门规划“核心管制区+外围疏导区”,制定赛事期间交通分流方案,在主要路口设置4个临时信号灯;食宿安全方面,市场监管局提前对50余家供餐单位进行“明厨亮灶”改造提升,建立食品原材料溯源体系,确保每餐次必检;医疗保障方面,配置4辆救护车、4个移动医疗点,联合县总医院开辟绿色急救通道,并针对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全方位筑牢安全屏障。

三是精细化服务,提升赛事品质体验。在路域环境维护上,城管部门对赛道沿线100公里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灯等设施进行专项整治,完成6处路面坑洼修补;志愿者服务方面,从全县招募20余名专业志愿者,开展急救技能、赛事引导等2轮专题培训。此外,还在赛道沿线设置特色文化展示点,融入鱼台孝贤文化、龙虾美食等元素,让参赛者在竞技之余感受鱼台魅力,切实将赛事打造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来源:济宁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