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央视曝光了水果行业乱象:一些商家通过贴外文标签等方式,将普通水果包装成“进口高端货”,误导消费者并高价销售,例如部分713元一个的“日本静冈蜜瓜”、120元一斤的“晴王葡萄”、468元一个的“太阳之子芒果”等,而目前我国允许从日本进口的水果仅有苹果和梨两
近日,央视曝光了水果行业乱象:一些商家通过贴外文标签等方式,将普通水果包装成“进口高端货”,误导消费者并高价销售,例如部分713元一个的“日本静冈蜜瓜”、120元一斤的“晴王葡萄”、468元一个的“太阳之子芒果”等,而目前我国允许从日本进口的水果仅有苹果和梨两种,其他的大部分为假货。
我们知道,想要把水果价格卖得更高,就要在质量上进行把控,建立具有代表性的水果品牌,但“贴洋标”的本质,是利用消费者对进口水果的盲目信任,从而实现虚假的品牌溢价,这种看起来具有短期利益的行为,实际是对国产水果品牌化的阻碍。
对消费者而言,高价买到的可能是普通品种,从而丧失对品牌的信任,进一步对国内后续发展起来的优质品牌水果失去信任;
对果农而言,跟风种植“冒牌货”导致品种同质化,最终陷入价格战;
对于采购商来说,会遇到部分供应商打着进口水果或进口种苗的旗号,高价销售普通品种,而采购商花了钱,却买回了假水果或者假种苗;
而对整个产业来说,这种投机行为挤压了真正用心做品质的种植户的生存空间。
其实,许多被冒充的“进口水果”,在我国早已有改良后的相似品种。例如在一亩田平台,就有大量本地基地种植的网纹瓜,大小和品质不同,价格也不同,可以根据不同渠道进行选择,其品质、外观、甜度也能达到日本静冈蜜瓜同等水平,甚至更好。
同时,在甜瓜方面,还有近几年火爆的玉菇甜瓜,被誉为甜瓜中的“爱马仕”,凭借其独特的口感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其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现在在山东、海南、上海等地都有规模化种植。
在葡萄领域,日本阳光玫瑰晴王曾被视为高端象征,而如今引进改良种植的国产阳光玫瑰已占据市场主流。根据一亩田平台2024年各品种葡萄采购热度来看,阳光玫瑰仍旧是消费市场最受欢迎的,种植户反馈,今年云南建水的精品货收购价依旧在每斤40元左右。
除此之外,我国的葡萄新品种也在不断涌现。例如由阳光玫瑰与魏可葡萄杂交培育的“浪漫红颜”葡萄,经过多年适应性改良,逐渐在江苏、河南、浙江、山东等地规模化种植,色泽鲜红、果皮薄且无涩味,单粒重量更是超越阳光玫瑰,亩产约1500斤,在一亩田收购价格能达到10元/斤。
还有由我国自主杂交选育而出的“金之星”葡萄,刚进入市场不到2年,口感脆甜,纯甜香浓,市场价达120元以上,目前已在山东、陕西、河南等地建立种植基地。
贴一个外国水果的牌子,就能把同样的水果卖出几十倍的价格,这种现象也说明,我们的国产水果在标准化、品牌化和精品化方面还有发展空间。完成从“高产”向“高质”转型,才能真正做好优质水果,卖出好价钱。
近年来,越来越多产区开始重视品种权保护、品牌化运营。到今年我国已有超过2500个国家认证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包括烟台苹果、赣南脐橙、东港草莓等,这些区域优势品种也的确在市场上有更高的售价,且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品牌买单。
因此,对于种植户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农产品品质,选择更加优良的品种,科学种植;
其二要标准化,例如广东徐闻的菠萝将糖酸比稳定控制在14:1,从而打造出值得消费者信任的区域优势品牌;
在销售环节,提前布局,拓宽渠道,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例如一亩田就对此创建了数字化产销和代卖平台,助力农产品高效地买卖。如何摆脱看天吃饭的命运,种得更好、卖得更贵,需要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
来源:一亩田农业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