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双方各自的发言来看,他们都认为此次通话具有实质性且非常坦率。所谓的实质性,说白了就是他们的谈话触及到了核心议题;坦率则说明双方存在分歧,这是国际上常用的外交辞令。
各位朋友,大家好。
北京时间昨天(5月19日)晚上10点,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了电话交谈,结果如何?
根据双方各自的发言来看,他们都认为此次通话具有实质性且非常坦率。所谓的实质性,说白了就是他们的谈话触及到了核心议题;坦率则说明双方存在分歧,这是国际上常用的外交辞令。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分析双方在哪些问题上触及到了问题的本质,又在哪些问题上存在分歧。
01
首先,在“二普”此次通话前,美国的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曾表示,此次通话一定会成功,结果是否真的如此?
虽然特朗普通话结束后表示,俄乌将立即开始谈判,并急忙与一众欧洲国家领导人,包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但根据我个人分析来看,此次“二普”通话对特朗普来说是失败的,对普京而言则是成功的。
如果双方的讨论确实触及了实质性问题,那么普京提出的一些问题多数是特朗普难以回答和解决的,这也导致双方出现分歧。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声称俄乌将立即开始会谈,其实是采取了“金蝉脱壳”的策略,即明知无法解决实质问题,不如直接避开该问题。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提出俄乌将开始谈判后,紧接着就将“球”踢给了欧盟,称俄乌问题本质上是欧洲的问题,美国不介入可能会更好。
至于我为何说,此次通话对特朗普来说是失败的,请看我下面的分析。
首先,虽然普京在通话结束后提出,愿意与乌克兰共同就未来可能达成的和平条约起草备忘录,但也明确表示,俄乌和谈的前提是必须消除导致俄乌爆发军事冲突的根源。
换言之,尽管整个通话持续了两个小时,但触及到的实质性内容,其实只有普京提出的消除俄乌冲突爆发的根源,才能展开和平谈判。
正如我昨天文章中所提到的,普京的要求主要有三个。
第一,乌克兰永久不能加入北约;
第二,乌克兰应该进行大规模的去军事化、去纳粹化;
第三,乌克兰的土地上不能有外国军队。
此外,昨天(5月19日)普京可能也在通话中提出,北约不应大规模扩张,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这些要求是特朗普之前历任美国总统绝不会接受的,因为这触及了美国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根本战略利益。
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三十多年前,当我还在欧洲求学和工作时,每天晚上在电梯里听到的都是欧盟和北约的东扩。当时我还年轻,尚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而且彼时双方许多矛盾还未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但五六年后回头一看,我们已经能够预见到其中潜藏着的重大危机,果然这一危机在2003年乌克兰选举亲俄与亲乌力量的冲突中初露端倪,并一路激化,最终导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军事行动。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无疑是一次侵略行为,是对一个主权国家赤裸裸的侵略。但问题是,如果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北约能够打败俄罗斯,那么历史将会成为胜利者的叙述。
现在既然美西方无法打败俄罗斯,那么作为“胜者”的俄罗斯,自然就会重新提起当年的问题。
坦率地讲,俄乌问题并非仅通过乌克兰是否、何时以及以何种方式加入北约就能解决,其核心在于,北约是否可以不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同时欧洲的安全秩序需要由西方和俄罗斯“平分天下”。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这三年多的俄乌战争对西方、乌克兰而言,实际上是打了个寂寞,因为普京提出这三大要求的底气并没有改变。
事实上,无论是特朗普还是他的副手万斯,早先都曾明确表示,“这场战争既不是他们的战争,也不是美国的战争”。
从中也不难看出,特朗普与拜登、奥巴马、小布什以及克林顿等人的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共和党内部的主流与“特朗普们”的价值观也是不同的。
正因如此,特朗普昨天(5月19日)对美国记者明确表示,“这既不是我们的战争,也不是我的战争”,其实就体现了他在价值观上,与美国主流价值观、西方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完全背道而驰,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当下的美国,已不是当年的那个美国了。
既然如此,从战术层面来看,由于道不同,所以不相为谋。
这里的“不相为谋”并非指特朗普个人与普京之间的不合,而是指特朗普与其前任的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主流政客们不合。
由此,正是特朗普的出现,使得普京以及在其领导下的俄罗斯,能够在经历了三年多的俄乌战争后,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因此,当我们深入探讨到问题的本质时,实际上我们对于俄乌战争是否能够结束、以何种方式结束,以及其背后折射出的深刻问题、我们对未来世界的前瞻,也许相当一部分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02
现在,让我们回到昨天(5月19日)特朗普与普京通话之后,可以用“倒吸了一口冷气”来形容。
既然这样,价值观与我不同,关我何事?
于是,特朗普与欧盟领导人进行了通话,也就是与德国、法国等进行了集体通话,随后特朗普又与泽连斯基进行了通话。
通话结束后,特朗普会见了记者,他在与美国记者的交谈中表示,这场战争既不是他的战争,也不是美国的战争;他还说,如果美国当初没有介入这场战争,情况会好很多。
所有的这些意味着什么?
第一,意味着特朗普在俄乌战争问题上,已经无心恋战。当然,普京方面也给了他一定的面子,没有跟他撕破脸。
对普京而言,所有的这些潜台词就是告诉特朗普,让他不要趟这个浑水,不要管这件事,既然这件事与他无关,那就让俄罗斯自己来解决。
“只要你不来干预我,不帮乌克兰,那就是在帮我。”这是普京向特朗普明确释放的信号。
当然,原话不一定是这样,但特朗普这个聪明的人,完全能够理解其中的深意。
第二,普京还向特朗普释放了一个潜台词,即“既然这件事情你不管了,我也不会责怪你,而且我根本不在意你在这件事情上的作用,只要你别插手就好”。
因此,普京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让特朗普远离这场纷争,让他个人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可;而特朗普的任务是,游说欧盟和北约不干预这件事情。
下一步,如果俄乌之间要展开谈判,很可能会在没有美国的强力介入下,进行谈判。
接下来,我们就要关注欧洲国家和北约的动向。
坦率地说,北约的可靠性也大不如前,它已不再是三年前俄乌战争爆发时的北约。变化的原因并非仅限于北约秘书长的更替,而是因为美国领导层的变动。
因此,乌克兰能够依靠的,除了欧洲三个国家——英国、法国和德国之外,还有欧盟。
但是,欧盟本身并不具备军事领导能力,正如美国所言,它也没有实力地位。
英、法、德这三个欧洲国家是否愿意,或者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从道义、政治和战略层面,乃至军事和武器上,全方位支援乌克兰,这就取决于这三个国家领导人的行动了。
对于乌克兰来说,美国的支持早已经靠不住了。
但坦率地说,我对于欧洲这三个国家是否能站硬起来、站起来,勇敢地采取行动,我并不是很有信心。
既然如此,世界可能不得不接受一个无奈的现实,就是这场战争可能会以俄罗斯的胜利,至少是阶段性胜利而告终。
这在人类的近代史和当代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其后果可能不仅会超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甚至会超过任何一场战争。
而且21世纪的20年代才刚刚过半,我们目前难以想象在未来的20~40年间会发生什么。
但可以确定的是,世界底层架构正遭受剧烈冲击,而这种冲击的直接动因,源自科技革命。
而科技革命将不断向上传导,传导至经济领域,会加剧贫富差距;进一步传至社会领域,则会引发公众的极度焦虑、迷茫与骚动;再传导到西方国家国内,可能会引发无数场革命。
革命可以分为两类:对内和对外。
对内,将不断产生通过民主选举上台的民粹主义领导人,乃至极右翼领导人,从而带来我们称为社会革命或社会动荡的结果。
对外,则可能导致威权主义的兴起,因为威权主义才是阶段性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而恰恰在西方社会内部,从美国到欧洲,如德国的选择党等,恰恰是在策略性、阶段性方面,能够解决问题的。
因此,威权主义的盛行恐怕会成为未来20~40年内不可绕开的世界趋势。
俄乌战争不但是给俄乌定乾坤,也是给欧洲大陆定乾坤,甚至在某种程度是给人类的体制较量,阶段性和策略性地定了一个乾坤。
未来的世界向何处走?我们仍需观察并深入底层思考。
我们还需要尝试站在更高的层次进行前瞻性研究,争取能够为人类社会未来30~40年,甚至50年提出解决方案。
在2025年这个时间节点,我们目前只能做出这个研判。
这一研判,我认为正是处在历史拐点上的关键研判,其意义远超过俄乌战争本身的输赢。
#与特朗普通话后普京态度为何转向##美俄美乌总统分别通话释放哪些信号##
来源:邱震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