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一名朝鲜叛逃者通过西方媒体爆料,揭开了朝鲜援俄部队“暴风军团”的内幕。这支部队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战场上表现抢眼,但伤亡惨重,背后还有不少让人深思的故事。
朝鲜半岛的局势一直是个国际热点,尤其是最近几年,俄乌冲突把朝鲜军队的动向推上了风口浪尖。
2024年,一名朝鲜叛逃者通过西方媒体爆料,揭开了朝鲜援俄部队“暴风军团”的内幕。这支部队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战场上表现抢眼,但伤亡惨重,背后还有不少让人深思的故事。
这位叛逃者叫金永哲(化名),1990年出生在朝鲜咸镜北道一个偏远小村庄。那里条件艰苦,物资匮乏,村里天天通过广播宣传金氏家族的伟大,学校墙上全是领袖画像。
从小被洗脑的他,17岁时被征召入伍,加入了朝鲜人民军。因为表现不错,他被选进了精锐部队“暴风军团”。这支部队在朝鲜可是出了名的硬骨头,选拔严格,训练强度高到变态,号称是铁血部队。
金永哲在“暴风军团”里待了好几年,见识了部队的真实面貌。表面上士兵们喊着口号,个个忠诚得不得了,但实际上物资短缺严重,普通士兵吃不饱饭,军官却能享受特权。
时间久了,他心里开始犯嘀咕:这跟宣传的完全不一样啊。到了2010年代中期,他在边境执勤时,终于下定决心跑路。他冒着被枪毙的风险,翻过铁丝网,游过冰冷的图们江,逃到了韩国。
到了韩国后,金永哲先是被情报部门盘问了一番,还接受了心理辅导,慢慢适应了新生活。后来,他开始通过媒体讲自己的故事,尤其是“暴风军团”的那些内幕。这才让外界知道了不少朝鲜军队的秘密。
他的经历不是个例,但因为他来自精锐部队,又赶上援俄这档子事,爆料的分量格外重。
2024年,俄乌战争打得不可开交,俄罗斯那边压力山大,朝鲜趁机跳出来支援,派出了“暴风军团”。这支部队为啥有名?因为他们的战斗精神太硬核了。
金永哲透露,士兵们从小就被灌输“忠诚至死”的理念,枪里永远留两颗子弹:一颗打敌人,一颗留给自己。意思很明确——宁可战死,也绝不受俘。这不是喊口号,而是真干得出来。
“暴风军团”被派到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参战,这地方地形复杂,天气恶劣,乌克兰军队又装备精良,按理说对朝鲜兵是个大挑战。但他们到战场后,居然展现出了不俗的适应能力。
金永哲说,这帮人用的是“三三制战术”,简单来说就是三个人一组,互相掩护,轮流前进。这种打法在朝鲜军队里练得滚瓜烂熟,到了库尔斯克的村庄争夺战里特别管用。
他们往往趁着浓雾或者夜色靠近敌方哨所,动作快狠准,很快就能抢占关键位置。比如在库尔斯克州的一些小规模战斗中,“暴风军团”就靠这套战术打得乌克兰军队有点措手不及。
韩国军方和西方媒体分析,他们的战术执行力很强,能迅速调整策略,哪怕面对火力压制也不乱阵脚。这跟他们平时的高强度训练脱不了干系。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伤亡数字吓人。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说,朝鲜军队在库尔斯克阵亡超过3000人;韩国军方估计至少1100人没了命。金永哲解释,这不是他们打不过,而是因为他们根本不退,哪怕炮弹雨点似的砸下来,也会硬着头皮往前冲。
为啥这么拼命?一方面是训练和思想灌输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有现实压力。朝鲜士兵知道,投降或者被俘回不去,后果可能是家属受牵连,甚至自己被当成叛徒处理。
所以对他们来说,死在战场上反而是最“光荣”的选择。这种打法让俄罗斯高层挺满意,但也让外界看了直摇头——这哪是打仗,简直是拿命填。
“暴风军团”的表现让不少人好奇:朝鲜军队到底有多能打?从金永哲的爆料和公开信息来看,他们的战力还真不能小看,但也有明显短板。
首先,朝鲜军队的纪律性没得说。士兵从小被教育要绝对服从,哪怕任务再危险也没二话。“暴风军团”这种精锐部队更是把这点发挥到极致。
金永哲提到,他们训练时经常几天不睡觉,扛着装备跑几十公里,体能和意志力都拉满。到了战场上,这种硬气就成了优势。比如在库尔斯克,他们面对乌克兰的无人机和炮火时,依然能保持队形,执行命令一丝不苟。
再一个,他们的战术虽然简单,但实用。像“三三制”这种打法,不需要高科技装备,靠的就是配合和速度。俄罗斯媒体甚至夸他们“低成本高效率”,意思是花小钱也能办大事。这跟朝鲜长期资源匮乏、只能靠人力的国情挺吻合。
不过,硬骨头也有软肋。朝鲜军队的装备老旧是个大问题。金永哲说,他们用的枪很多还是苏联时期的库存,保养也不好,弹药经常不够。
到了库尔斯克这种高强度战场,面对乌克兰的现代化武器,他们明显吃力。西方媒体报道,有些朝鲜士兵甚至得捡敌方的装备来用,可见后勤有多拉胯。
还有就是伤亡高得离谱。韩国军方分析,“暴风军团”在库尔斯克的损失率比俄罗斯正规军还高。除了战术原因,医疗保障跟不上也是关键。
受伤的士兵基本没啥救治条件,很多是直接死在战场上。金永哲回忆,他在部队时就见过不少人因为缺药或者营养不良倒下,这毛病显然带到了俄罗斯。
跟俄罗斯和乌克兰比,朝鲜军队的差距主要在科技和灵活性上。俄乌双方都有无人机、卫星侦察这些高科技玩意儿,能远程打击,还能实时调整战术。
朝鲜兵靠的是肉搏战和意志力,碰上现代化战争有点像冷兵器打热兵器,拼得再狠也容易吃亏。但反过来,他们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又让对手头疼,毕竟谁都不想跟一群“疯子”硬碰硬。
总的来说,朝鲜军队的战力有点像一把双刃剑,能打硬仗,但短板太多,撑不了持久战。金永哲的爆料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们不是弱鸡,但也远没到无敌的地步。
“暴风军团”上了战场,国际社会炸开了锅。韩国、日本、美国这些国家反应最大,毕竟朝鲜直接参战不只是俄乌的事,还牵扯到东亚局势。
韩国是最坐不住的。2024年底,韩国媒体爆出朝鲜可能再派第二批援俄部队,里面还有不少自愿参军的工人和农民。参军的好处是家属能享受“干部待遇”,比如分粮食、住好房。
这消息让韩国政府急了,他们担心朝鲜和俄罗斯越走越近,会给自己后院埋雷。韩国军方还公开警告,别低估朝鲜军队的战斗力,尤其是“暴风军团”这种精锐。
美国带头跳出来骂,说朝鲜这是“非法军事干预”,还拉着联合国开了好几次会。西方媒体则把焦点放在了伤亡数字上,《纽约时报》直接发文分析,朝鲜兵为啥死得那么惨,结论是战术太死板、装备太烂。
制裁自然少不了。美国和欧盟又给朝鲜加了一堆新制裁,但效果嘛,大家心里都有数——朝鲜早就被制裁得皮实了,估计不在乎这点压力。
俄罗斯这边倒是挺开心。普京政府公开表扬朝鲜盟友“可靠”,还加大了对朝鲜的粮食出口。俄媒报道说,“暴风军团”的表现让俄军压力减轻了不少,尤其是在库尔斯克这种胶着地带。
有分析认为,俄罗斯可能是想用朝鲜兵当炮灰,省自己的部队,这也解释了为啥伤亡数字没人管。
“暴风军团”的事还没完。金永哲在韩国一直盯着战局,通过媒体发声。他觉得自己有责任让大家知道战争的真相,尤其是那些士兵的处境。
他说过一句话挺扎心:“他们不是英雄,也不是疯子,就是一群被逼到绝路的人。”这话听着简单,却挺能让人琢磨。朝鲜兵的拼命劲儿让人佩服,但背后是啥支撑着?是信仰,还是无奈?
战争打到这地步,赢了又能咋样?俄罗斯占了库尔斯克,朝鲜搭进去几千人,值吗?金永哲的故事提醒大家,战争的光环底下全是伤痕,那些喊着口号冲锋的士兵,可能是最没选择的那群人。
“暴风军团”枪里留两颗子弹,宁死不受俘的打法,确实够硬核,但也让人觉得挺悲哀。战争从来不是啥好玩意儿,不管谁赢谁输,苦的都是底下的人。
来源:裂谷长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