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梁文峰不仅成不了首富,他还很有可能昙花一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0 17:30 1

摘要:是谁用19个月时间,把550万美元变成300亿,5000多倍的利润在19个月内完成?他的赚钱速度超过钟睒睒、马化腾、马云、巴菲特、马斯克、比尔盖茨等一众富豪。老美称他的公司价值有望达到1500亿美元,这样的话,他的身价将超越一众富豪成为中国首富。而此人竟是这位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是谁用19个月时间,把550万美元变成300亿,5000多倍的利润在19个月内完成?他的赚钱速度超过钟睒睒、马化腾、马云、巴菲特、马斯克、比尔盖茨等一众富豪。老美称他的公司价值有望达到1500亿美元,这样的话,他的身价将超越一众富豪成为中国首富。而此人竟是这位比马化腾长得还要斯文的浙大学子,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峰。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

但在我看来,梁文峰不仅成不了首富,他还很有可能昙花一现,最后被汹涌的后来者淹没于AI创业的大潮之下。这不是我个人好恶的揣测,而是经济学规律和商业逻辑限定下的大概率事件。所以,对纯粹商业原理感兴趣的,可以点上关注,让我们开启一段纯理性的推导之旅。后面的内容有点烧脑,还将涉及一些专业知识,望大家集中精力,站稳扶好。

首先,梁文峰的DeepSeek从项目成立,到估值300亿美元只用了19个月的时间,只投入了550多万美元。经济学发现,超额利润只能来自垄断,没有第二种可能。19个月时间,把550多万美元变成300亿,5000多倍的利润在19个月内完成,算不算超额利润,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是垄断利润,就一定会随着垄断的消失而消失。上面这些都好理解,不好理解的是后面这些关于垄断的概念。

DeepSeek

很多创业者对垄断的理解是不完全的,广义的垄断包含在商业资源的方方面面。主要的垄断形式有权力垄断,也叫暴力垄断。比如中烟草、中石化、中电信等行业,它只准一些人干,其他人干了就将遭受暴力制止。历代的盐铁专卖,老上海滩那些帮会控制的行业也是属于这种性质的垄断。还有一种垄断叫技术垄断,专利保护,以及像云南白药、片仔癀,或者制茶、酿酒这种其他人无法获取的技术也可以形成垄断。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公司没有什么独家的技术,但他就是很赚钱,那是因为他们拥有了一些关于经营管理的技术,这其实也是技术垄断的一种,比如美国可口可乐就属于这种。

酿酒属于技术垄断

还有资源垄断,一些人拥有其他人拿不到的资源,他也能获得超额利润。比如你在市中心有间当道的店铺,拥有一座锂矿,长得特别漂亮等等,都能因垄断了一些别人没有的资源而获得超额利润。我在武夷山认识一个农民,他在武夷山脚下的一个坑涧里有一块不足100平方米的茶园,这块地每年能为他创造120多万的收入,这也是资源垄断的超额利润。时间也会形成垄断,有些行业需要很久的时间投入才产生价值。有人20年前存放了一批酒,而那时候没有人干这个事,20年后,等他的酒卖成天价的时候,其他人只能干瞪眼。张一鸣13年前开始干短视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赚钱,其他人也没管他,等他开始赚钱了,没几年就成为中国首富,其他人也想去干的时候,他们可能也要花5、6年的时间去沉淀,去追赶,而这5、6年时间就是他赚取超额利润的时间。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

还有一种垄断叫自然垄断,这种垄断是自然形成的,一个行业里面只能有一两家企业,后来的企业无法进入。比如微软的WINDOWS一旦用开了,第二个操作系统就成长不起来了。还有你们小区的自来水和供电、供气,第一家一旦进入,就不可能有第二家进来了。总结一下,垄断的主要形式有:权力垄断、技术垄断、资源垄断、时间垄断和自然垄断。我们来看看梁文峰在未来几年里将拥有哪些垄断。

垄断

权力垄断他是不可能有的了,因为没有只准他干AI,而别人不准干的规定。资源垄断他也是没有的。时间垄断也不存在,因为AI团队不靠时间积累来出成果。Open AI2015年才开干,梁文峰更是只用了19个月就创造了惊人财富,而百度从2010年就正式布局AI了,砸了15年的时间,超千亿的资金,却不如这两家后起的新人。这说明什么?这说明AI的成果不靠时间和资金的堆积。你能用19个月时间干出来的事,后来者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再来看看他是否拥有自然垄断的属性。AI不像WINDOWS,安卓那样具有平台属性,也就不可能把人们绑定在一个生态系统里面无法离开。他只是一个工具,人们可以随时更换。所以他不具有先入为主的排他性,无法排斥后来者的进入。

AI

最后来分析他是否具备技术垄断的特性。很多人以为,一个AI牛不牛X,主要是看开发团队的技术牛不牛X。但其实,主要靠的不是技术,而是运气。现在,没有人知道AI大模型的哪种算法,哪个架构是正确的路径,所有这些路就像大雾中的迷宫一样,没有人看得清,只能摸索着往各个方向试探。这就是为什么像谷歌、微软、亚马逊、百度、阿里这些高投入,大团队的公司反而没找到出路的原因。到目前为止,成果最好的AI团队者都是一些小团队和初创团队。绝对不是因为他们比那些大团队的技术更牛X,而只是因为他们数量多,无数的小团队都在朝四面八方探索路径,我们看到的只有那几个恰巧碰到最佳路径的幸运儿,还有千千万万的小团队迷失在歧途中。所以,小团队出成果,这是概率上的必然,而不是技术上的先进。

AI

如果我们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俄罗斯做一对比也能发现这个现象。我们都在寻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路径,俄罗斯的方法是,先由高层设计好一条路径,然后至上而下的让所有人沿着这条路前进。很显然,他们没有找到那条最佳的路径。而我们却是让大家摸着石头过河,几代创业者都在朝各个方向探索路径,有很多人走错了方向,也付出一些代价,但总有人能碰到那条最佳的出路,于是,走错了的,和后来的人就可以沿着这条路继续向前。所以,吴晓波总结我们的改革开放是自下而上往前推进的。

吴晓波

我知道,说AI成果靠碰运气的这个观点很难让人接受,所以我愿意为此多说明一下,要不然你们是不会服的。如果是要探明一些深埋地下的矿藏,那么1万个小学生也比不过一个由专家教授组成的团队,但如果是要在一片原始森林里寻找出路,那这1万个小学生找到出路的概率一定比那个专家教授的团队要大得多。

所以我认为,DeepSeek不具备长期的垄断护城河,他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另一个运气更好的团队替代。不过这个团队极有可能还出现在我们中国。这绝不是我理想化的安慰,而同样是基于概率得出的结论。因为中国人多,创业团队也多,正在从事AI开发的小团队更多。数量上的优势就能推导出概率的必然。

最后,厌倦了鸡汤和情绪判断,对经济学和商业的纯理性推导感兴趣的,记得点上关注。

deepseek

来源:全说商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