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命之树蔓延而上,直抵楼顶,通透的玻璃幕墙将室外的光影与室内的绿植巧妙交织,一旁,蝴蝶花墙破茧而出,营造出一派和谐共生的景致。很难想象,这片生机盎然的“绿洲”,竟藏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商业办公楼中。这里,正是杭州伍衍生命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伍衍生命”)
世界浙商客户端讯(记者 卢熙润)生命之树蔓延而上,直抵楼顶,通透的玻璃幕墙将室外的光影与室内的绿植巧妙交织,一旁,蝴蝶花墙破茧而出,营造出一派和谐共生的景致。很难想象,这片生机盎然的“绿洲”,竟藏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商业办公楼中。这里,正是杭州伍衍生命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伍衍生命”)打造的3000平方米生命科学中心所在地。
生命健康产业关系人民健康福祉。《“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早已明确规划,到203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16万亿元。在“健康中国”的新引擎下,万亿健康市场正蓄势待发。
作为一家以功能医学和再生医学“双核”驱动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平台,伍衍生命国际健康产业集团(以下简称“伍衍生命”)从四川启航,将发展的新坐标落在浙江杭州,开启健康管理的全新探索。
细胞科技,开启健康之路
健康之路该如何走?伍衍生命给出的答案之一是,细胞科技。
“只要做健康管理,都绕不开‘细胞’这个主题。”作为一名在细胞科学领域从业20年的行业专家,伍衍生命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李俊认为,细胞科技与健康管理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
生命始于细胞,健康源于细胞。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伍衍生命应运而生。
“传统的健康管理模式,往往侧重于疾病发生后的治疗,而忽视了细胞层面的早期干预与预防。”李俊说,“像我们家族有遗传性高血压,我弟弟已患有高血压,而我因长期进行系统管理,至今血压正常。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定要坚持沿着细胞科学的路走下去。”
创立之初,伍衍生命便已取得国际细胞与基因治疗学会(ISCT)会员资格,这奠定了企业以细胞科技为基础的发展之路。
2020年,伍衍生命成功通过美国血液与生物治疗协会(AABB)认证,并连续三次通过审核。这意味着伍衍生命在细胞制备、储存和发放环节均达到国际标准,有力保障了细胞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可追溯性。
“技术落地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最大的挑战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开发特有的治疗新技术,让更多人享受新技术带来的福利。”李俊透露,早在2020年,伍衍生命便开始布局,与高校或研究中心展开合作,打通“产学研用”路径。
眼下,伍衍生命与江苏大学药学院共建的再生医学研究中心,正在研究帕金森干细胞治疗技术。“这项技术有望在年内拿到IND(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批件,我们期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向市场,让更多患者受益。”
从上游储存,到中游研发、制备,再到下游应用,伍衍生命以细胞科技为突破口,构建了健康管理新模式。其打造的“生命银行”正从源头着手,制定涵盖细胞营养、细胞环境到细胞支持的综合健康管理方案,为健康保驾护航。
依托强劲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丰厚的医疗资源,2024年12月,杭州伍衍生命正式开业。这里全新落成的符合AABB标准的细胞实验室,是浙江省首家成功引入全自动干细胞培养设备的细胞实验室,且开创性地采用了更贴合人体复杂生理环境的3D培养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2D培养,3D培养技术能更真实地模拟人体环境,使细胞在体内发挥更好的修复作用,存活时间也更长。”李俊介绍,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让干细胞疗法的临床应用成为可能。
当下,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正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在审评审批机制方面,国家药监局联合多部委推进审评审批改革,针对细胞基因治疗(CGT)、创新药械设立“特殊通道”,缩短研发周期30%以上。细胞治疗,这一曾经被视为科幻概念的医疗技术,正从科研探索走进现实,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AI赋能,定义健康管理新模式
细胞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健康管理?关键在应用。在杭州,伍衍生命正以“AI+功能医学”,重新定义生命健康管理的未来。
用户佩戴“耳机”躺卧15分钟后,第七代CDR认知功能数字诊断仪可通过精密传感器和算法,快速采集并分析人体多项生理指标数据,形成多维度的健康评估报告。
面对庞杂的数据,AI如同“智慧大脑”,将用户过去三年的健康档案与当下检测结果进行整合分析,不仅能识别潜在疾病风险,还能基于医学模型预测未来三年的健康趋势,进而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以多囊卵巢综合征为例,表面上是妇科问题,但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有关。这类病症若想治愈,需要妇科、内分泌科医生的协助。”杭州伍衍生命行政总裁刘子翀介绍,“而AI就像一个全科医生,通过模拟不同的治疗方案,我们可以精准调控血糖,观察治疗效果。”
AI技术的应用离不开数据的支撑。伍衍生命联合美国哈佛大学、布朗大学、梅奥医疗集团等国际顶尖机构,共享超1500万例慢病管理数据库,为诊断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与前沿的医学依据。依托这些数据资源,AI技术不仅能辅助疾病风险预测,还能在细胞治疗领域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模拟不同干细胞治疗方案的作用路径与再生机制,AI能为细胞培养与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助力优化治疗方案。
此外,在细胞科技产业链上游,生产环节同样融入了智能基因。全自动3D细胞培养仪通过精密算法实时调控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精准模拟人体微环境。这些智能化设备与AI系统协同运作,保障细胞培养过程的标准化与高效化,为细胞科技的临床转化筑牢技术根基。
从检测、生产到诊断,伍衍生命以AI技术为辅助,构建了覆盖基因医学、再生医学、功能医学等全链路的智能健康解决方案。
“针对肝癌、胃癌风险,我们开发了DNA甲基化检测技术,利用AI和再生医学细胞模拟,可提前发现癌变倾向,降低肿瘤发生风险。”刘子翀表示,未来,杭州伍衍生命将全面启动数字健康、数字诊疗,打造AI驱动的健康管理模式。
预防先行,打造中国式功能医学
预防先于治疗。功能医学是伍衍生命健康管理的核心所在。
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相似,基于美国梅奥医疗集团的功能医学体系也注重寻根溯源。它将人视为一个整体,以人的基因、环境、饮食、生活方式、心灵等共同组成的独特体质作为治疗依据,而非仅仅治疗疾病的症状。
“就像中医里‘千人一方不如一人一方’,功能医学也是如此。”在刘子翀看来,基于功能医学的健康管理是专属化、定制化的,而个性、精准、全面正是伍衍生命的关键词。伍衍生命将前沿基础研究成果与个体体征结合,提供精准的健康评估和干预;以基因和环境独特性为基础,强调个体性;从整体医学观出发,把每个人当作健康管理的核心。
如何让功能医学本土化?伍衍生命推出分阶段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孕前至12岁的生命起点护航阶段,通过胚胎干细胞质量评估、儿童过敏原基因组优化、天赋基因检测等,帮助家长建立培养及教育方向。
“基因是一把‘枪’,生活方式是扣动这把‘枪’的‘扳机’。”刘子翀介绍,对于30岁至50岁的人群,以基于肠道菌群宏基因检测的代谢综合征干预为主,结合功能医学,提供以预防和抗衰为主的健康管理方案。
针对50岁以上的人群,伍衍生命则结合端粒酶激活疗法和免疫细胞存量预警系统,为客户提供完整的退行性疾病干预方案,延缓身体机能的退行速度。
如今,走进杭州伍衍生命,门诊、理疗间、实验室等一应俱全,涵盖细胞储存、健康评估、健康管理三大板块,提供干细胞储存、功能医学检测、慢病管理、细胞抗衰等九项业务,通过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评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帮助其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实现未病先防,尽可能扭转“已病”,达到小病快治、慢病精调、大病指导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伍衍生命的诸多业务中,并不包含检测服务。“我们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刘子翀解释道。
全链布局,扬帆世界之海
“选择杭州,是基于区位优势与工业、商业资源,以及市场辐射力等多重考量。”谈及为何将新一站落户杭州,杭州伍衍生命常务总裁贺江伟表示。
与其他机构不同,伍衍生命拥有细胞存储、细胞研发及制备等健康管理全产业链。集团旗下拥有四川伍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伍衍生命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成都中美瑞辰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成都中美瑞辰综合门诊部有限公司以及杭州伍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伍衍生命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杭州伍衍生命之光综合门诊有限公司。
在科研与产业设施方面,伍衍生命在中国四川和美国罗得岛州分别设立了细胞研究中心,并在成都建成了通过AABB认证的细胞研发与制备中心,同时配套功能医学中心、慢病管理中心、高端私立医院和生命会所,为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了硬件支撑。
“多对一”服务也是伍衍生命的特色之一。企业汇聚了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功能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心血管病学、神经学、慢病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中国优秀博士专家团队,以及美国临床医学院院士。他们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客户量身定制专属健康管理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健康需求。
“我们的健康管理师需要了解再生医学,同时学习功能医学管理,还要提供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这需要从服务机制、专业机制、视野认知等多方面进行培训。”贺江伟介绍,目前,伍衍生命采用“以训代练”的方式培养专业人才,四川公司为杭州公司提供人员培训支持,确保各地员工都能具备专业的服务能力。
“永续家族生命之光。”正如企业使命所言,伍衍生命聚焦企业家等高净值人群,已推出肝治疗“保肝1号”、细胞美容“绝色”、改善睡眠“脑安康”等产品。截至目前,伍衍生命已累积1万多名健康管理会员,拥有8000余例健康管理案例。
在杭州的布局,是伍衍生命的关键一步。“大健康产业链将在未来发展中发挥带头作用。伍衍生命等企业作为其中一员,是强链、延链、补链的重要环节。”《中国企业报》集团战略发展中心主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表示,“我们希望医疗机构和健康机构能够支持企业家,做好远期的健康计划。”
据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预测,到2025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17.4万亿元;到2030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29.1万亿元。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大健康相关产品与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正如伍衍生命定下的愿景——“科技向善,健康致远”。未来,伍衍生命将继续打造“长三角健康管理联盟”,建立从检测、诊断、干预、就医、治疗、康养到预防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标准,自杭州扬帆,驶向世界之海。
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