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梅16亿营收港股递表,渠道依赖与红杉撤退如何冲击“梅类第一股”?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0 10:46 2

摘要:2025年4月16日,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冲击中国“梅类第一股”。招股书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按零售额计,溜溜果园2024年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4.9%;在中国梅产品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7%

2025年4月16日,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冲击中国“梅类第一股”。招股书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按零售额计,溜溜果园2024年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4.9%;在中国梅产品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7%


一、从“洗脑广告”到港股敲门:一颗梅子的24年逆袭

1999年,安徽芜湖商人杨帆创立溜溜果园,以青梅加工为核心切入零食赛道。彼时,青梅制品多以蜜饯形式存在,市场分散且缺乏品牌认知。2001年推出“溜溜梅”品牌后,杨帆通过“中国梅”定位,将青梅从传统零食升级为年轻化符号。

品牌破圈的关键转折点出现在2013年。杨幂代言的魔性广告“没事就吃溜溜梅”横空出世,配合社交媒体病毒式传播,让品牌一夜爆红。招股书显示,广告投放当年销量激增200%,营收突破10亿元。此后十年,溜溜梅持续绑定顶流明星,从肖战到时代少年团,精准狙击年轻消费群体,形成“品牌即品类”的市场认知。

图片来源:溜溜梅品牌广告

2022-2024年,溜溜梅营收从11.74亿元增长至16.16亿元,净利润从0.68亿元攀升至1.48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7.2%。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其在中国梅制品市场以7%的份额稳居第一,梅冻品类更以45.7%的市占率碾压传统果冻巨头。这些数据背后,是溜溜梅从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龙头的跃迁。

数据来源:溜溜果园招股说明书

二. 产品矩阵:梅冻能否撑起“第二增长曲线”

尽管业绩持续增长,溜溜梅的“单一品类依赖症”仍是最大隐忧。2024年,梅干零食贡献60.3%的营收(9.74亿元),西梅产品占13.8%,梅冻以25.4%的占比成为新支柱。这一结构虽较2019年(梅类占比超98%)有所优化,但核心品类仍高度集中。

图片来源:溜溜果园招股说明书

梅冻的突围被视为关键战略。2019年推出的梅冻系列,以“0防腐剂+天然果浆”切入健康零食赛道,2024年营收达4.1亿元,毛利率高达47.8%。其成功得益于两大策略:

1.场景化创新:推出电解质冰沙梅冻(运动场景)、乳酸菌梅冻(肠道健康)等功能性产品,拓展消费场景;

2.高端定制:与山姆合作推出“皇梅”礼盒,以49.9元/800克的高端定价打造品牌溢价,上架8天登顶新品热度榜。

图片来源:溜溜果园官网

然而,梅冻的竞争壁垒并不稳固。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已推出同类产品,价格战愈演愈烈。2023年行业均价从20元/500克降至6.9元,溜溜梅虽坚持“不降价”策略,但终端毛利率已从49.2%下滑至47.8%。如何在品质与价格间平衡,成为其守住市场的关键。

数据来源:溜溜果园招股说明书

三、渠道革命:零食量贩店是蜜糖还是砒霜?

溜溜梅的渠道变革堪称“壮士断腕”。2024年,其直销收入占比从25.5%飙升至59.2%,零食量贩店贡献超50%营收,而经销商收入从74.5%暴跌至40.8%。这一转型背后,是零食很忙、赵一鸣等量贩渠道的崛起,以及传统经销体系的式微:通过与量贩店深度绑定(最大客户贡献14.1%营收),企业快速触达下沉市场,2024年新增客户超2,000家;但另一面,前五大客户依赖度攀升至33.1%,导致议价能力削弱,叠加量贩渠道“低价走量”策略的利润挤压效应,渠道红利与风险形成鲜明对冲。

数据来源:溜溜果园招股说明书

与此同时,溜溜梅尝试“高端+平价”双线并行:一方面通过山姆、盒马推出定制化产品,另一方面在量贩店以4.9元/58克的低价基础款跑量。但这种模式对供应链管理提出极高要求——2024年原材料成本占比已达47.7%,青梅收购价三年上涨8.3%,成本压力亟待化解。

数据来源:溜溜果园招股说明书

四、资本博弈:红杉离场与对赌倒计时

溜溜梅的上市背后,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2015年,红杉资本以1.35亿元入股,但伴随2019年A股上市折戟,双方对赌协议触发。2024年,溜溜梅以2.61亿元回购红杉股份,导致现金流承压,同期新增银行贷款3.69亿元。红杉的退出虽获利近1倍,却释放出对行业天花板的谨慎信号。

图片来源:溜溜果园招股说明书

新一轮对赌压力更为紧迫。2024年底,华安基金、芜湖国资以7500万元注资,条件之一是“2025年内完成上市,否则实控人需以6%年息回购股权”。截至2024年末,公司现金储备仅0.78亿元,短期借款达3.12亿元,若上市延期,流动性危机一触即发。

五、结语

这家以“没事就吃溜溜梅”标志性广告语深入人心的企业,在经历2019年A股折戟、红杉资本离场、渠道革命阵痛后,以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7.2%、净利润翻倍的业绩叩响资本市场大门。溜溜果园的上市,既是传统零食品牌拥抱新消费的范本,也是细分赛道龙头突破天花板的突围战。但隐忧同样明显——过度依赖单一品类、成本高企、食安风险等,都可能成为资本市场的估值阻碍。


来源:勤策消费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