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首次分级背后的逻辑

B站影视 2024-12-16 16:27 1

摘要: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是指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不局限于单一行业,能够跨越多个不同的行业领域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相比行业平台或特色平台,平台能力更为强大。从2019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每年公示和发布“双跨”平台企业名单——被业界称

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是指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不局限于单一行业,能够跨越多个不同的行业领域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相比行业平台或特色平台,平台能力更为强大。从2019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每年公示和发布“双跨”平台企业名单——被业界称为“国家级双跨平台”,备受关注。

10月30日,工信部公示了“2024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动态评价结果”共计49家工业互联网企业入选,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天首次将入选平台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级平台10家,B级平台35家,C级平台4家。

平台之所以被称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因为其能集成管理数据、提供分析洞察、整合协同资源、支持应用创新及沉淀传承知识,从而驱动工业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发展。因此平台的能力,往往是工业企业关注的重点。那么,工信部首次对“双跨”平台进行分级,其依据、方法、意义也就是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今年10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将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创新重大机遇,重点强化四个方面,其中包括出台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这意味着,工业互联网在产业政策层面也将有创新发展。

近日,中国工业报专程采访了相关专家和多家入选平台企业,了解2024年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首次分级的背后逻辑,以及“双跨”平台发展的主要趋势。

首次分级 侧重各有不同

2019年11月,工信部首次公布10家“双跨”平台企业名单。当时海尔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东方国信Cloudiip工业互联网平台、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树根互联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INDICS工业互联网平台、浪潮云In-Cloud工业互联网平台、华为FusionPlant工业互联网平台、富士康BEACON工业互联网平台、阿里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榜。

此后,2020年“双跨”平台企业增加到15家。2021年的15家“双跨”平台企业与2020年保持一致,顺序有所调整。2022年“双跨”平台企业增至28家,紫光云引擎UNIPower平台调整出“双跨”名单。2023年“双跨”平台企业新增23家,共计51家。

新公布的2024年“双跨”平台共计49家,山东蓝海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的蓝海工业互联网平台、摩尔元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的摩尔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被动态调整出“双跨”名单。

2024年“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动态评价,首次将平台分为A、B、C三个等级。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副所长宋颖昌告诉中国工业报,分级的依据,是系统评价平台的核心技术、赋能成效、社会贡献、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能力。其中,A级平台在大模型、区块链、AR/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普遍投入较大。

关于平台评价,2018年7月9日工信部曾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对于“双跨”平台,在基础共性能力、特定行业能力、特定区域能力、特定领域能力基础上,增加了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开放运营、安全可靠五个方面的要求。

因此,2024年“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动态评价,已经超越了此前的评价方法。A、B、C三个等级是通过地方初审、企业答辩、现场核查等环节进行综合评定。

联通雄安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专家彭赛金告诉中国工业报,此次“双跨”平台核心评价维度包括3个方面:一是平台近一年的工作进展,主要是对工作进展以及平台新版本、平台技术创新或软件产品等方面的工作亮点和成绩的评价;二是平台量化指标完成情况,包括工业设备连接数、工业模型数、工业APP数、服务工业企业数、开发者注册数量等18项,主要考核2022年、2023年以及截止至2024年7月的指标数以及变化情况;三是平台建设推广情况,主要包括平台核心技术水平、平台赋能成效、平台社会贡献度、平台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5个方面14个分项。例如,平台核心技术水平包括平台技术创新能力、平台安全可靠水平、杀手锏工业APP情况的评价。

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汤滔告诉中国工业报,A级平台定位于具有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如平台深度融合新兴技术的能力、工业连接与服务的能力、平台工具集的供给能力等需达到领先水平。二是在赋能成效方面,考量平台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切实的服务成效和有效解决多个行业关键痛点难点问题的能力。三是在国际影响力方面,这是本次动态评价中重点提出的关键指标,要求平台有明确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具备国际业务的拓展能力,形成一定的国际品牌影响力。

“B级平台在各方面指标相对较为均衡,其核心业务聚焦于提供稳定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具备一定的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和中小企业服务能力,覆盖一定数量的行业和领域。C级平台可能在某些指标上发展不够均衡,例如工业设备连接数、服务工业企业数等规模性指标存在差距,平台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赋能成效主要聚焦于某几个行业或领域,在社会贡献、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可提升空间较大。”汤滔说道。

动态评价 打造市场化“赛马机制”

动态评价首次分级是结果,而不是目的。

彭赛金表示,此次动态评价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决策部署,完善分级管理体系,强化平台跟踪服务,推动“双跨”平台结合行业需求持续迭代优化,不断提升产业服务深度和质量。

“动态评价是推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一是有利于以评促强,通过督促和激励机制倒逼头部企业持续创新实践,深入千行百业开展场景化赋能,不断完善“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体系,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二是有利于以评促管,通过评价及时总结平台赋能产业经验,提炼转型发展通用路径,为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参考。三是有利于以评促改,对发展路径出现一定偏差的平台企业,通过提醒让企业提高认识理解,加大人才、资金等资源投入,不断提高自身平台服务能力。”宋颖昌说道。

例如,各平台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有色等行业垂直深耕,打造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场景解决方案,在提质降本增效等领域取得较好效果,助力打造以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为特征的新型生产服务体系。

工业互联网通过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互联,赋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数实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通过“双跨”平台的动态评价机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工业资源要素集聚,加速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创新变革。

例如,此次评价非常关注平台对行业企业、区域发展的赋能情况:一是解决方案的供给能力,包括针对不同的行业、企业、区域的连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应用开发能力、数字化服务能力;二是平台赋能园区转型能力,包括园区管理、园区治理、园区招商引资、园区生态汇聚等平台赋能园区管理侧带来的成效,以及提高园区企业内数字化水平、产业协同水平等园区产业侧成效;三是平台赋能行业领域能力,针对行业客户的痛点、难点问题,通过平台沉淀的产品、软件、工具,积累的数据、模型和标准,赋能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四是平台赋能中小企业能力,满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场景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模式。

在蓝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卓)相关负责人看来,“双跨”平台动态评价有利于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与成熟。2017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实施,明确了工业互联网的基本概念、重大意义、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我国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进程中,主管部门以培育跨部门跨领域的“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抓手,对于工业互联网概念形成、规模、市场、以及业态的成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对入选的企业来说,是国家对其能力的认可与激励,也有着鞭策的作用。动态评审下,企业并非永远位列“双跨”,也并非一直位列某个等级,这让入围企业保持一定的‘危机感’,互相赶超,持续进步,更有利于形成市场化的‘赛马机制’。”该相关负责人说道,“双跨”动态评审对尚未入围的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良好的“明灯”,帮助他们加大平台建设和数字化改造力度。

同时,“双跨”动态评审是国家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作出的重要评价,对企业来说可以更容易判定平台服务商的能力、资质、优势,结合自身企业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以便更好实现数字化转型需求。

AI融合成为“双跨”平台发展重点

事实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枢纽,通过数据采集与汇聚、数据分析与处理、工业知识软件化等,实现对工业设备、生产过程、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化和创新,涵盖了边缘层、IaaS层、PaaS层、SaaS层等多个层次架构。工业互联网PaaS平台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中的关键一层,位于IaaS层之上、SaaS层之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SaaS层的工业应用提供开发和运行环境,同时依赖IaaS层的基础设施资源。

今年入选“双跨”平台,在与人工智能、AI大模型技术的融合上展现了高度的一致性,成为各“双跨”平台发展重点。

中国联通政企客户事业群工业互联网BU总监荆雷告诉中国工业报,中国联通格物Unilink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下简称“格物Unilink平台”)2023年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后,今年成为首批国家级A级“双跨”平台。格物Unilink平台形成了以AI大模型为驱动的“一平台三中台”。“中国联通经历了人联网、物联网、工业物联网等发展阶段,实现了“物超人”历史性突破,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轮AI浪潮下,中国联通正在开辟一个从工业物联到工业AI的全新时代。”荆雷说道。

航天云网INDICS平台构建了云边一体、数实融合、开放智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自2019年工信部首次“双跨”评选以来,已连续六年蝉联榜单前列,本次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A级“双跨”平台。航天云网INDICS-MIND是一款集大模型应用开发、模型服务以及大模型智能应用于一体的工业大模型解决方案,围绕工业场景探索形成AI大模型创新应用模式,可以满足政府、企业、工厂在工业领域对大模型的全方位应用需求。

蓝卓连续五年成功入选国家级“双跨”名单,本次入选首批国家级A级“双跨”平台企业。据蓝卓相关负责人表示,蓝卓的目标是打造“工业安卓”,为不同行业的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统一的数据底座。“在具体的企业合作过程中,最典型的问题就是需求千人前面、复杂多变。目前,蓝卓持续发力产品能力、商业模式、生态战略与海外市场,形成了四大核心优势,以工业操作系统赋能新型工业化实现。”该负责人表示。

浪潮云洲连续六年入选国家级“双跨”名单,本次获评“A级”评价。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区域、产业集群,打造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提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服务;面向大型企业,打造数据要素+大模型驱动的智能化产品体系,实现生产智能化服务;面向中小企业,打造软硬一体化的产品体系+“投资转服务”模式,实现规模化技改服务。

无锡雪浪数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浪云)此次入选国家级B级“双跨”平台。雪浪云高级副总裁、雪浪工业软件研究院副院长郭翘向中国工业报介绍说,雪浪云自主研发了融合计算、数据和模型的工业应用开发与运行一体化软件平台-雪浪OS,突破了“数据驱动、知识融合、混合建模、协同计算”智能制造数字底座系统关键技术,向下连接并汇集复杂高端装备、工业信息系统的海量运行和过程数据,向上支撑面向高端装备设计、制造和运维全生命周期各领域工业智能化应用软件的快速开发与运行,承载海量工业经验与知识模型,为高端装备的设计、制造和运维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统一技术架构与统一基础平台。

“在国产大飞机,我们为上飞厂、试飞中心、客服中心建设了数据协同与综合智能管控系统,并融合大飞机全生命周期数据构建了第一架数字飞机,与物理实体实现同步交付。在世界首个满足EPRI标准的数字孪生核电站“国和一号”,依托全厂三维模型,我们打通了数据壁垒,连接跨领域、跨组织、多系统数据,通过数据共享,可实现智能监测、数智运行、智慧维修全方位业务场景应用。”郭翘说道。

腾讯WeMake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级B级“双跨”平台,这也是腾讯云连续五年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腾讯云智能制造行业首席专家邴金友告诉中国工业报,在AI的场景应用层面,腾讯云携手三峡能源、金风慧能共同打造了新一代无人化智能场站,通过一站式训练和服务的云边协同AI平台,实现了从人工巡检到自动化巡检、从故障检修到状态检修的转变,有效减轻了现场人员工作负担,将场站的人工工作量降低了80%、人均劳效提升27%、运维成本降低了20%-30%,该解决方案已经在三峡能源宁夏和甘肃的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实现落地。

加速成势 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深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正在不断释放,但也需要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例如行业化、场景化。荆雷表示,面对企业不断优化的生产流程、快速更迭的数字化场景需求以及日益增长的设备物联需求,传统数字化工具显得力不从心。从精密的生产线管理到复杂的供应链协同,再到个性化的产品设计与服务创新,每一个环节都对技术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设备间的物联网连接与数据交互也愈发复杂,对系统的集成能力与实时响应提出了新挑战。然而,现有手段难以全面满足这些需求,导致数据处理滞后、信息整合不足,成为制约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关键瓶颈。

“以企业的设备物联为例,很多工业企业目前还存在许多只有串口和以太网的设备和系统,设备上云难度大,在改造过程中需要适配以Profinet、EthernetIP和EtherCAT为主流的上百种工业协议,改造周期长、投入成本高,极大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荆雷强调。

在汤滔看来,不同行业生产流程、管理模式、数字化基础等差异巨大,如航天航空行业对安全性、精准性要求极高,而建筑陶瓷行业更关注生产工艺优化和成本控制,且同行业的企业自身需求也不相同,难以提供完全标准化、普适性的解决方案,需要对行业和企业信息化程度有深入理解,才能更好的制定解决方案解决企业的痛点问题。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涉及大量企业的敏感数据,如生产工艺数据、供应链数据等,如何确保数据在平台上安全存储、传输和使用,同时满足企业对数据隐私的严格要求并建立信任,是一个重要的挑战。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认识不足,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和资金投入能力,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配合度有限。

汤滔建议,平台企业要深入研究不同行业的痛点和需求,组建行业专家团队,打造具有行业适应性的解决方案,提升解决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展试点项目,通过实践不断优化解决方案,形成行业通用模板,再复制推广到同行业其他企业,提高服务效率和平台运营质量。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从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使用到销毁全生命周期进行严格管控,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多重手段确保数据安全。

“为了更好的解决算力痛点、应用落地痛点,让企业更低成本、更安全地拥抱人工智能,雪浪云与摩尔线程联合打造了面向高端装备等行业的‘软硬件紧耦合’大模型训推一体机,旨在解决企业面对大模型应用落地过程中的硬件选型、交付周期、训练成本、数据存取和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提供“开箱即用”的一站式高性价比定制化国产专用训推服务解决方案,可显著降低企业使用大模型的门槛和成本。”郭翘向中国工业报说道。

工业互联网加速成势,释放出巨大的产业能量,成为赋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宋颖昌表示,下一步,建议多措并举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

一是突破核心技术。推动5G、工业应用、边缘智能、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应用开发等关键技术攻关,围绕“平台+5G”“平台+区块链”“平台+人工智能”等领域,支持新型工业软件和工业APP等应用技术创新,加速平台技术成果开源及商用,夯实数字经济的底层技术基础。

二是优化平台体系。持续完善“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体系,推动行业知识经验在平台沉淀集聚,打造一批高质量平台创新解决方案,促进制造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速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创新变革,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三是提升赋能水平。分行业挖掘工业互联网应用潜力,明确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建设路线图,加快工业企业和工业设备上云上平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基地、进园区、进产业集群,持续加快产业数字化进程。

四是深化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产融合作、产教融合,积极开展商业模式探索与合作,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通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及产业发展生态链,构建创新活跃、多方联动的数字经济发展良好格局。更多资讯白皮书点击下载https://www.casicloud.com/typicalcase/knowledge_planet?id=809

来源:工业互联网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