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国“偷”我国的历史文化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过在之前,韩国的一些机构还控告我国“偷”韩国的文化。
韩国“偷”我国的历史文化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过在之前,韩国的一些机构还控告我国“偷”韩国的文化。
在前两年世博会的申办上韩国的“玻璃心”也碎了,在“对等关税”上韩国又碎了。
为什么韩国是“玻璃心”呢?
一、
大范围的“玻璃心”破碎是在上次世博会的申办上。
那个时候,还是总统的尹锡悦带着韩国的特产泡菜出访了超过三十个国家,卖力的拉票。
尹锡悦那个时候第一天达到纽约和九个国家元首会谈,第二天就立马见了另外七个国家的元首或者高层。
甚至其中,还有一个人口仅有3.3万人口的圣马力诺国家元首。
他的夫人,金建希也加入“申办大战”中,金建希访美出席活动携带的包、所系丝巾和钥匙链上都有“釜山准备好了”等字样。
韩国此次打算举办世博会的地方是釜山,这个其实是在2014年就决定了的,只是在尹锡悦这届才开始大力的推进。
因为尹锡悦想让这个成为自己为数不多的政绩。
其实这种情况在釜山市的政坛也存在,当时的釜山面临人口流失、工作岗位减少、地区经济衰退等问题。为此,釜山打出了“世博会牌”。
釜山当局表示,世博会带来的经济价值高达61万亿韩元,就业效果估计达50多万人。
釜山市和韩国政府一直把申办世博会当做自己的政绩“储钱罐”,不过现在这个“储钱罐”即将被打碎。
韩国这次不只是泡菜,还拿出了自己拿得出手的明星。
从宣传片就可以看出,有着大火的偶像团体,有着唱过江南style神曲的“鸟叔”,还请来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多名韩流歌手声援。
韩国那边宣称,这次韩国政府与民间携手组成釜山申博委员会,奔波于世界各地,拉票行程可环绕地球495圈。
在巴黎拉票的韩国总理韩德洙告诉韩媒记者团,韩国政府和民众一心,尹锡悦嘱咐他要竭尽全力直到“终场哨声响起”。
韩国对申博十分乐观,直到投票当天还相信自己有机会杀入第二轮投票,在“决选”中胜出。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利雅得以119张支持票击败29票的釜山和17票的罗马,可以说是压倒性的优势。
二、
沙特阿拉伯压倒性的优势也让尹锡悦一直以来的造势一败涂地,虽然韩国媒体一直说的是“惜败”,但是从票数来讲,是惨败。
这场韩国和民间万众一心的活动最终以惨败告终。
对此,尹锡悦也宣布对失败负责,“这完全是我的不足所致”。
“受到政府这份信心的影响,媒体在釜山的活动现场等待‘将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欢喜瞬间。结果一开票,惨状就暴露出来。”韩国延世大学统一研究院客座教授金钟大称。
这场民间和政府总动员的惨败,政府自然要出来粉饰粉饰。
尹锡悦政府将这次失败的原因归咎于“石油美元的力量”,这种很明显的就是推卸责任。
韩国的特产是泡菜、明星,沙特阿拉伯的当然就是石油,石油和泡菜之间是能相提并论的吗?孰轻孰重,一看便知。
大范围的“玻璃心”破碎引起的后果就是对政府的大范围职责。
《韩国经济》则在标题中批评称,“丢人丢到家了,韩国在野党猛批釜山申博失败”。
很多媒体都认为这起源于尹锡悦上任后追随美日,大搞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价值观外交”的反噬。
不少韩媒同样认为,这次申博失败实际上也显现出尹锡悦政府无底线追随美日的“价值观外交”的失败。
在之前,有的西方国家反对国利雅得举办世博会。
甚至一些人权等非政府组织还发表了公开信,敦促投票的各国“鉴于利雅得的人权状况,不要选择利雅得”。
媒体分析认为,这给到了韩国的信心。
但是在申报投票的时候,这些“价值观”都变成了泡沫、
三、
从韩国的宣传片中就可以看出,韩国自认为自己的优势是明星,外交赠送的是泡菜。
是韩国没有高端的奢侈品赠送吗?
其实是韩国本身文化困境引起的,韩国社会对文化归属一直都极端敏感。
像端午节等节日之类的先不谈,因为过于无力,来个大的,在之前,韩国外交的“骄傲”——泡菜,引发了韩国网友的大范围的破防。
2020年1月,美食播主李子柒在个人账号上发布视频《萝卜的一生》后,韩国网民和媒体斥责其“抄袭韩国泡菜文化”。
原因就在于李子柒带了“中国美食”的标签,且展示了两种中国传统的白菜腌制方式,其中一种就是白菜上涂抹了辣椒腌制泡菜。
这让辣白菜是韩国特色的韩国网友看见就破防了。
“偷窃其他国家的文化,还假装不知道,就算获得了精神上的胜利,就能成为你们国家的了吗? 别逗了。”
“我们的文化由我们来管,你们的文化由你们自己来管,争别人的文化干什么?”
“泡菜是韩国的。”
虽然在我国人民看来有点搞笑,但韩国的这些网友确实是破了大防,这起事件还拿来向我国外交部提问。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女士表示“在我看来,泡菜作为一种腌渍发酵的食品,并非仅存在于少数国家和地区。……凡此种种,它们有相通相近之处,但在用料、口味、制作方法等方面又各有千秋。”
其实归根到底,事事要争的不安全感是对自身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会使人变得多疑,从而产生各种被迫害妄想。
四、
前面提到的韩国还认为我国歪曲了韩国的历史。
东北亚历史财团提交的资料显示,中国“歪曲涉韩历史事件”从2017年的11件增至今年的57件。
就比如认为高句丽的历史争议,对于我国将高句丽史纳入国史,韩国学界和政坛也是大为不满。
这件事其实和“泡菜事件”有种异曲同工之妙。
泡菜是腌制的方式不同,但是要说“泡菜是韩国的”,高句丽史史我国史的一部分,但是要说“高句丽是韩国”。
韩国不少网民都先天性的忘记的他们北边的“兄弟”,要知道没有美国的介入,朝鲜和韩国还是一个国家,但是他们显然想把这些打上“韩国”的烙印,而不是朝鲜。
高句丽史必然是中国东北古代历史的一部分,因高句丽及其先祖夫余都起源于现中国的辽宁、吉林地区,高句丽时期的大部分疆域也在现在的中国东北地区,在东北地区活动的时间大大多于朝鲜半岛,只是后期将政治中心迁到朝鲜半岛而已。
我国政府在处理中韩历史问题上的态度是明确而一贯的,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高句丽问题是一个学术问题。学术问题可在学术领域进行专业性的讨论和沟通,没有必要进行政治性炒作”。
五、
文化上的不自信其实是经济上的造成的,举个例子就像“泡沫经济”前的日本还喊着超过美国的旗号。
韩国的产业结构,说句夸张的,可以被我国全方位的覆盖,或许在后来还会被碾压。
2023年数据显示,韩国名义GDP跌至全球第13位,时隔3年退出前十。
韩国四大支柱产业中,造船业已被我国超越,我国造船业现在占了全球新订单量72.6%,而显示屏、汽车面临被反超风险,半导体产业亦受中国追赶威胁。
半导体行业是受到了中美贸易战的刺激,显示屏、汽车就是在之前就埋下了伏笔。
而尹锡悦政府交出的答案就是“脱中国化”和追随美国“制造业回流”以此来自救。
“脱中国化”这点先不谈,因为这涉及企业的问题,韩国的企业最主要的就是那几个财阀,以全球化的视角来讲,“脱中国化”是难以做到的。
而追随美国这点,早在拜登时期就出现了问题。
美国签署肥肉“通胀削减法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为美国产电动汽车提供高额补贴,韩国产汽车一分钱补贴都没有,这将使得韩企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那个时候,韩国上下普遍认为,“通胀削减法案”是对韩国的“背叛”,“在韩国背后捅了一刀”。
就最近的特朗普也是,在“对等关税”上,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宣布该政策时,展示了一张标注“对等关税”的图表,其中显示对韩国征收的关税税率为25%。
然而,白宫随后公布的行政令附录中对韩税率却为26%,在韩国方面问及后,白宫也表示以白宫这里为准,这又引起了韩国不少网友的不满。
有网友说,“和美国的关系虽然无法避免,但好像还是得保持一定距离才行……”
有网友直接不满说,“美国不再是(韩国的)盟友。”
其实,韩国社会的“玻璃心”根源在于其“小国心态”与“大国抱负”的冲突,本质是其国家发展路径与身份认同危机的集中爆发。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尹锡悦夫妇卖力拉票申办世博》
观察者网《申博失败,韩网民:就这宣传片还能拿到29票,真厉害》
中国青年报《2030年世博会花落沙特,韩国、意大利很受伤》
环球网《韩国发现特朗普所示“对等关税”图表与官方行政令附录税率不一致,韩网友更怒了》
中国青年报《争抢中国结,围攻李子柒……韩国为什么老想“拿走”中国文化?》
环球时报《韩机构炒作应对韩中历史争议预算太少》
来源:海大富富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