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哥之后,杀出新王者,狂卖上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0 14:59 2

摘要:说到直播带货,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每年一到618、双11,各路网红、明星、主播、素人齐上阵,带货江湖热闹得跟春晚似的。但最近,抖音直播间又杀出一个新名字——Abey姐。

说到直播带货,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每年一到618、双11,各路网红、明星、主播、素人齐上阵,带货江湖热闹得跟春晚似的。但最近,抖音直播间又杀出一个新名字——Abey姐

别看她之前名气不响,最近却悄悄“闷声发大财”,成了带货圈的新晋“一姐”。更神奇的是,打开她的两个抖音账号“Abey姐有好货”和“就叫Abey”,你会发现主页空空如也,作品一条都没有,橱窗里也是0件好物,怎么看都像个“空壳号”。可偏偏,这两个账号的粉丝加起来已经超过262万,还在持续涨粉

可能你会觉得,粉丝多现在不稀奇,抖音每天都有几十万粉丝的大主播。但要说Abey姐最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她的带货数据。

新抖的数据摆在那儿,“Abey姐有好货”近30天的销售额预估在7500万到1亿,“就叫Abey”也有5000万到7500万。两个号一加,突破一亿轻轻松松。再看看直播间人气,时不时就十万+,有时甚至力压董宇辉、交个朋友这些老牌头部直播间,冲上抖音带货榜前列。你说这是不是“人狠话不多,赚钱最在行”?

图源:新抖截图

可能你要问了,Abey姐到底是怎么把货带出去的?她从来不发作品,只专注于直播,两个号每天轮流开播,大概一场一个半小时。直播间风格非常突出,总是带着一种“姐就是女王”的气场,说话带点“邪魅狂狷”的味道。

她经常跟观众说,自己是工厂老板,有供应链优势,所以能给大家最低价,旁边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偶尔还会加点“人生故事buff”,比如说自己以前做过研发,见惯了市场乱象,才决定下场为消费者“谋福利”。

说白了,这种“霸气人设+低价策略”,再加上直播间弹幕里不断刷屏的“收到了,是正品”,让很多人忍不住下单。你要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那种被“女王”宠幸、捡到大便宜的快感。

她卖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七星级酒店同款马桶清洁块”、刘德华演唱会用的HiFi蓝牙耳机、刘亦菲同款口红……价格低到离谱,1块9、9块9、19块9的比比皆是,感觉主播真的是“不要钱”地为“家人们”谋福利。

更有意思的是,Abey姐直播间的互动套路也很会玩。比如她会在镜头前摆满各种华为Logo、三折叠手机广告页,然后号召大家“想要折叠屏的打个3”,弹幕数字刷得飞起。你以为她要抽奖送手机?其实最后话锋一转,开始推销9块9的别的产品。看起来像是“福袋口令”,其实是调动气氛的手段。

也不是说她真的不卖华为手机,她的直播间确实卖过3399元的华为折叠屏,销量也很高,但你要细看,这款手机实际上是2022年上市的老型号,并不是最新款,甚至市面上二手货也不少。可直播间的气氛一烘托,大家还是抢得不亦乐乎。

当然,像这种“收到了,是正品”的弹幕,很多其实是福袋口令或者“套路弹幕”,有点像直播间的“打卡口号”,参考价值你懂的。可直播电商发展到今天,这种玩法早已不是新鲜事。只要有人气、会氛围、有噱头、有低价,总能吸引一大波尝鲜党。

其实,Abey姐的走红,并不是偶然。回头看看这两年抖音直播间冒出来的“一姐”,套路都差不离

比如之前非常火的澳门COCO姐,定位是“男装一姐”,400多万粉丝,主卖服饰内衣,直播间布置得像高级奢侈品店,主播总是披着大皮草、戴着大金链,身后站着帅气男模女模,气场十足。可真正卖的,却是1块9的牙膏、8块8的内裤,价格低得你以为在清仓甩货。靠着这种“高奢氛围+白菜价”的反差,她30天销售额也能破亿。

还有“北路遥南COCO”的另一半,路遥高定女包。她的背景设定是“18岁来广州打拼,从女工做到老板娘”,直播间布置成宫廷豪宅,自己打扮得雍容华贵,胸前总是硕大的翡翠项链,还经常把自家包包和“巴黎爵士”“纪梵尼”等一堆高奢品牌拉在一起宣传。你以为这包得卖几千几万?其实也就是几十块甚至几块钱。观众看着热闹,觉得好玩,忍不住就下单试试。

这些模式的核心其实就一句话:制造强烈的反差感。主播气场要足、故事要精彩、氛围要高端,价格却要低价到离谱。这种“看着像演戏”的直播间,观众明知道是表演,还是忍不住想看,图个乐子,顺便捡个便宜。有人说,这更像是网络版的“爽剧”,主播演得越浮夸,观众越爱看。反正商品不贵,踩个坑也没啥大不了,图的就是那种“薅羊毛”的快感。

但这种模式能走多远?其实也很难说。数据显示,COCO姐、路遥高定女包近30天的销售额都比巅峰时大幅下滑。观众的新鲜劲一过,套路看多了,大家的热情自然也会冷却。最终能留下来的,还是那些能持续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真正懂用户需求的主播。

今年618大促,直播带货又到了“神仙打架”的时刻。老牌主播李佳琦、董宇辉、广东夫妇照常霸榜,辛巴也可能以嘉宾身份登场。小杨哥团队“七老板”回归淘宝,抖音的彩虹夫妇虽然前脚宣布停播,后脚又赶在618开播。各大头部主播你方唱罢我登场,市场热闹得很。

主播们拼人气、拼创意、拼花样,有人继续走“高端人设+低价甩卖”的老路,也有人玩内容创新、剧情互动、直播综艺化。如何把内容做得更有趣,把人气变成转化,让流量变成订单,是每个主播都得琢磨的事。你以为只是喊两句“家人们,冲鸭”,就能年入千万?现在的观众早就不傻了,套路看多了,转化率才是硬道理。真正能打的主播,永远是在内容、互动、供应链、服务上都做到极致的人

不过,直播带货江湖火热,监管也没闲着。今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明确要加强直播电商领域的监管,完善制度,出台《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强化商品溯源管理,严打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乱象。

说到底,直播电商再怎么玩花样,核心还是要回归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主播再会表演,最终拼的还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平台信誉。玩得太嗨,踩到法律红线,一夜之间就可能“凉凉”。

直播带货不会消失,只会不断进化。网红主播总会有新花样,观众永远都喜欢热闹。我们在直播间里看剧情、薅羊毛、体验互动快感,也要擦亮双眼,别被套路牵着走。

主播们要想“长红”,光靠演技不够,还是得用心选货、用心服务。希望有一天,带货直播不再是“韭菜地”,而是一个真正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商家卖得开心、主播赚得踏实的新生态。

毕竟,谁都不想在直播间里“家人们”热热闹闹,结果钱包瘪了、售后没人管。希望下一个风口,能让这个行业变得更有温度、更有底线。

最后问一下大家:你是不是也曾在直播间里“冲动下单”,又后悔过呢?

来源:雪山神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