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非中国内海,也不是国际公海,中国南海到底属于什么性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0 14:06 2

摘要:南海是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也是我国近海中,争议最突出,地缘关系最复杂的海域,实际上,这片海域既不是中国内海,也不是国际公海,那究竟属于什么性质呢?我国又有何依据证明南海属于我国呢?

南海是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也是我国近海中,争议最突出,地缘关系最复杂的海域,实际上,这片海域既不是中国内海,也不是国际公海,那究竟属于什么性质呢?我国又有何依据证明南海属于我国呢?

南海是一片被亚洲大陆和太平洋群岛围绕的广阔海域,北以中国广东南澳岛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一线为起点,向南直至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侧则毗邻中国大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东抵菲律宾群岛,自然海域总面积达到了350万平方公里,整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南北纵跨2000公里,东西横越1000多公里,周围通过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巴拉巴克海峡等海峡或水道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因地处中国之南,这片海域被叫做南中国海,属于地理学概念范畴。而中国南海指的则是“十段线”内210万平方公里海域,占整个南中国海总面积的60%,属于主权概念,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本质上南海并不像渤海一样属于中国内海,更不是太平洋、印度洋这样的国际公海。

要想弄明白南海的性质,需要从地理、法理、历史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二战后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我国正式恢复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内所有岛礁、暗礁、沙洲等。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则规定了只有对四面环水,并且高潮时也能露出水面的自然形成岛屿,可作为划分领海和毗连区的依据,而在我国南海4大群岛约300个岛礁中,属于自然岛屿范畴的为35个,其中大部分都是珊瑚岛,比如东沙群岛的东沙岛,西沙群岛中的中建岛、永兴岛、东岛、石岛,中沙群岛中的黄岩岛,以及南沙群岛中的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等,根据国际法,这些岛屿可向外划出12海里领海,以及领海基线以外24海里毗连区。除了这些自然岛屿,还有双黄沙洲、安波沙洲、美济礁、司令礁等数十个符合划分领海和毗连区条件的沙洲和礁石。

如果按照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划分,南海诸岛所覆盖的海域范围则更加广阔,按照海洋法,从领海基线量起,可主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像我国这样拥有宽广大陆架的国家,按照自然延伸原则,最远可主张350海底区域。至于什么样的条件符合划分岛礁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则必须是可长期维持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岛礁,比如东沙岛、中业岛、太平岛等。但人工建设的岛屿也不具备专属经济区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西沙群岛情况比较特殊。西沙群岛分为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东西两群,由于岛礁之间距离较近,因此以东岛、中建岛、北礁、浪花礁、赵述岛等划分28个领海基线点,通过相连的直线,形成闭合基线网络,覆盖西沙群岛内主要岛礁群,确定其属于内水范围,总面积约为3.1万平方公里。

以诸岛领海基线进行划分,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基本完全覆盖了我国南海210万平方公里的主权海域。

同时,对南海的划分还需要遵循历史依据。中国是最早发现并给南海命名的国家,最早文献可追溯到汉代,比如《淮南子》中的“涨海”指的便是南海,《异物志》中曾详细记载了南海岛礁的形态。宋朝时,西沙和南沙群岛被叫做“石塘”、“长沙”,明清南海诸岛则被明确标注在各大航海图和海域图中。在管辖上,唐朝时期南海诸岛属于岭南道,宋朝专门设巡检司巡视南海,元朝郭守敬以南海岛礁为支点进行天文测量,明清西沙属海南万州,南沙属广东琼州府。

虽然二战时期,日本曾占领我国南海岛礁,但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我国收复西沙、南沙群岛,并树立主权碑,1948年民国公开发布十一段线,明确我国在南海的海域权益范围,虽然后来在1947年考虑到与越南在北部湾的划界,取消两段改为九段线,但无论是此前的十一段线还是后来的九段线,在当时国际社会都未提出过异议。包括后来为了方便地图显示,我国在2014年将官方地图从“横版”变为“竖版”,南海九段线变为十段线时,也完全符合法理和历史依据。

总之,我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主权本身就有深刻的历史性和继承性,并通过国际法和国际实践得以延续和确认,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因此,我国捍卫南海主权,不仅是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守护,更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正义的维护。

来源:视界地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