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场获客难在哪儿?跳出传统思维,有解!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0 11:52 1

摘要:中国汽车后市场堪称 "企业修罗场",超 30 万家企业挤在不足 2 万亿的市场里厮杀,产品同质化率高达 75%,价格战打到毛利率跌破 15% 已是常态。新能源转型的浪潮更像一场 "冰火两重天" 的大考:传统燃油车配件需求 2024 年同比暴跌 28%,火花塞、

当传统获客渠道失效,当行业变革浪潮凶猛,如何在这片红海中找到新的突破口?

获客难题:后市场供应链企业的 “成长之痛”

目前市场获客难,难在哪儿?

一,中国汽车后市场堪称 "企业修罗场",超 30 万家企业挤在不足 2 万亿的市场里厮杀,产品同质化率高达 75%,价格战打到毛利率跌破 15% 已是常态。新能源转型的浪潮更像一场 "冰火两重天" 的大考:传统燃油车配件需求 2024 年同比暴跌 28%,火花塞、正时皮带等品类库存积压率普遍超 40%;而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壁垒高企,仅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占据 80% 的核心部件市场,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导致转型周期长达 2-3 年,获客窗口期被严重压缩。

二,客户需求的碎片化程度堪比 "拼图游戏":维修厂追求极致性价比,30% 的采购决策取决于账期支持和应急补货效率;4S 店则死守 "原厂认证" 门槛,一个刹车片的准入审核需要通过 12 项检测、耗时 6 个月;终端车主更像是 "善变的 Z 世代",60% 的年轻车主会因抖音上的一条改装视频临时更换供应商,服务体验甚至比产品质量更重要。某滤清器厂商曾统计,为满足三类客户需求,不得不维持 3 套独立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成本直接飙升 45%。

三、信任壁垒则是横在新企业面前的 "马里亚纳海沟"。汽配产品的质量直接关联行车安全,68% 的采购经理明确表示 "不会给新供应商首次订单超过 5 万元",而建立稳定合作往往需要经历 3 次以上的样品测试、2 年的小批量试订单。更棘手的是,IATF 16949 等国际认证费用高达 50-100 万元,周期长达 18 个月,相当于中小微企业全年利润的 1/3,很多企业还没跨过信任门槛就已弹尽粮绝。

四、数字化转型滞后则让传统企业患上 "流量焦虑症"。尽管 85% 的消费发生在本地 5 公里半径,但 70% 的企业仍依赖线下扫街式获客,官网更新频率月均不足 1 次,抖音账号粉丝量破千的不足 20%。反观头部企业,途虎养车通过 10 万 + 本地化内容精准捕获车主,京东养车靠 LBS 定位实现 30 分钟极速达,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赛道已被拉开至少 3 年差距。

多元渠道:突破瓶颈的 “破局之道”

面对重重困境,企业需要跳出传统思维,探索 "海陆空" 立体获客战术,以下三大维度实操方法供参考:

(一)数字化全域渗透:从流量收割到用户沉淀

技术流短视频,参考“懂车帝”爆款逻辑,将刹车片摩擦系数、雨刮器耐候测试等专业知识转化为 "3 分钟看懂汽配选购" 系列动画,某刹车盘厂商通过此类内容 3 个月涨粉 12 万,留资转化率提升 180%场景化直播带货,比如开辟 "厂长带你逛工厂" 直播专场,实时演示热处理工艺、盐雾测试流程,解决客户对质量的隐性担忧,某滤清器企业直播首秀即斩获 57 家维修厂订单。工具型小程序,开发 "适配查询助手",输入车型即可智能匹配适配配件,累计使用超 10 万次的企业,客户复购率提升 35%区域市场精准狙击,eBay 数据显示,2025 年欧洲新能源车充电设备需求暴涨 200%,东南亚市场二手配件翻新业务月均增速达 40%。华南卖家通过 "本土化运营三件套"(多语言客服 + 海外仓备货 + 属地化营销),客单价较直邮模式提升 45%平台政策深度绑定,利用亚马逊汽配类目新卖家扶持计划(前 3 个月免仓储费 + 流量倾斜),某车载诊断仪厂商首年销售额突破 800 万美元,相当于国内市场 3 年的业绩。

(二)本地化深耕:做透 5 公里生活圈

维修厂绑定策略升级,建立 "三级服务响应体系";创新合作模式,某易损件厂商推出 "零库存计划",在维修厂设立前置仓,按实际消耗结算货款;车主社群精细化运营,搭建 "金字塔型内容体系",从输入保养小贴士到免费检测、折扣活动,再到线下私域(组建改装 / 越野兴趣小组,策划自驾游等深度互动),数据验证:持续运营 6 个月以上的社群,客户到店率提升 55%,转介绍率达 32%。

(三)生态共建:借势破圈少走弯路

加入高价值行业圈层,参与标准制定:某密封件企业通过主导《汽车用橡胶密封件耐老化测试标准》修订,成功进入 3 家主机厂供应链,获客成本下降 60%;行业奖项背书:往届 "金翼奖" 获奖企业调研显示,获奖后 6 个月内新客户咨询量平均增长 200%,品牌溢价能力提升 15-20%;供应链协同创新,打造 "新能源适配解决方案":联合电池厂商开发充电桩散热组件、与电机企业共建轻量化部件生产线,某铝制部件厂商通过此类合作,2024 年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从 5% 跃升至 35%;构建 "再制造生态闭环":与拆解厂、检测机构合作建立旧件回收 - 翻新 - 销售体系,成本较新品降低 40%,契合当下政策鼓励的绿色供应链趋势。

年度盛会:赋能获客的 “强力引擎”

作为汽车后市场的年度盛事,2025 汽配圈生态大会暨金翼奖颁奖盛典,将于6月19日-20日在广州举办,聚焦行业痛点,助力企业突破获客困境,为企业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的赋能平台。

1. 实战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大会开设汽车后市场创业大课,涵盖市场趋势、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转型等课程,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创业家之夜” 等活动,更能让企业与行业领袖、投资人深度互动,拓展合作机会。

2. 前沿探讨,把握行业风向

生态大会与平行论坛将围绕汽配出海、新能源后市场、再制造经济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行业头部企业分享转型经验,为中小企业提供参考,帮助企业精准把握市场动向。

3. 品牌曝光,提升市场信任

金翼奖颁奖盛典为获奖企业提供权威认证,提升品牌公信力,吸引下游客户关注。评选结果反映市场趋势,为企业产品研发与营销策略指明方向。

4. 精准对接,抢占发展先机

参会企业可与数千家供应链企业、终端门店、跨境电商平台直接对接,高效拓展客户网络。同时,获取最新出海政策、补贴信息及平台资源,抢占 2025 下半年增长先机。

汽车后市场的竞争已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生态整合,企业需要借力数字化工具、行业平台与生态合作,构建多维获客体系。2025 汽配圈生态大会不仅是行业趋势的瞭望塔,更是资源汇聚的聚宝盆。立即报名,或拨打汽配圈电话,抢占参会席位,共赴这场破局之旅!

本文为汽配圈公众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汽配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