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8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第六届“美美与共”云茶会在杭州市隆重举行。作为庆祝第六个“国际茶日”的核心活动,本届云茶会以“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为主题,以“茶之路”为脉络,从万里茶道、茶马(船)古道,到现代“一带一路”的茶
2025年5月18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第六届“美美与共”云茶会在杭州市隆重举行。作为庆祝第六个“国际茶日”的核心活动,本届云茶会以“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为主题,以“茶之路”为脉络,从万里茶道、茶马(船)古道,到现代“一带一路”的茶文化交流,展现茶作为连接世界的纽带,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云茶会现场。
云茶会设立了1个主会场和168个分会场(包括145个国内分会场和23个海外分会场),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共同展现茶文化的多元魅力与科技创新成果,展现中华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云茶会通过多家直播平台进行了现场直播。
茶和世界——全球茶人共襄盛举
开幕式以“共襄盛事——全球茶人祝福”拉开帷幕,来自澳大利亚、斯里兰卡、比利时、马来西亚、美国、丹麦、泰国、以色列、捷克、加拿大、日本、巴西等国家的茶文化组织代表通过视频连线,传递对国际茶日的祝福,将中国茶文化的厚重,化作四海相通的纽带,展现茶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凝聚力。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知名传统文化传播者小一姐姐,联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少儿茶艺师资班优秀学员代表,带领小茶人们演绎《礼仪之邦》手势舞,融合传统礼仪与现代表达,体现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演绎《礼仪之邦》手势舞。
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姜仁华研究员致辞,他首先感谢海内外全体茶人对“美美与共”云茶会的鼎力支持。他表示,云茶会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茶科技的实力和世界茶文化的魅力,以“茶之路”为脉络,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现今的“一带一路”,中国的制茶技艺与文化理念,将通过这条茶路与世界分享交融。希望通过国际茶日推广茶为国饮,倡导美好生活,搭建友谊桥梁,以多维度的视角向世界呈现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倡导全世界共饮一杯美好的茶。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周国富宣布活动开幕,共启“茶和世界”的友谊篇章。他指出,茶叶对全球脱贫致富,人类生命与安康做出的重大贡献,这是中国茶人千年事茶的智慧结晶,也是世界对茶文明的高度认同。希望中国茶叶学会通过云茶会向心而行,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的丰富底蕴,推进各国茶文明的交流互鉴,以“美美与共”云茶会为桥梁让中国茶香飘向世界。
大家说茶——跨界融合,高端对话
云茶会“大家说茶”版块,邀请跨界大家,围绕“科学饮茶 品味生活”,就“饮茶与健康”“镜头下的茶文化传播”“县域茶品牌的区域实践”“茶的慢生活”等相关话题,展开交流分享。
大家说茶现场。
陈宗懋院士以自身为例,以80多年的饮茶经验,生动诠释了“喝茶一分钟,解渴;喝茶一小时,休闲;喝茶一年,健康;喝茶一辈子,长寿”这句经典金句。朱位秋院士从茶叶促进身心健康,作为文化传承载体,沟通社交情感,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茶作为连接健康、文化、社交与经济的纽带,成为跨越时空的美好生活元素。龚晓南院士从健康与文化的角度,希望全球茶人多品鉴不同的茶,通过品茶来感受各地的风情。中共湖北来凤县委书记李伟介绍了茶如何通过区域公共品牌与渠道建设,突破地域限制,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茶不仅是富民产业,更是横跨乡村振兴和大健康的新兴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石硕夫作为年轻编导代表,从如何用镜头讲好茶叶故事分享了个人感悟,认为挖掘茶叶背后承载的中国故事,对推广中国茶产业意义重大。
“大家说茶”由中国茶叶学会茶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姜爱芹研究员主持。
匠心制茶——非遗技艺活态展示
传统制茶技艺彰显工匠精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韦洁群展示了茶船古道上的起点城市广西梧州“六堡茶”的制作技艺。江西铅山县河口镇被誉为“万里茶道第一镇”,江西省非遗传承人虞军演示江西铅山“河红茶”的制作技艺。茶的传播之路由巴蜀之地的西南茶区传到江苏、安徽等地的江南茶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施跃文展示洞庭碧螺春的制作技艺,六安瓜片非遗传承人储友家展示了“拉老火”的独特制茶技艺,向全世界呈现茶叶背后那份执着坚韧的匠人精神。
现场来宾观看非遗传承人制茶视频。
多彩茶俗——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
土家族《土家新娘》茶俗、藏族酥油茶及德国茶炊等茶俗文化同台呈现,演绎“一带一路”茶文化交融。《土家新娘》以“哭嫁”形式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充分体现了茶在土家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酥油茶是藏族饮食文化的核心,是藏族“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必需品。
土家族茶俗文化表演。
科技兴茶——推动新质生产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发布新版书籍《中国茶树品种资源志》,这套三卷本丛书收录了全国450份茶树品种及150份野生种质资源,是茶科技领域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成果。云茶会现场张庆忠社长与沈银书总编辑代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向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国茶叶学会赠书,王新超副所长、阮建云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接受赠书。
云茶会现场赠书仪式。
茶产业发展中,智能化生产正逐步彰显科技创新力的蓬勃生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生态栽培团队展示的智能化采摘机械,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采茶机存在的采摘碎叶断片多、匀整度欠佳的问题。康师傅茶饮料生产基地、水仓诸暨工厂新茶饮现代化加工技术,展现了茶产业的数字化未来。现场还展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多项最新茶叶深加工科研成果。
共品共享——百城联动,好茶云分享
今年云茶会迎来了一位特别的新伙伴——它就是活泼可爱的tea-panda!在智能互动环节中,通过四轮问答抽奖结合茶文化知识科普,主会场与分会场通过AR技术实现“云干杯”“云敬茶”等仪式感互动,趣味性与科普性并存,增强了活动观众的参与度,通过树立学会IP形象提升了传播辨识度与宣传广泛度。赠送的品鉴茶与《茶知识108问》也让更多的茶友能参与到云茶会来,实现云端品茶。
云茶会现场嘉宾们品鉴了河红茶、六堡茶、西湖龙井茶、恩施玉露、藤茶、“东方树叶”等茶品,展示了“挑战100问——茶知识有奖竞答”合作单位提供的品鉴茶等。竞答通道将于5月21日正式开启,也欢迎广大爱茶人积极参与。
活动尾声,全球百余城市将同步举杯,以茶为媒,共倡“和美共生”理念,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相约来年!
关于“美美与共”云茶会
2020年5月21日,首个“国际茶日”正式设立,彰显了国际社会对茶产业和茶文化的认可与重视。为庆祝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决定在全民饮茶活动基础上,于国际茶日期间联合主办“美美与共”云茶会。至今“美美与共”云茶会已成功举办了6届。自创办以来,云茶会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华茶文化国际传播,向世界展示茶的美好生活方式,推动全球茶文化的交融互鉴。云茶会聚焦非遗保护与科技创新,既是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化,也是中国茶产业面向未来的积极探索,内容板块包括茶和世界、院士说茶/大家说茶、匠心制茶、多彩茶俗、科技兴茶、共品共享等。展示了40多项人类非遗——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为30余个茶叶优质品牌提供宣传推介平台,累计联动50余个国家,近200个城市的热情参与,线上线下累计参与人次超过1500万,是中国茶叶学会倾力打造的一项品牌科普活动。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监制 / 安明霞 制作 / 刘娇
来源:茶周刊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