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女星戴“230万耳环”被骂“坑爹”,父亲深夜发文:我没贪,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7 21:32 2

摘要:谁能想到,一个18岁女孩的成人礼,会变成全家的“批斗现场”? 5月的深圳某中学礼堂,18岁的黄杨钿甜穿着白裙,戴着一对珍珠耳环,在镜头前笑得像朵刚开的花。那是她人生中第一个成人礼,妈妈偷偷给她挑了耳环,爸爸在台下举着手机录视频——多普通的家庭仪式啊。 可三天后


谁能想到,一个18岁女孩的成人礼,会变成全家的“批斗现场”? 5月的深圳某中学礼堂,18岁的黄杨钿甜穿着白裙,戴着一对珍珠耳环,在镜头前笑得像朵刚开的花。那是她人生中第一个成人礼,妈妈偷偷给她挑了耳环,爸爸在台下举着手机录视频——多普通的家庭仪式啊。 可三天后,这条“05后女星戴230万耳环”的热搜,把这家人拽进了舆论漩涡。从“别人家的女儿”到“贪官之女”,只用了一条热搜 网友扒出,黄杨钿甜戴的耳环是奢侈品牌GRAFF的经典款,公价230万。更“致命”的是——她爸爸曾是四川雅安的公务员。 “公务员家庭戴230万耳环?钱哪来的?”“这是炫富还是炫权?”“雅安灾后重建的钱是不是进你们家口袋了?” 评论区瞬间炸了。有人翻出“雅安地震赈灾贪官”的旧闻,硬把黄杨爸爸和“贪污”两个字绑在一起;有人说他“2017年辞职经商是怕查”;甚至有人造谣他“在慈善总会管过重建款”——可事实上,黄杨爸爸根本没在慈善总会上过班,网传的是同名同姓的人。深夜11点的长文:“耳环是假的,我真的没贪” 5月16日深夜11点,@黄杨爸爸 发了条长文。 他说:“那对耳环是仿品,已经封存了,随时接受鉴定。” 他说:“我2011-2017年在雅安经合外事局下属单位工作,没管过灾后重建,没参与过招投标,更没贪污。” 他说:“2017年辞职是因为和妻子长期分居,想回深圳陪女儿长大。” 他说:“如果我真有问题,欢迎举报,我配合调查。” 原单位紧接着回应:“内容基本属实。”雅安市政府也说:“相关部门已介入。” 可网友还是不依不饶:“假的?谁信啊!”“没贪污?那钱从哪来的?”“辞职时间这么巧,肯定有鬼!” 我盯着那条长文看了半小时。字里行间全是颤抖的解释——一个中年男人,被舆论按在地上摩擦,还要把自己的工作履历、辞职原因、家庭隐私全摊开给人看。我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罪推定”了? 我特别想问:什么时候开始,“公务员子女”成了原罪? 黄杨爸爸是公务员,但2017年就辞职了;他现在经商,但经商赚钱不违法吧?黄杨钿甜12岁进组拍戏,18岁拍了33部戏,当演员赚钱也不丢人吧? 退一万步说,就算耳环是真的,就算家里有钱——公务员子女就不能戴贵首饰了?就必须活得像苦行僧? 更讽刺的是,那些骂“贪官之女”的人,可能根本没看过黄杨钿甜的戏。她演过《如懿传》的小如懿,《狼殿下》的小摘星,《清平乐》的赵徽柔——一个18岁的姑娘,用十年时间打磨演技,就因为一对耳环,成了“靠爹吃饭”的反面教材。我们可以质疑,但别让质疑变成刀 这几天我刷到太多类似的故事:某网红戴名表被骂“捞女”,结果人家是自己创业买的;某学生背名牌包被孤立,后来发现是奶奶攒了三年的养老金;甚至有个妈妈晒孩子的钢琴,被骂“炫富”,其实那是她每天打三份工攒的。我们当然有权利质疑,但质疑的前提是——先看事实,再下结论。 黄杨爸爸说:“我理解大家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但请别让谣言伤害我的女儿。” 那个在成人礼上笑得灿烂的姑娘,现在应该躲在房间里哭吧?她可能不明白:自己只是戴了妈妈送的耳环,怎么就成了“坑爹”的罪人?最后我想说: 如果耳环是假的,请停止“230万”的恶意传播; 如果黄杨爸爸没贪,请停止“赈灾贪官”的污名化; 如果我们想监督公职人员,请用证据说话,而不是用猜测杀人。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道德审判所。 下次,在敲下“贪官之女”这四个字前,先问一句: “我有证据吗?” “我可能伤害到一个无辜的姑娘吗?” 毕竟,我们都曾是那个,被误解时躲在房间里哭的小孩。

来源:聪明钢笔V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