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再度卷土重来,这次我们该如何应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9 18:00 2

摘要: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身边怎么咳嗽、发烧的人又多了?”

这句话,最近在我家小区群、公司、甚至朋友圈里,出现的频率太高了。尤其是这两周,办公室里总有同事“咔咔”两声,大家瞬间紧张起来,互相问:“感冒?流感?还是又‘中招’了?”有人还发自拍,配文:“阳了,排队做抗原,还是阳了。”连明星都没能幸免,陈奕迅因为感染新冠,演唱会都延期了。

素材源自网络

中国疾控中心刚刚发布的监测显示,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从7.5%直冲到16.2%,住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阳性率也翻倍了,广东、北京这些大城市,增长尤其明显。

有医生直接说:“从3月开始,新冠门诊阳性率就在涨,5月还在高位,短时间内估计下不来。”有网友吐槽:“身边谁没发过烧?谁没咳过嗓子?感觉又回到2022年那会儿了。”

素材源自网络

症状变了吗?致病力强了吗?

专家给出的答案是:不用太慌,但别掉以轻心。

蔡卫平、李侗曾、常荣山这些感染病大咖都发声了:这波新冠,毒株主流是NB.1系列。它的免疫逃逸能力更强,传播力比以前更“溜”,但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强。重症、住院的比例很低,不会像2022年那样一波爆掉医院。

为啥又来了?这病毒到底啥时候能消停?

专家这样解释:上一轮小高峰距今已近一年,大多数人体内的抗体水平有所降低,从而导致为“易感”人群。

去年2月,流感小高潮刚过去,群体免疫力又开始下滑,新冠趁机卷土重来。

有意思的是,这波南方省份比北方省份更严重。气候湿热,人口密集之处,病毒仿若狡黠的暗影,传播迅疾。网上就有网友调侃:“广东人这一个月,谁家没两个人‘中招’?”

说实话,大家这几年已经被新冠搞怕了,也被“放松”惯了。很多人觉得现在新冠不严重了,防护没必要那么“上纲上线”。但这波专家和疾控中心还是提醒了几句话,我觉得很实用,值得反复刷屏:

有医生还分享了一个小食谱:水煮荷包蛋。鸡蛋和虾皮炖一炖,补蛋白又美味,做法简单,谁都能学会。

我的观点很直接:别慌,但要重视。

现在新冠其实就像“超级流感”一样,谁都可能碰上。大部分人几天就能好,别熬夜、别硬扛、别乱吃药。家里有高龄老人、慢病患者,一定要盯紧,别等到严重才想起来就医。

有一位网友留言特别真实:“反复阳,反复扛。第一次怕死,第二次怕传给家人,第三次就看淡了。希望这次快点过去吧!”我很能共感。

网上评论区已经炸了:“新冠还没走远”“阳过的举手”

有人说,朋友圈都快成“阳性打卡群”了。有人担心高考、小升初这些大考被影响。还有人无奈地说:“疫情三年,大家都累了,谁还想再来一次?”但也有人乐观:“只要大家配合防护,注意饮食休息,不怕!”

现在,官方的结论很明确——新冠还在,但整体可控,重症少,大多数人不用过于担心。

我觉得,这波新冠来势汹汹,其实是给我们提个醒:不能麻痹大意,但也不能被恐惧绑架。

疫情不会永远过去,病毒会一直变。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保护好,守护好家人,保持理性的心态。每一个阳了的人,其实都在用自己的经历,帮全社会慢慢建立新的免疫屏障。

你身边最近有没有“阳性”病例?大家对这波新冠怎么看?

评论区聊聊,交流一下你的经历和想法。

来源:艾佳甜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