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今年的5月21日,当太阳的位置刚好到达黄经60°时,我们就迎来小满节气了。
导语:“冬天冷不冷夏天涝不涝,就看小满”,明日小满,有啥预兆呢?
“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今年的5月21日,当太阳的位置刚好到达黄经60°时,我们就迎来小满节气了。
小满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排在第八位,是夏季里的第第二个节气,从气候特点来看,此时节,温度升高,降雨增多,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对流性强降水增多,容易形成暴雨或特大暴雨的天气过程。
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如植物的芽萌动、开花、结实,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自然现象的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用来更加准确的描述节气特点,方便农人安排农事活动。
小满三候:一候苦菜秀,饥荒年代的“救命菜”,提醒人们要未雨绸缪;二候靡草死,喜阴的靡草枯死,预示后续阳气日盛;三候麦秋至,此时麦子趋于成熟了。
今年小满不一般,不仅是“晚小满”,还逢“双日”,能够预兆夏天的旱涝和预兆冬天的冷暖。
例如,在民间“冬天冷不冷夏天涝不涝,就看小满”的讲法。那么,有啥预兆,今年夏天涝不涝,冬天冷不冷呢?下面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怎么说的!
古代劳动人们,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总结出,如果到了小满节气当天是个大晴天,大太阳把人晒得直冒汗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可能要闹旱灾,地里旱得种不了庄稼,农人只能停工歇着!
对于北方地区来说,小满时节往往降雨是比较少的,甚至有些地方会出现旱情,这可能和副热带高压提前控制有一定关系,导致后续可能持续干旱少雨,土地干裂,不利于农人耕种。
比如,我国南方的水稻时插秧依赖雨水,如果缺水可能延误农时,甚至有些农人为了减少损失而改种耐旱作物,比如,红薯等。 而北方一些地区的玉米、大豆等秋收作物,如若错过最佳播种期,必然会造成减产。
类似的农谚还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下,伏天太阳大”、“小满不落雨,伏天湖底干”、“小满日头晒,麦子干得快,后期雨难来”等,都是表示如果小满时不下雨,后期多半会干旱少雨,不利于农业生产。
这句农谚不难理解,意思是说,如果小满这天主要刮西风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夏天里会出现干旱的情况。
另外,在民间还有“小满东南风,三伏像蒸笼”、“小满北风啸,伏里旱断寸草根”等一些农谚,意思是说,如果小满节气当天刮得风以东南东或者北风的话,往往预示接下来的三伏天期间会干旱少雨,比较炎热。
其实,三伏天炎热对于农作物来说还是有利的,不仅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增加千粒重,还有利于促进成熟,提高品质和产量。当然,这是保证田间不出现大的旱情为前提的,地里的作物都快旱死了,还谈啥有效积温能保证产量,您说是吧?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小满时节阴雨连连的话,那么就预示后期的降雨会比较频繁,并且,可能这种阴雨天气要持续一段时间,很少见到晴朗的天气。
夏天气温高,如果这时候总下雨的话,必然会造成田间高温高湿,导致病虫害高发,不仅影响作物生长,还给农人增加了成本。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小满当天或者小满时节期间下雨的话,那么就预示当年夏天的雨水会比较充足。反之,如果小满时节以晴天为主的话,后期降雨可能会比较少。
类似的农谚还有“小满有雨,河水要满;小满无雨,无水洗碗”等,表达的意思相近,都是说,小满这天下雨,后期可能降雨会比较频繁,反之,将干旱少雨。
古人把小满节气出现在农历四月上旬称为是“早小满”,把小满出现在四月下旬以后称为是“晚小满”。今年小满是落在农历四月廿四这天,显然是民间百姓说的“晚小满”。
按这句农谚的说法,如果当年的小满是“晚小满”的话,当年的夏天多半会干旱少雨,比较炎热。
小满到了,我们可以验证一下,看看这句农谚还准不准了!
这里说的“逢单”“逢双”指的是小满节气交节当天的农历日期是单数还是双数。
今年小满交节在公历5月21日,农历四月廿四,显然是“逢双”了。按上面农谚“小满逢双三九穿单”的说的,意味着今年的冬天可能相对暖和一些。
小满到了,我们这边是个大晴天,您那边的天气情况如何呢?期待您能分享一下,感谢阅读!
来源:民俗科普知识一点号